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除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27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空调机的除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在空调机的冷房运转时,根据变化的室内温度判断室内热交换机是否结冰,由此结构控制冷房运转。特征在于:在冷房运转时检测变化的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检测装置;根据室内温度判断室内热交换机是否结冰,由此结果控制冷房运转的控制装置;由该控制装置控制的压缩机驱动装置,其控制驱动压缩机进行除霜运转;由上述控制装置控制的室内风扇电机驱动装置,其控制驱入风扇进行除霜运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空调机的制冷运转时,根据变化的室内温度判断室内热交换机是否结冰,由判断结果控制制冷运转的。通常,在冷暖两用的空调机的制热运转时,如附图说明图1的虚线(-→)所示,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在调整四通阀51开闭方向的状态下,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61→四通阀51→室内热交换机52→膨胀阀53→制热用膨胀阀54→室内热交换机55→四通阀51→压缩机61的顺序循环。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时,如图1的实线(→)所示,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61→四通阀51→室外热交换机55→单向阀56→膨胀阀53→室内热交换机52→四通阀51→压缩机61的顺序循环。如上所述,在空调机进行制冷运转时,由室内风扇81的驱动而被送向室内的空气被与室内热交换机52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进行热交换,被冷却后排向室内,但是此时,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52上因此冷气而结霜,由于这样结成的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厚,因而存在着既隆低了上述室内热交换机52的热交换能力,又由于此制冷效率的降低而增加电力消耗的问题。另外,由于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52上结了霜,因而存在室内热交换机52出现结冰现象而引起机器损伤的问题。因而,在以往的空调机中,为了解决此问题,在上述空调机的制冷运转时,若变化的室内热交换机52的配管温度在0℃以下持续6分钟,则上述控制装置在判断上述室内热交换机52产生结冰条件而停止制冷运转的同时,在控制四通阀51改变制冷剂流路的状态下将空调机切换至制热运转。由此,通过形成使制冷剂按照压缩机61→四通阀51→室内热交换器52→膨胀阀53→制热用膨胀阀54→室外热交换机55→四通阀51→压缩机61的顺序循环的冷冻循环,用作为除去室内热交换机52上的霜的除霜运转方式。作为具体的实施技术,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62-11684号记述的空调装置。上述空调装置,在由安装于室外热交换机的配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配管温度,并向控制装置传送此检测值的同时,由计时器累计制热及除霜时的经过时间。在如此状态下,由控制装置根据配管温度和除霜最长时间判断是否从制热运转切换至除霜运转后,再根据其判断结果产生切换用控制信号的同时,根据除霜前的室内温度和开始除霜数分钟后的室内温度的变化决定除霜中止时间。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除霜运转方式中,当检测室内热交换机或室外热交换机的配管温度的配管温度传感器是次品或有异常的情况下,由于不能正确检测配管温度,因而具有不能掌握室内热交换机或室外热交换机是否结冰的问题。另外,不仅存在着难于将上述配管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室内热交换机或室外热交换机上,而且还存在由于使用配管温度传感器而使制造价格增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种种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空调机的制冷运转时,根据变化的室内温度判断室内热交换机是否结冰,根据其结果控制制冷运转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除霜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空调机中设有检测在制冷运转时检测变化的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检测装置;根据由上述室内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室内温度判断室内热交换机结冰与否,由此判断结果控制制冷运转的控制装置;根据该控制装置的控制,控制驱动压缩机进行除霜运转的压缩机驱动装置;根据该控制装置的控制,控制驱动室内风扇进行除霜运转的室内风扇电机驱动装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在制冷运转时检测变化的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检测步骤;根据上述检测出的室内温度判断室内热交换机结冰与否的除霜判断步骤;在该除霜判别步骤中,当判别室内热交换机结冰的情况下,进行去除结于上述室内热交换机上的霜的除霜运转的除霜运转步骤;在上述除霜运转时,检测变化的室内温度,判断上述室内热交换机结的霜是否被除去的除霜解除判别步骤;在该除霜解除判别步骤中,若判别在室内热交换机上的结霜已被除去,则再次进行制冷运转的制冷运转步骤。图1是一般的空调机的冷制热循环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除霜装置的控制方框图。图3A、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除霜控制动作顺序的流程图。以下,按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空调机制热时,在压缩机61中被压缩至高压的气态状态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51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52中,在上述室内热交换器52中,将由室内网扇81输送的空气热交换变成温风,此时,该温风吹入室内进行制热。之后,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52中被液化了的制冷剂边通过膨胀阀53以及制热用膨胀阀54边减压至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后流入到室外热交换机55。因而,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55中,上述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与由室外风扇71输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转换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后,通过四通阀51再次流入到上述压缩机61中,如图1的点线(-→)所示,形成反复的冷冻循环进行室内加热。相反,在空调机的制冷时,若在压缩机61中被压缩至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51流入到室外热交换机55,则在室外热交换机55中,上述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71输送的空气进行强制冷凝而液化。于是,上述液化后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边经单向阀56通过膨胀阀53边被减压至低温低压的雾状制冷剂后流入室内热交换机52。因而,在室内热交换机52中,上述低温低压的雾状态制冷剂边蒸发气化,边从由室内网扇81输送的空气中夺取热量使室内空气冷却后,将此冷却后的空气(冷风)输送到室内进行房间冷却。此时,在室内热交换机52中被冷却后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再次吸入压缩机61,如图1的实线(→)所示,边形成反复的冷冻循环边进行室内冷却。下面参照图2叙述控制由这样的冷冻循环进行冷制热的装置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直流电源装置10输入从未图示的交流电源输入端提供的商用交流电压后转换成上述空调机动作所需要的规定的直流电压。运转操作装置20由用户所希望的空调机的运转条件(制冷,清洁,除湿以及送风运转等)和输入设定温度Ts、设定风量以及设定风向那样的多种功能键构成,并具有上述空调机的控制通风口以及遥控功能。控制装置30是在被加上由直流电源装置10转换成的直流电压而使上述空调机初始化后,根据由运转操作装置20输入的运转条件及运转、停止信号控制上述空调机的总体运转的微型计算机,上述控制装置30在自身具备的存储器装置中存储着结冰发生温度以及结冰消除温度,用于根据由后述的室内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室内温度判断室内热交换机52结冰与否以及结冰消除与否。另外,室内温度检测装置40检测室内温度Tr并输出到控制装置30,以使得根据用户通过运转操作装置20设定的设定温度Ts与控制装置30的室内温度比较的结果控制空调运转。此时,室内温度Tr是通过空调机的未图示的进气口流入到机体内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值。四通阀驱动装置50根据控制装置30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四通阀51,以使得与用户通过运转操作装置20输入的运转条件(制冷或制热)相适应地变更制冷剂的循环流路。另外,压缩机驱动装置60根据伴随上述设定温度Ts和上述室内温度Tr的差产生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压缩机61。室外风扇电机驱动装置70驱动室外风扇电机将热交换空气经室外热交换机55送至室外,它根据由设定温度Ts和室内温度Tr的差产生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信号,控制室外风扇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驱动室外风扇71。再有,在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的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调机中具有:检测在制冷运转时变化的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检测装置;根据上述室内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室内温度判断室内热交换机是否结冰,由此判断结果控制制冷运转的控制装置;由该控制装置控制的压缩机驱动装置,其控制驱动压缩机进行除霜运转;由上述控制装置控制的室内风扇电机驱动装置,其控制驱动室内风扇进行除霜运转。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空调机的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控制装置中,存储着与从室内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室内温度比较的、用于判别室内热交换机是否结冰的结冰产生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国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