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44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由回转上料部分、储料出料部分组成,回转上料部分由双排输送链、料槽板、大链轮、小链轮、长传动轴、短传动轴组成,储料出料部分由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出料装置组成,通过输送链条回转布置方式,使输送链依靠自身形状形成“凹”形料仓,木方放置在料仓中,同时输送链进行上料,由于输送链始终在转动,所以不会产生木方卡死或木方堆滞不上料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梁柱材木方的逐个依次上料。

A rotary loading device for beam and column ti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
本技术专利涉及木工机械上料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梁柱材木方在进行开榫槽、齐头锯切、四面刨切等加工工序时,需要人工或自动上料,现有梁柱材木方自动上料机一般包括待上料平台和带料槽的上料输送链,工人将木方放置在待上料平台上,通过重力或其它方式使木方进入到料槽中,输送链进行上料,这种上料方式可能出现木方堆积在待上料平台边缘而不落入料槽中或者木方卡在待上料平台与输送链之间的间隙中的现象,上料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通过输送链条自身形状形成料仓,取消了待上料平台结构,解决了梁柱材木方自动上料机领域中木方堆积停滞不前和木方卡死的问题,实现梁柱材木方连续稳定上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由回转上料部分、储料出料部分组成,回转上料部分由双排输送链、料槽板、大链轮、小链轮、长传动轴、短传动轴组成,储料出料部分由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出料装置组成。所述双排输送链的其中一排链上,每隔一个链节,在链节上均设有凸起块,凸起块上开有螺丝孔,双排输送链有两个。所述料槽板的截面形状为两块互相垂直的平板,与常见型材角铁形状类似,在其中一块平板两端开有螺丝孔,该平板通过沉头螺栓与输送链上的凸起块连接,从而通过料槽板把两条输送链连接起来,单个输送链上有102个凸起块,需要用102块料槽板将两个输送链连接起来,同时该平板上均匀的开有凹槽,对应的,在第一导向板上也开有凹槽,当木方从料槽板上落至第一导向板时,料槽板与第一导向板可以通过凹凸部位互相穿过,避免木方通过时卡在料槽板与第一导向板的间隙中。所述料槽板与双排输送链的具体连接方式为:使两条双排链的凸起块一侧相向放置,即朝向两条输送链内部,再用料槽板将输送链连接起来,使链条上不设凸起块的一侧朝向料槽板外部,用以与链轮配合。所述102块料槽板与两条双排输送链连接后,形成具有上料槽的输送链装置,由于料槽板的截面尺寸小于输送链上凸起块的间隔距离,所以输送链装置可以进行直线或曲线运动。所述短传动轴与大链轮与相配合,长传动轴与小链轮相配合,且两个小链轮共用一个长传动轴,驱动轴可以是长传动轴,也可以是短传动轴,动力源为电机。所述小链轮与大链轮的位置关系近似于“凹”字形,即四个小链轮位于“凹”字外侧四个顶点,一个大链轮位于“凹”字中间,且大链轮与小链轮在木方上料装置中位置固定,可以采用传动轴与机架上固定轴承配合的方式,使链轮位置固定。所述双排输送链与链轮的连接方式为:使用双排输送链无凸起块的那一排链与链轮配合,将双排输送链缠绕在大链轮与小链轮上,使双排输送链形状为“凹”字形,输送链中间下凹区域形成料仓,电机驱动链轮转动,链轮的动力经外侧无凸起块的一排链传递至双排输送链上,双排输送链上的内侧有凸起块的一排链与料槽板进行上料。所述回转上料部分由链轮、传动轴、输送链条、料槽板装配而成,装配后输送链承担上料作用的一端与竖直线呈30度夹角,目的是为了避免上料机振动使木方在上升的过程中从料槽中掉落,另一端竖直。所述第一导向板竖直放置,其头部向链条输出端折弯,边缘开有凹凸槽,与料槽板的凹凸边缘穿插配合,第二导向板竖直放置,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形成储料区域。所述出料装置位于储料区域正下方,出料装置间歇性的将储料区域堆积的木方水平的向下一工序运送,出料装置可以是输送带或输送链条。所述回转上料部分与储料出料部分运送木方的速度相匹配,即从回转上料部分向储料区域滑落一个木方,出料装置就从储料区域下方运出一块木方,避免木方堆积过多溢出储料区域或木方不足。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输送链条回转布置方式,使输送链依靠自身形状形成“凹”形料仓,木方放置在料仓中,同时输送链进行上料,由于输送链始终在转动,所以不会产生木方卡死或木方堆滞不上料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梁柱材木方的连续稳定上料。附图说明图1是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小链轮、2.双排输送链、3.料槽板、4.料槽、5.大链轮、6.料仓、7.梁柱材木方、8.第一导向板、9.储料区域、10.第二导向板、11.出料装置;图2是双排输送链立体结构图图中:12.凸起块、13.螺丝孔;图3是料槽板立体结构图图中:14.螺丝孔、15.凹槽;图4是双排输送链与料槽板的具体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16.沉头螺栓、17.长传动轴;图5是含一种形式的机架的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立体结构图图中:18.短传动轴、19.固定轴承、20.机架;图6是第一导向板立体结构图图中:2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由回转上料部分、储料出料部分组成,回转上料部分由小链轮1、双排输送链2、料槽板3、大链轮5、长传动轴17、短传动轴18组成,储料出料部分由第一导向板8,第二导向板10和出料装置11组成。所述双排输送链2的其中一排链上,每隔一个链节,在链节上均设有凸起块12,凸起块12上开有螺丝孔13,本装置使用了长度相同的两条双排输送链2,双排输送链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料槽板3的结构为两块互相垂直的平板,与常见型材角铁结构类似,两块平板之间形成料槽4,在其中一块平板两端开有螺丝孔14,料槽板3通过沉头螺栓16与输送链上的凸起块12连接,从而通过料槽板3把两条输送链连接起来,单个输送链上有102个凸起块12,需要用102块料槽板3将两个长度相同的输送链连接起来,开有螺丝孔14的平板上同时均匀的开有凹槽15,对应的,在第一导向板8上也开有凹槽21,当木方7从料槽板3上落到第一导向板8上时,料槽板3与第一导向板8可以通过凹凸部位穿插排列互相通过,避免木方7通过时卡在料槽板3与第一导向板8的间隙中,料槽板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料槽板3与双排输送链2的具体连接方式为:使两条双排链的凸起块12一侧相向放置,即朝向两条输送链内部,再用料槽板3将输送链连接起来,使链条上不设凸起块12的一侧朝向料槽板3外部,用以与链轮配合,料槽板与双排输送链的连接形式如图4所示。所述102块料槽板3与两条双排输送链2连接后,形成具有上料槽的输送链装置,由于料槽板3的截面尺寸小于输送链上凸起块12的间隔距离,所以输送链装置可以进行直线或曲线运动。所述长传动轴17与小链轮1相配合,两个小链轮1共用一个长传动轴17,使两个小链轮1同步转动,短传动轴18与大链轮5与相配合,使大链轮之间留出料仓6空间,驱动轴可以是长传动轴17,也可以是短传动轴18,动力源为电机。所述小链轮1与大链轮5的位置关系近似于“凹”字形,即四个小链轮1位于“凹”字外侧四个顶点,一个大链轮5位于“凹”字中间,且大链轮5与小链轮1在木方上料装置中位置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上料部分、储料出料部分,回转上料部分由双排输送链、料槽板、大链轮、小链轮、长传动轴、短传动轴组成,储料出料部分由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出料装置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上料部分、储料出料部分,回转上料部分由双排输送链、料槽板、大链轮、小链轮、长传动轴、短传动轴组成,储料出料部分由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出料装置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输送链的其中一排链上,每隔一个链节,在链节上均设有凸起块,凸起块上开有螺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材木方回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板的截面形状为两块互相垂直的平板,与常见型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梅张路路马岩王健杨硕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