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水下应急救援航潜器
本技术属于应急救援航潜器相关
,具体涉及船舶水下应急救援航潜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际上针对沉船事故的救援有多种方式,如采用气囊将船体浮起,再向其中注入氧气的方式,或是利用起吊船将失事船只吊起采取切割作业后,人员进入进行救援的方式等。由于失事地点经常伴有水流较急、失事船只水下姿态异常、船体内部损坏严重等特殊情况,直接将失事船舶吊起的方式操作和实施不太方便,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对人员产生二次伤害的风险。1.2015年6月2日晚,“东方之星”游轮在长江上翻沉,事故造成442人遇难。从沉船到搜救结束,现场搜救出2人。整个搜救过程中,完全依靠潜水员人工进行,由于潜水员携带氧气有限,水下工作时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加之沉船内部受到破坏,潜水员能够到达的区域受到限制。水下应急救援手段的缺乏导致了沉船搜救行动无法大范围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最佳的救援时机。水下应急救援装备是应对沉船事故一个亟需的手段。2.沉船事故的救援关键在于时间,在越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搜救成功的几率越大。目前国际上针对沉船事故的救援有多种方式,如采用气囊将船体浮起,再向其中注入氧气的方式,或是利用起吊船将失事船只吊起采取切割作业后,人员进入进行救援的方式等。由于失事地点经常伴有水流较急、失事船只水下姿态异常、船体内部损坏严重等特殊情况,直接将失事船舶吊起的方式操作和实施不太方便,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对人员产生二次伤害的风险。因此,经常使用的救援方法是利用潜水员进行水下救援的方式,但是由潜水员救援的方式又存在时间和范围受限、 ...
【技术保护点】
1.船舶水下应急救援航潜器,包括外壳(1)、操纵控制系统(2)、垂直推进系统(3)、动力推进系统(4)、应急修补系统(5)、停靠固定系统(6)、照明灯(7)、耐压罩(8)、摄像头(9)、智能传感系统(10)以及电源、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停靠固定系统(6)的上端设置有应急修补系统(5),所述应急修补系统(5)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外壳(1),两侧所述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操纵控制系统(2),两个所述外壳(1)的左端各设置有一个智能传感系统(10),两个所述智能传感系统(10)的左端各设置有一个摄像头(9),两个所述摄像头(9)的左端各设置有一个耐压罩(8),两个所述摄像头(9)的下端垂直各设置有一个照明灯(7),两个所述外壳(1)的相互远离的右侧的外端各设置有一个垂直推进系统(3),两个所述垂直推进系统(3)的右端各设置有一个动力推进系统(4),所述垂直推进系统(3)与动力推进系统(4)用于控制机航潜器在水中的前进后退、上浮下潜和转向,所述摄像头(9)用于勘测水下情况并形成记录,所述智能传感系统(10)用于检测航潜器所处周围的环境情况并传输数据给控制中心,所述应急修补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舶水下应急救援航潜器,包括外壳(1)、操纵控制系统(2)、垂直推进系统(3)、动力推进系统(4)、应急修补系统(5)、停靠固定系统(6)、照明灯(7)、耐压罩(8)、摄像头(9)、智能传感系统(10)以及电源、电子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停靠固定系统(6)的上端设置有应急修补系统(5),所述应急修补系统(5)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外壳(1),两侧所述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操纵控制系统(2),两个所述外壳(1)的左端各设置有一个智能传感系统(10),两个所述智能传感系统(10)的左端各设置有一个摄像头(9),两个所述摄像头(9)的左端各设置有一个耐压罩(8),两个所述摄像头(9)的下端垂直各设置有一个照明灯(7),两个所述外壳(1)的相互远离的右侧的外端各设置有一个垂直推进系统(3),两个所述垂直推进系统(3)的右端各设置有一个动力推进系统(4),所述垂直推进系统(3)与动力推进系统(4)用于控制机航潜器在水中的前进后退、上浮下潜和转向,所述摄像头(9)用于勘测水下情况并形成记录,所述智能传感系统(10)用于检测航潜器所处周围的环境情况并传输数据给控制中心,所述应急修补系统(5)是在发现船舶破舱漏水之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行修补和救援,所述停靠固定系统(6)使航潜器吸附固定到舱壁破口附近增大航潜器稳性进行修补救援作业,所述操纵控制系统(2)可无线远程遥控航潜器进行水下作业,所述外壳(1)内部的电源为可充电锂电池,所述外壳(1)内部的电子调速器为双向有刷电调和一拖二双向无刷电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水下应急救援航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推进系统(4)和垂直推进系统(3)为喷泵推进器和两个电机,所述动力推进系统(4)和垂直推进系统(3)的喷泵推进器与双向有刷电调及电源连接,用于实现供电和稳压状态,所述动力推进系统(4)和垂直推进系统(3)的电机安装一对正反螺旋桨,用于实现机器人的上浮和下潜,所述动力推进系统(4)和垂直推进系统(3)的电机又与电池和一拖二双向无刷电调连接,用于实现供电和稳压;所述外壳(1)中的电池电调连成电路与接收器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的配重为金属块且均匀固定在外壳(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水下应急救援航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组成包括有电调系统(11)、电池系统(12)、壳体(13)、接收器系统(14)与配重系统(15),所述壳体(13)的内部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配重系统(15),所述壳体(13)的内部的左端设置有电调系统(11),所述电调系统(11)的右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雨贤,张振浩,范潇然,马宁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