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翼挥舞响应滞后相位角测试架
本技术涉及旋翼特性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翼挥舞响应滞后相位角测试架。
技术介绍
旋翼飞行器相比固定翼飞行器具有独特的悬停和垂直起降能力,具有广泛的军事与民用用途。尤其是近年来,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发展异常迅猛,被广泛应用于航拍、搜救、监控等领域。旋翼是旋翼飞行器的气动力来源,其特性直接关系到飞行器的性能。在实际工程中,旋翼的挥舞响应具有滞后的相位角,例如往前打杆,桨盘前倾时,实际桨盘对机身的控制力方向会绕旋翼旋转方向滞后一定角度,这对于旋翼飞行器的控制带来影响。如果不能准确获得旋翼的挥舞响应滞后特性,就无法对旋翼飞行器进行实时精确控制,轻则影响飞行效率,重则导致飞行事故。旋翼挥舞响应滞后特性可以通过计算或实验手段来获得。在现有技术中,尚无旋翼挥舞响应滞后相位角测试装置的相关报道,缺乏对旋翼挥舞响应滞后相位角的实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旋翼挥舞响应滞后相位角测试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法是:一种旋翼挥舞响应滞后相位角测试架,包括底座、底部支撑架、传力架、旋翼系统支撑架、旋翼系统、传力杆、过渡杆和拉力传感器。底部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传力架通过球铰与底部支撑架顶端铰接。旋翼系统支撑架固定设置在传力架的上方。旋翼系统固定设置在旋翼系统支撑架上方。传力杆设置有两根,每根传力杆与传力架固定连接,平行于底座平面,且两根传力杆相互正交。传力杆末端与过渡杆铰接。过渡杆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一端固定连接。拉力传感器另一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翼挥舞响应滞后相位角测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部支撑架(2)、传力架(3)、旋翼系统支撑架(4)、旋翼系统(5)、传力杆(6)、过渡杆(7)和拉力传感器(8);所述的底部支撑架(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传力架(3)通过球铰与底部支撑架(2)顶端铰接;旋翼系统支撑架(4)固定设置在传力架(3)的上方,旋翼系统(5)固定设置在旋翼系统支撑架(4)上方;所述的传力杆(6)设置有两根,每根传力杆(6)与传力架(3)固定连接,传力杆(6)平行于底座平面,且两根传力杆(6)相互正交;传力杆(6)末端与过渡杆(7)铰接,过渡杆(7)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8)一端固定连接,拉力传感器(8)另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翼挥舞响应滞后相位角测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部支撑架(2)、传力架(3)、旋翼系统支撑架(4)、旋翼系统(5)、传力杆(6)、过渡杆(7)和拉力传感器(8);所述的底部支撑架(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传力架(3)通过球铰与底部支撑架(2)顶端铰接;旋翼系统支撑架(4)固定设置在传力架(3)的上方,旋翼系统(5)固定设置在旋翼系统支撑架(4)上方;所述的传力杆(6)设置有两根,每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讯,沈元,郭述臻,李良伟,刘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韬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