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60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顺次设有缺氧区、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以及膜区,所述缺氧区的顶部设有用于过滤的集渣装置,以使得污水从集渣装置过滤后从上方流入到缺氧区内,缺氧区仅通过其底部与厌氧区连通,在厌氧区内设有使得泥水充分混合的搅拌机,厌氧区与好氧区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且第一隔板的上部设有穿孔,该穿孔使得厌氧区仅其上部与好氧区连通;在好氧区内设有MBBR填料,经膜净化后的水通过自吸泵被吸入清水箱,所述清水箱里放置明渠式紫外线消毒仪。该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布局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效率高,不易发生堵塞。

An intelligent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在水污染治理领域,现有的主要的工艺主要有AO、AAO、氧化沟、MBR、MBBR、SBR及SBR各种变异工艺。在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以及设备结构,但是这些现有设备不是存在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就是处理效果差或者内部容易堵塞,且能耗和造价均较高,因此,总体来说其综合性能仍需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布局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效率高,不易发生堵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顺次设有缺氧区、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以及膜区、清水箱,所述缺氧区的顶部设有用于过滤的集渣装置,以使得污水从集渣装置过滤后从上方流入到缺氧区内,缺氧区仅通过其底部与厌氧区连通,在厌氧区内设有使得泥水充分混合的搅拌机,厌氧区与好氧区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且第一隔板的上部设有穿孔,该穿孔使得厌氧区仅其上部与好氧区连通;在好氧区内设有MBBR填料,好氧区前端靠所述第一隔板处与之相对地设置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靠其底端的部分朝第一隔板一侧倾斜,第二隔板其余的非倾斜部分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大小仅供污水通过但是不能让MBBR填料通过;所述好氧区后端通过溢流的方式与沉淀区连通,沉淀区内设有沉淀池,沉淀池内竖直地设置有浮泥斗,所述浮泥斗底部穿过沉淀池底部伸出主体之外,沉淀池与所述膜区通过溢流的方式连通,膜区内设有放置膜的模架,模架与气环式真空泵提供的压缩气源相连以对膜供氧,经膜净化后的水通过自吸泵被吸入清水箱,所述清水箱里放置明渠式紫外线消毒仪。优选地,所述好氧区与沉淀区之间通过第三隔板隔开,在第三隔板的上部设有连通好氧区与沉淀区的孔洞以实现溢流,所述好氧区后端靠第三隔板处与之相对地设有底部朝沉淀区一侧倾斜的斜板,该斜板上布满所述通孔。优选地,在所述沉淀池内竖直地设有气提管道,该气提管道底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朝水平方向设置的接口与压缩气源相连,气提管道顶端通过回流管道分别与所述好氧区和厌氧区连通,且在与好氧区和厌氧区连通的管路上各设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膜区也设有所述气提管道,以使得膜区内的污水回流至好氧区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内也设有所述气提管道,以使得好氧区末端的污水回流至缺氧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设备在现有设备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分区布局以及相应分区污水进、出水方式的改进,连续的上进下出流经方式,还增设了初始进水端处的除渣装置,同时设置膜区与沉淀池,在沉淀池前端放置填料,提升处理效果和效率。本技术还采用气环式真空泵,并增设气提回流装置,通过气提管道实现污水的回流、循环,可以大大节省能耗,还避免了多个电机泵送的臃肿设计,降低设备间噪音,一个动力源(气环式真空泵)可灵活地为多个管路或部件提供相应的动力,且污水处理中的回流采用分段回流,沉淀池底部污泥回流至好氧前端及缺氧区,膜区回流至好氧前端,好氧末端回流至缺氧区,保证生化区的污泥浓度,为脱氮除磷反应提供足够条件,设备所有管路均在设备主体内部,简洁大方,便于整体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去掉顶盖后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纵向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气提管道的原理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主体1、缺氧区2、厌氧区3、好氧区4、沉淀池5、膜区6、明渠式紫外线消毒仪7、集渣装置8、溢流进水斗9、浮泥斗10、气提管道11、膜架12、回流管道13、曝气盘14、第一隔板15、斜板16、第二隔板17、第三隔板1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作为壳体的主体1,所述主体1内顺次设有缺氧区2、厌氧区3、好氧区4、沉淀区以及膜区6、清水箱,所述缺氧区2的顶部设有用于过滤的集渣装置8,以使得污水从集渣装置8过滤后从上方流入到缺氧区2内,缺氧区2仅通过其底部与厌氧区3连通,在厌氧区3内设有使得泥水充分混合的搅拌机,厌氧区3与好氧区4之间通过第一隔板15隔开且第一隔板15的上部设有穿孔,该穿孔使得厌氧区3仅其上部与好氧区4连通;上述第一搁板15可制成图3所示形状,即顶部朝厌氧区3弯折呈L型,以便在该区域设置上述穿孔来过水。在好氧区4内设有MBBR填料,好氧区4前端靠所述第一隔板15处与之相对地设置有第二隔板17,且第二隔板17靠其底端的部分朝第一隔板15一侧倾斜,第二隔板17其余的非倾斜部分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大小仅供污水通过但是不能让MBBR填料通过。所述好氧区4后端通过溢流的方式与沉淀区连通,沉淀区内设有沉淀池5,沉淀池5内竖直地设置有浮泥斗10,所述浮泥斗10底部穿过沉淀池5底部伸出主体1之外,沉淀池5与所述膜区6通过溢流的方式连通,膜区6内设有放置膜的模架,模架与气环式真空泵提供的压缩气源相连以对膜供氧,经膜净化后的水通过自吸泵被吸入清水箱,所述清水箱里放置明渠式紫外线消毒仪7。优选地,所述好氧区4与沉淀区之间通过第三隔板18隔开,在第三隔板18的上部设有连通好氧区4与沉淀区的孔洞以实现溢流,所述好氧区4后端靠第三隔板18处与之相对地设有底部朝沉淀区一侧倾斜的斜板16,该斜板16上布满所述通孔,以供污水通过但是不能让MBBR填料通过,倾斜设置的斜板16有利于好氧区4底部布置曝气主管及曝气盘14,提高曝气量。优选地,在所述沉淀池5内竖直地设有气提管道11(为简化图示结构,图1—3中沉淀池5内的该管道并未示出),如图4所示,该气提管道11底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朝水平方向设置的接口与压缩气源相连,气提管道11顶端通过回流管道13分别与所述好氧区4和厌氧区3连通,且在与好氧区4和厌氧区3连通的管路上各设有阀门,通过这种特殊的管路设计,在压缩空气流经三通时,极其巧妙地使得沉淀池5内的污水被向上带入到回流管道13中而进行输送、回流,相比于单独设置水泵而言,精简了不少结构,尤其是减少成本和噪音。同理,对于膜区6也设有所述气提管道11,以使得膜区6内的污水回流至好氧区4的前端,在好氧区4内也设有所述气提管道11,以使得好氧区4末端的污水回流至缺氧区2,为了简化视图,附图中未示出膜区6内的污水回流至好氧区4的前端以及好氧区4末端的污水回流至缺氧区2的相应回流管路,该管道设置形式可以有多种,不实施例不加以限制说明,例如直接通过管道将相应的气提管道11顶端与膜区6或者好氧区4、缺氧区2连通即可。以上实施例中的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过程:污水从设备内部进水管进入,通过前端集渣装置8过滤后进入缺氧区2,缺氧区2底部布置环形曝气管路,减少底部污泥沉积,缺氧区2为上进水方式,通过下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顺次设有缺氧区、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以及膜区、清水箱,所述缺氧区的顶部设有用于过滤的集渣装置,以使得污水从集渣装置过滤后从上方流入到缺氧区内,缺氧区仅通过其底部与厌氧区连通,在厌氧区内设有使得泥水充分混合的搅拌机,厌氧区与好氧区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且第一隔板的上部设有穿孔,该穿孔使得厌氧区仅其上部与好氧区连通;在好氧区内设有MBBR填料,好氧区前端靠所述第一隔板处与之相对地设置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靠其底端的部分朝第一隔板一侧倾斜,第二隔板其余的非倾斜部分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大小仅供污水通过但是不能让MBBR填料通过;所述好氧区后端通过溢流的方式与沉淀区连通,沉淀区内设有沉淀池,沉淀池内竖直地设置有浮泥斗,所述浮泥斗底部穿过沉淀池底部伸出主体之外,沉淀池与所述膜区通过溢流的方式连通,膜区内设有放置膜的模架,模架与气环式真空泵提供的压缩气源相连以对膜供氧,经膜净化后的水通过自吸泵被吸入所述清水箱,清水箱里放置明渠式紫外线消毒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顺次设有缺氧区、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以及膜区、清水箱,所述缺氧区的顶部设有用于过滤的集渣装置,以使得污水从集渣装置过滤后从上方流入到缺氧区内,缺氧区仅通过其底部与厌氧区连通,在厌氧区内设有使得泥水充分混合的搅拌机,厌氧区与好氧区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且第一隔板的上部设有穿孔,该穿孔使得厌氧区仅其上部与好氧区连通;在好氧区内设有MBBR填料,好氧区前端靠所述第一隔板处与之相对地设置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靠其底端的部分朝第一隔板一侧倾斜,第二隔板其余的非倾斜部分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大小仅供污水通过但是不能让MBBR填料通过;所述好氧区后端通过溢流的方式与沉淀区连通,沉淀区内设有沉淀池,沉淀池内竖直地设置有浮泥斗,所述浮泥斗底部穿过沉淀池底部伸出主体之外,沉淀池与所述膜区通过溢流的方式连通,膜区内设有放置膜的模架,模架与气环式真空泵提供的压缩气源相连以对膜供氧,经膜净化后的水通过自吸泵被吸入所述清水箱,清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灿辉侯科源贺亚玲李海瑞涂家辉谢朝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尚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