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40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除湿机,它包括有蒸发器(1)、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阀(3),其内还设置有热管换热器(2),热管换热器(2)的蒸发段(7)设置在蒸发器(1)的前面,其冷凝段(8)设置在蒸发器(1)的后面,其将经过蒸发器(1)后温度较低的空气所具有的冷量回收用来降低进蒸发器前的空气温度,从而提高除湿机的单位电能除湿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压缩制冷原理除去水份的除湿机。目前,利用压缩制冷原理将空气冷却去除水份的装置有冷冻除湿机和调温除湿机。冷冻除湿机结构是由压缩机、风冷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组成,空气经过蒸发器被冷却除湿,然后再经风冷冷凝器被加热送入空调空间,调温除湿机是由压缩机、风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组成,空气经过蒸发器被冷却除湿,然后再经风冷冷凝器被加热送入空调空间,通过调节水冷冷凝器的水量,控制风冷冷凝负荷从而调节空气出口温度。这两种除湿机由于空气经过蒸发器后直接被加热,这部分负荷未被有效利用来提高机组的除湿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将经过蒸发器后温度较低的空气所具有的冷量回收用来降低进蒸发器前的空气温度,从而提高除湿机的单位电能除湿量的除湿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除湿机,它包括有机壳、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且其还设有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设在蒸发器前,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设在蒸发器后。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空气在进入蒸发器前先在热管蒸发段被冷却,降低温度提高相对湿度,再进入蒸发器进行冷却除湿,最后经过热管冷凝段进行等湿升温,送入空调房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单位电能除湿量比无热管的普通除湿机高24%,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结构布置合理紧凑,由于省掉了风冷冷凝器,增加了热管换热器,成本未提高。本专利技术可自带风机,减少机组占地面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机组外壳(9)内下部设有压缩水冷冷凝系统,上部为空气处理系统,在蒸发器(1)前设置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7),在蒸发器(1)后设置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8),且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7)与冷凝段(8)之间有一夹角α,使得热管能在重力作用下工作,而不须增加输液芯。压缩机(4)将气态的制冷工质(R22)压缩到高压经水冷冷凝器(5)冷却成液态工质,再经节流阀(3)减压降温送入蒸发器(1)工作,以吸收空气的热量,使空气降温除湿在外壳(9)的上方。本机组可设有风机段(6),进行侧送或上送,减少机组占地面积。湿空气在进入蒸发器前先在热管蒸发段(7)被冷却,降低温度提高相对湿度,再进入蒸发器(1)进行冷却除湿,最后经过热管的冷凝段进行等湿升温通过送风口,进入风机段(6)送入空调房间。权利要求1.一种除湿机,它包括有机壳(9)、蒸发器(1)、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阀(3),其特征在于其内还设有热管换热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1)前设置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7),在蒸发器(1)后设置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8),以便热管在重力下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与冷凝段之间有一夹角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送风口还可设有风机段(6)。全文摘要一种除湿机,它包括有蒸发器(1)、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阀(3),其内还设置有热管换热器(2),热管换热器(2)的蒸发段(7)设置在蒸发器(1)的前面,其冷凝段(8)设置在蒸发器(1)的后面,其将经过蒸发器(1)后温度较低的空气所具有的冷量回收用来降低进蒸发器前的空气温度,从而提高除湿机的单位电能除湿量。文档编号F16L3/12GK1119263SQ9411145公开日1996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艾青云, 刘凤田, 张桂生, 茅靳丰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机,它包括有机壳(9)、蒸发器(1)、压缩机(4)、冷凝器(5)、节流阀(3),其特征在于其内还设有热管换热器(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青云刘凤田张桂生茅靳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