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织设备送纱筒,涉及纺织制造技术领域。该纺织设备送纱筒,包括送纱筒和两个圆板,所述送纱筒位于两个圆板之间,送纱筒的内部固定贯穿有滚轴,两个圆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板,铰接板的上表面铰接有上遮挡板,铰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遮挡板,上遮挡板的右端正面设置有插杆,下遮挡板位于右端的正面设置有按钮。该纺织设备送纱筒,通过设置按钮、楔形块和插杆,达到了上遮挡板与下遮挡板固定在一起的效果,解决了很多粉尘落到送纱筒上,这样就会对线的颜色造成影响,使出来的成品显得太脏,对出售造成影响,造成生产上的亏损,因为送纱筒需要经常更换,需要一种对纺织设备送纱筒的便于打开固定防尘结构的问题。
A kind of yarn feeder for textil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设备送纱筒
本技术涉及纺织制造
,具体为一种纺织设备送纱筒。
技术介绍
纺织技术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会利用简单的织物纤维制作遮体衣物,在近代社会中,纺织行业也占据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随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自动纺织设备已经被应用于各个纺织企业。在纺织车间存在很多粉尘,现今的送纱筒都是暴露在外边,很多粉尘落到送纱筒上,这样就会对线的颜色造成影响,使出来的成品显得太脏,对出售造成影响,造成生产上的亏损,因为送纱筒需要经常更换,因此需要一种对纺织设备送纱筒的便于打开固定防尘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设备送纱筒,解决了很多粉尘落到送纱筒上,这样就会对线的颜色造成影响,使出来的成品显得太脏,对出售造成影响,造成生产上的亏损,因为送纱筒需要经常更换,因此需要一种对纺织设备送纱筒的便于打开固定防尘结构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纺织设备送纱筒,包括送纱筒和两个圆板,所述送纱筒位于两个圆板之间,送纱筒与两个圆板接触,送纱筒的内部固定贯穿有滚轴,滚轴贯穿出送纱筒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圆板的内部,两个圆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板,铰接板位于送纱筒的背面,铰接板的上表面铰接有上遮挡板,铰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遮挡板,送纱筒位于上遮挡板和下遮挡板之间,上遮挡板的右端正面设置有插杆,插杆与上遮挡板固定连接,下遮挡板位于插杆下方的一端为中空结构,插杆插接在下遮挡板的内部,下遮挡板位于右端的正面设置有按钮,按钮位于插杆的左侧。所述下遮挡板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齿轮,齿轮位于按钮和插杆之间,齿轮通过转轴与下遮挡板转动连接,齿轮的右侧与插杆进行啮合,按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齿轮的左侧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与齿轮接触,楔形块的左端滑动插接在下遮挡板的左侧内壁中,限位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贯穿楔形块,连接杆贯穿出楔形块的一端与下遮挡板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下遮挡板固定连接,上遮挡板与下遮挡板的正面相互接触的一面均开设有出线槽。优选的,所述楔形块与下遮挡板插接处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形状为T型。优选的,所述上遮挡板的正面设置有把手,把手与上遮挡板固定连接,把手位于插杆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左侧开设有齿槽,齿槽与齿轮进行啮合。优选的,所述上遮挡板与下遮挡板均为半圆筒,且上遮挡板与下遮挡板以水平面上下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两个出线槽的形状为U型,两个出线槽组合成一个长方形槽,两个出线槽以水平面上下对称分布。(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设备送纱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纺织设备送纱筒,通过设置按钮、楔形块和插杆,开始时楔形块与齿轮接触,齿轮不能转动,按下按钮使楔形块向后方运动,齿轮可以进行转动,上遮挡板向下移动,插杆插接在下遮挡板中,插杆与齿轮进行啮合,当上遮挡板与下遮挡板接触后,松开按钮,弹簧使楔形块向正面移动,楔形块与齿轮接触,使齿轮卡死,达到了上遮挡板与下遮挡板固定在一起的效果,解决了很多粉尘落到送纱筒上,这样就会对线的颜色造成影响,使出来的成品显得太脏,对出售造成影响,造成生产上的亏损,因为送纱筒需要经常更换,因此需要一种对纺织设备送纱筒的便于打开固定防尘结构的问题。2、该纺织设备送纱筒,通过设置把手,当上遮挡板需要打开或者合并时,通过手握把手移动上遮挡板,达到了上遮挡板移动的效果,解决了上遮挡板不容易手握打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质用新型铰接板与上遮挡板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插杆与下遮挡板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插杆与齿轮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下遮挡板内部空腔结构示意图。其中,1送纱筒、2圆板、3滚轴、4铰接板、5上遮挡板、6下遮挡板、7插杆、8按钮、9齿轮、10转轴、11限位板、12楔形块、13连接杆、14弹簧、15出线槽、16滑动槽、17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纺织设备送纱筒,如图1-5所示,包括送纱筒1和两个圆板2,所述送纱筒1位于两个圆板2之间,送纱筒1与两个圆板2接触,送纱筒1的内部固定贯穿有滚轴3,滚轴3贯穿出送纱筒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圆板2的内部,两个圆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板4,铰接板4位于送纱筒1的背面,铰接板4的上表面铰接有上遮挡板5,铰接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遮挡板6,上遮挡板5与下遮挡板6对送纱筒1的一周进行防护,上遮挡板5与下遮挡板6均为半圆筒,且上遮挡板5与下遮挡板6以水平面上下对称分布,送纱筒1位于上遮挡板5和下遮挡板6之间,上遮挡板5的右端正面设置有插杆7,插杆7与上遮挡板5固定连接,下遮挡板6位于插杆7下方的一端为中空结构,插杆7插接在下遮挡板6的内部,下遮挡板6位于右端的正面设置有按钮8,按钮8位于插杆7的左侧。下遮挡板6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齿轮9,齿轮9位于按钮8和插杆7之间,齿轮9通过转轴10与下遮挡板6转动连接,齿轮9的右侧与插杆7进行啮合,插杆7的左侧开设有齿槽,齿槽与齿轮9进行啮合,按钮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齿轮9的左侧设置有楔形块12,楔形块12与齿轮9接触时,使齿轮9停止转动,限位板11使弹簧14推动楔形块12向上移动时,使楔形块12刚好与齿轮9接触,楔形块12与齿轮9接触,楔形块12的左端滑动插接在下遮挡板6的左侧内壁中,楔形块12与下遮挡板6插接处开设有滑动槽16,滑动槽16的形状为T型,楔形块12的左端为T型,楔形块12插接在滑动槽16中,限位板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限位板11的一端贯穿楔形块12,连接杆13贯穿出楔形块12的一端与下遮挡板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13和下遮挡板6固定连接,上遮挡板5与下遮挡板6的正面相互接触的一面均开设有出线槽15,在纺织装置工作时送纱筒1上的线由出线槽15中拉出来,两个出线槽15的形状为U型,两个出线槽15组合成一个长方形槽,两个出线槽15以水平面上下对称分布,上遮挡板5的正面设置有把手17,把手17与上遮挡板5固定连接,把手17位于插杆7的上方,当上遮挡板5需要打开或者合并时,通过手握把手17移动上遮挡板,达到了上遮挡板5移动的效果。工作原理,开始时楔形块12与齿轮9接触,齿轮9不能转动,按下按钮8使楔形块12向后方运动,齿轮9可以进行转动,上遮挡板5向下移动,插杆7插接在下遮挡板6中,插杆7与齿轮9进行啮合,当上遮挡板5与下遮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设备送纱筒,包括送纱筒(1)和两个圆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筒(1)位于两个圆板(2)之间,送纱筒(1)与两个圆板(2)接触,送纱筒(1)的内部固定贯穿有滚轴(3),滚轴(3)贯穿出送纱筒(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圆板(2)的内部,两个圆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板(4),铰接板(4)位于送纱筒(1)的背面,铰接板(4)的上表面铰接有上遮挡板(5),铰接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遮挡板(6),送纱筒(1)位于上遮挡板(5)和下遮挡板(6)之间,上遮挡板(5)的右端正面设置有插杆(7),插杆(7)与上遮挡板(5)固定连接,下遮挡板(6)位于插杆(7)下方的一端为中空结构,插杆(7)插接在下遮挡板(6)的内部,下遮挡板(6)位于右端的正面设置有按钮(8),按钮(8)位于插杆(7)的左侧;/n所述下遮挡板(6)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齿轮(9),齿轮(9)位于按钮(8)和插杆(7)之间,齿轮(9)通过转轴(10)与下遮挡板(6)转动连接,齿轮(9)的右侧与插杆(7)进行啮合,按钮(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齿轮(9)的左侧设置有楔形块(12),楔形块(12)与齿轮(9)接触,楔形块(12)的左端滑动插接在下遮挡板(6)的左侧内壁中,限位板(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限位板(11)的一端贯穿楔形块(12),连接杆(13)贯穿出楔形块(12)的一端与下遮挡板(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13)和下遮挡板(6)固定连接,上遮挡板(5)与下遮挡板(6)的正面相互接触的一面均开设有出线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设备送纱筒,包括送纱筒(1)和两个圆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筒(1)位于两个圆板(2)之间,送纱筒(1)与两个圆板(2)接触,送纱筒(1)的内部固定贯穿有滚轴(3),滚轴(3)贯穿出送纱筒(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圆板(2)的内部,两个圆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板(4),铰接板(4)位于送纱筒(1)的背面,铰接板(4)的上表面铰接有上遮挡板(5),铰接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遮挡板(6),送纱筒(1)位于上遮挡板(5)和下遮挡板(6)之间,上遮挡板(5)的右端正面设置有插杆(7),插杆(7)与上遮挡板(5)固定连接,下遮挡板(6)位于插杆(7)下方的一端为中空结构,插杆(7)插接在下遮挡板(6)的内部,下遮挡板(6)位于右端的正面设置有按钮(8),按钮(8)位于插杆(7)的左侧;
所述下遮挡板(6)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齿轮(9),齿轮(9)位于按钮(8)和插杆(7)之间,齿轮(9)通过转轴(10)与下遮挡板(6)转动连接,齿轮(9)的右侧与插杆(7)进行啮合,按钮(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齿轮(9)的左侧设置有楔形块(12),楔形块(12)与齿轮(9)接触,楔形块(12)的左端滑动插接在下遮挡板(6)的左侧内壁中,限位板(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梦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蓝天宇家纺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