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35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所述收集管管盖包括管体和封闭塞;所述管体呈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管体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封闭塞的放置卡槽;所述放置卡槽顶部内壁直径小于底部内壁直径;所述封闭塞主体呈三层结构,上层塞体的直径小于下层塞体的直径,上下两层塞体的直径小于中层塞体的直径,形成左右双环结构,且所述封闭塞上中两层塞体两侧为弧形结构;所述放置卡槽与所述封闭塞中层塞体大小、形状相配。其优点表现在:密封性好,方便安装和拔插,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使用方便。

A new collection pip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
本技术涉及管盖封闭塞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
技术介绍
医用封闭瓶塞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封闭类弹性体制品,用于玻璃、塑料等药用瓶状容器口的密封。其结构大致可分为锥形、T形和翻边形三类;按用途可分为抗生素瓶塞、生物药品瓶塞、喷雾药剂瓶塞和输液瓶塞等。瓶塞胶料要求不含铅、汞、砷、钡等有害可溶物,与可装药剂不起作用,瓶塞本身不能有喷出物。一般用NR,IIR和SBR等胶料制作,用模压法生产,广泛用于制药及医疗行业。然而现有的医用封闭塞存在密封性差、胶塞固定不稳定、且不易拔插等缺点,瓶中医药用品不但存在挥发和渗漏的问题,且容易受污染,同时,现有的这些封闭塞不能很好的方便医护人员的开启使用,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中国专利文献:201620803199.6,申请日2016.07.28,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医用橡胶塞。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橡胶塞,它包括橡胶塞本体。所述橡胶塞本体包括冠部和颈部。所述冠部连接在颈部的上方;所述颈部为实心体;所述冠部与颈部相连处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下方设置有半圆形固定件;所述冠部的顶部设置针刺部;所述针刺部的下方设置微孔区。该技术医用橡胶塞结构简单,使用强度高,密封效果好,插针拔针都不会产生碎屑,安全性能高。中国专利文献:201620803215.1,申请日2016.07.28,专利名称为:一种医用橡胶塞。公开了一种医用橡胶塞,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表面设有防菌薄膜、开启凸片、隔离凸圈和刺针凹槽,所述刺针凹槽在所述本体上表面的中心处,围绕所述刺针凹槽设有所述隔离凸圈,所述防菌薄膜覆盖在所述隔离凸圈上,所述开启凸片在所述本体上表面的边缘处,所述本体中部设有密封盖,下部设有密封体,所述密封盖和密封体结合处设有垫板,所述密封体内部设有微孔区域,所述密封体上设有防跳凸环和耐磨层。该种医用橡胶塞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密封性能好,耐磨,安全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刺入针头时,摩擦阻力小,不易产生碎屑,不会污染药品。上述专利文献201620803199.6中的一种新型医用橡胶塞,采用冠部与颈部相连处设置凹槽,凹槽下方设置有半圆形固定件,冠部的顶部设置针刺部,针刺部的下方设置微孔区,达到结构简单,使用强度高,密封效果好,插针拔针都不会产生碎屑,安全性能高的优点;而专利文献201620803199.6中的一种新型医用橡胶塞,则采用本体中部设有密封盖,下部设有密封体,密封盖和密封体结合处设有垫板,密封体内部设有微孔区域,密封体上设有防跳凸环和耐磨层,从而实现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密封性能好,耐磨,安全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刺入针头时,摩擦阻力小,不易产生碎屑,不会污染药品。但是关于一种密封性好,方便安装和拔插,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使用的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密封性好,方便安装和拔插,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使用的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好,方便安装和拔插,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使用的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管盖包括管体和封闭塞;所述管体呈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管体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封闭塞的放置卡槽;所述放置卡槽顶部内壁直径小于底部内壁直径;所述封闭塞主体呈三层结构,所述封闭塞上中两层塞体两侧为弧形结构,上层塞体的直径小于下层塞体的直径,上下两层塞体的直径小于中层塞体的直径,所述放置卡槽与所述封闭塞中层塞体大小、形状相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与所述收集管管盖相配合使用收集液体的收集管,且所述收集管的管口内径与所述封闭塞下层塞体直径相配;所述管体上可设有与所述收集管相配合的连接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体与所述收集管之间需要特定的连接方式进行结构连接,所述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方式或旋扣连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封闭塞上中两层塞体与所述管体紧密结合;所述封闭塞可形成一层或者两层中空的环状结构;所述封闭塞为橡胶塞。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体顶部相配设有管塞,且所述管体与所述管塞之间为一体式或分离式固定连接方式;所述管体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可以是条纹结构,也可以是圆点结构,且所述圆点结构可以组成盲文。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体顶部与所述放置卡槽之间可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管体顶部表面可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横向凹槽,所述管体顶部内壁表面至所述环形凹槽表面可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条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所述横向凹槽和所述条形凹槽相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体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或中空椭圆形结构。本技术优点在于:1、利用管体中放置卡槽的设计,可保证外部针刺结构穿过管体中的封闭塞时,有效避免封闭塞因施加的力不同而导致掉落或被带出的问题,方便操作者的使用。2、封闭塞放置到位后,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及放置卡槽的结构设计,使得封闭塞两侧及上下对卡槽的挤压力和卡槽左右及上下对封闭塞的挤压力相抵,从而保持封闭塞的固定不偏移。3、封闭塞左右双环的设计既能保证外部针刺结构插入或者拔出时,封闭塞不会因外力而从固定的管体中脱落,也可防止外部针刺结构插入过深。4、管体底部与收集管管口周围之间除了采用摩擦配合固定方式,还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方式或旋扣结连接方式,在固定时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将管体与收集管固定连接,且在利用以上连接方式保证固定作用的同时,在液体收集的过程中,可保证封闭性,从而避免漏液。5、放置卡槽顶部内壁直径小于底部内壁直径,封闭塞上中两层塞体两侧为弧形结构的设计,以及收集管的管口内径大于放置卡槽顶部内壁直径,且小于放置卡槽底部内壁直径,便于将与收集管连接后的封闭塞放置于指定位置。6、管体表面上设有条纹状或圆点状的防滑结构,且所述圆点状可以组成盲文,便于盲人使用。7、采用管塞的设计在于当外部针刺结构插入封闭塞进入收集管后,液体收集完成后再盖上管盖,可避免因封闭塞密闭效果不佳导致液体渗出。8、利用管体与收集管的连接结构可增加收集管、管体及封闭塞三者之间的固定作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管体上方、下方立体结构示意图及整体平面示意图,以及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封闭塞的平面示意图和A-A截面示意图、封闭塞与管体装配的示意图。附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管体上方、下方立体结构示意图及整体平面示意图。附图2B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封闭塞的平面示意图和A-A截面示意图。附图2C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与收集管连接的平面示意图。附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管体上方、下方立体结构示意图及整体平面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管盖包括管体和封闭塞;所述管体呈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管体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封闭塞的放置卡槽;所述放置卡槽顶部内壁直径小于底部内壁直径;所述封闭塞主体呈三层结构,所述封闭塞上中两层塞体两侧为弧形结构,上层塞体的直径小于下层塞体的直径,上下两层塞体的直径小于中层塞体的直径,所述放置卡槽与所述封闭塞中层塞体大小、形状相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收集管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管盖包括管体和封闭塞;所述管体呈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管体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封闭塞的放置卡槽;所述放置卡槽顶部内壁直径小于底部内壁直径;所述封闭塞主体呈三层结构,所述封闭塞上中两层塞体两侧为弧形结构,上层塞体的直径小于下层塞体的直径,上下两层塞体的直径小于中层塞体的直径,所述放置卡槽与所述封闭塞中层塞体大小、形状相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收集管管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收集管管盖相配合使用收集液体的收集管,且所述收集管的管口内径与所述封闭塞下层塞体直径相配;所述管体上可设有与所述收集管相配合的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收集管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与所述收集管之间需要特定的连接方式进行结构连接,所述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方式或旋扣连接方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磊李雪宁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