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器及混床的水射器再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358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软化器及混床的水射器再生系统,包括箱体以及箱体两侧的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入水口,且入水口连通有增压泵,所述两个水射器上端面均通过管道与箱体上端盖相连通,所述箱体侧表壁靠近下端面的部位开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水射器射水后内腔产生负压,实现了将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内腔的酸液和碱液分别抽到水射器内部,从而实现了水射器将酸液或碱液与水混合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箱体内部,以便于酸液或碱液与水的充分混合,又由于采用了水射器将溶液混合后射到箱体内部,实现了螺旋叶片受到水的推力后开始旋转,以便于溶液与箱体内腔的充分接触反应。

Water ejector regeneration system of softener and mixed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化器及混床的水射器再生系统
本技术涉及混床混合设备
,尤其涉及软化器及混床的水射器再生系统。
技术介绍
混床是指水通过装有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装有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系统,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除去水中的阳离子;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除去水中的阴离子,通过混床可将水中的种矿物盐基本除去,为了获取较好的除盐效果,混床内装载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床也分为体内同步再生式混床和体外再生式混床。现有的混床在降低水中的硬度、碱度和阴阳离子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混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混床再生系统需配置二台再生泵、二只再生液箱,这对大水量混床系统的再生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主要表现为再生箱体积较大(如容积为2000L的再生箱直径1330mm,高度1870mm,壁厚7.5mm,重量60KG)、增加运输成本和占地面积和用户搬移、清洗困难的问题;其次,混床的进料溶液需配置搅拌器,否则药剂与水混合不均匀影响混床工作效果;最后,混床配制清洗溶液时间长,较繁琐,若配制的清洗溶液一次用不完,用户为了节约会留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软化器及混床的水射器再生系统,包括箱体(1)以及箱体(1)两侧的第一储料罐(3)和第二储料罐(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入水口(7),且入水口(7)连通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两侧均连通有管道(2),所述第一储料罐(3)和第二储料罐(9)侧表壁远离箱体(1)的一侧靠近下端面的部位均连通有水射器(4),且两个水射器(4)底部管道(2)上均安装有调压阀(5),所述两个调压阀(5)底部均通过法兰盘(8)与增压泵(6)两侧的管道(2)相连通,所述两个水射器(4)上端面均通过管道(2)与箱体(1)上端盖相连通,所述箱体(1)侧表壁靠近下端面的部位开设有出水口(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化器及混床的水射器再生系统,包括箱体(1)以及箱体(1)两侧的第一储料罐(3)和第二储料罐(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入水口(7),且入水口(7)连通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两侧均连通有管道(2),所述第一储料罐(3)和第二储料罐(9)侧表壁远离箱体(1)的一侧靠近下端面的部位均连通有水射器(4),且两个水射器(4)底部管道(2)上均安装有调压阀(5),所述两个调压阀(5)底部均通过法兰盘(8)与增压泵(6)两侧的管道(2)相连通,所述两个水射器(4)上端面均通过管道(2)与箱体(1)上端盖相连通,所述箱体(1)侧表壁靠近下端面的部位开设有出水口(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化器及混床的水射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上端面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0),且第一转动轴(10)侧表壁焊接有螺旋叶片(11),并且第一转动轴(10)下端面焊接有第二转动轴(15),所述第二转动轴(15)与第一转动轴(10)共轴,所述第二转动轴(15)下端面与箱体(1)内腔底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化器及混床的水射器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横隔板(13),且第二横隔板(13)下端面与第二转动轴(1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璐姜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