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78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包括车架、行走轮组件、动力电机和动力电瓶,在载货板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动作业工具和作业电瓶,作业电瓶具有放电接口,动力电瓶与作业电瓶的电压相同,载货板上设置有动力电瓶的充电接口,电动作业工具上具有电源输入接口。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行走和作业均采用纯电动的驱动方式,工作时不会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能够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从而不会影响养殖动物或作物的正常发育;并且,载货板上表面的所有部件均易于拆卸,从而能够作为拉货的电动板车使用,拉货能力强,增加了作业车的功能性;同时,当动力电瓶电力不足时,作业电瓶能够对其充电,提高了作业车的续航里程。

Agricultural electric utilit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
本技术涉及农业运载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
技术介绍
在农业养殖和种植领域(例如桑蚕养殖),中间作业环境目前通常是采用纯人工的方式完成的,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因此,市场上应运而生了一种内燃机作业车,能够配合农民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尤其对于动物养殖,对油气十分敏感,排放的油气会严重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导致养殖的动物发育缓慢,甚至患病死亡。因此,急需进行改进。另外,现有的作业车功能单一,仅仅能作为作业车使用,而基本不能运载货物,或者只能运载极少的货物,不能满足人们的市场使用需求。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其要点在于,包括具有载货板的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行走轮组件、用于驱动行走轮组件的动力电机以及用于向动力电机供电的动力电瓶,所述动力电瓶安装在载货板的下表面上,在所述载货板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动作业工具和作业电瓶,所述电动作业工具和作业电瓶均能够从载货板上拆下,所述作业电瓶用于向电动作业工具供电,并具有放电接口,所述动力电瓶与作业电瓶的电压相同,所述载货板上设置有动力电瓶的充电接口,所述电动作业工具上具有电源输入接口;当电源输入接口通过电源线与放电接口连接时,所述电动作业工具通电;当充电接口通过电源线与放电接口连接时,所述作业电瓶对动力电瓶充电。采用以上结构,动力电机的工作由动力电瓶提供电源,电动作业工具的工作由作业电瓶提供电源,行走和作业均采用纯电动的驱动方式,工作时不会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能够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从而不会影响养殖动物或作物的正常发育;并且,载货板上表面的所有部件均易于拆卸,从而能够作为拉货的电动板车使用,拉货能力强,增加了作业车的功能性;同时,当动力电瓶电力不足时,作业电瓶能够对其充电,提高了作业车的续航里程。作为优选:所述电动作业工具通过安装框架可拆卸地安装在载货板上,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载货板上的安装底板以及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的防护外框,所述防护外框与安装底板合围形成作业工具安装腔,所述电动作业工具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上,并位于作业工具安装腔中,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安装在防护外框上。采用以上结构,不仅能够可靠地固定电动作业工具,而且便于操作电动作业工具。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底板和作业电瓶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载货板上。采用以上结构,连接可靠,成本低廉,易于拆卸。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接口安装在载货板的侧缘上。采用以上结构,保证载货板的上表面平整度,以利于载货。作为优选:所述行走轮组件包括均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前轮轴和后轮轴、分别安装在前轮轴两端的前轮以及分别安装在后轮轴两端的后轮,在所述载货板的后端穿设有竖向安装的转向杆,该转向杆的上端具有转向手把管,下端通过转向连杆带动前轮轴转向。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作为优选:在所述载货板的后端部设置有能够水平打开或向上收纳的脚踏板。采用以上结构,便于作业人员站在车上,同时,能够收纳节约空间。作为优选:在所述载货板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挡板,当所述脚踏板向上收纳时,脚踏板的上端支撑在挡板的外表面上。采用以上结构,挡板既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够对脚踏板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结构新颖,设计巧妙,行走和作业均采用纯电动的驱动方式,工作时不会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能够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从而不会影响养殖动物或作物的正常发育;并且,载货板上表面的所有部件均易于拆卸,从而能够作为拉货的电动板车使用,拉货能力强,增加了作业车的功能性;同时,当动力电瓶电力不足时,作业电瓶能够对其充电,提高了作业车的续航里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前轮轴与转向连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安装框架、电动作业工具和作业电瓶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包括车架1、行走轮组件2、动力电机3以及动力电瓶4,所述行走轮组件2和动力电机3均安装在车架1的底部,所述动力电机3用于向动力电机3供电,从而通过动力电机3驱动行走轮组件2。所述车架1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载货板1a,所述动力电瓶4安装在载货板1a的下表面上,在所述载货板1a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动作业工具5和作业电瓶6,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和作业电瓶6均能够从载货板1a上拆下,所述作业电瓶6用于向电动作业工具5供电,并具有放电接口6a,所述动力电瓶4与作业电瓶6的电压相同,所述载货板1a上设置有动力电瓶4的充电接口4a,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上具有电源输入接口5a。当电源输入接口5a通过电源线7与放电接口6a连接时,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通电;当充电接口4a通过电源线7与放电接口6a连接时,所述作业电瓶6对动力电瓶4充电。换句话说,当动力电瓶4电力不足时,作业电瓶6能够对其充电,提高了作业车的续航里程。请参见图1-图3,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通过安装框架8可拆卸地安装在载货板1a上,所述安装框架8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载货板1a上的安装底板8a以及安装在安装底板8a上的防护外框8b。具体地说,所述安装底板8a和作业电瓶6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载货板1a上,当需要将作业车作为电动运输车时,只需要通过取下螺栓,将安装底板8a和作业电瓶6拆下即可,大大提高了作业车的载货能力。所述防护外框8b与安装底板8a合围形成作业工具安装腔,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8a上,并位于作业工具安装腔中,所述电源输入接口5a安装在防护外框8b上,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4a安装在载货板1a的侧缘上,所述电源输入接口5a位于安装底板8a上。请参见图3-图5,所述行走轮组件2包括均安装在车架1底部的前轮轴2a和后轮轴2b、分别安装在前轮轴2a两端的前轮2c以及分别安装在后轮轴2b两端的后轮2d,在所述载货板1a的后端穿设有竖向安装的转向杆1f,该转向杆1f的上端具有转向手把管1h,下端通过转向连杆1g带动前轮轴2a转向,转动转向手把管1h,能够通过转向连杆1g带动后轮轴2b转向,从而改变作业车的行进方向。请参见图2和图3,在所述载货板1a的后端部设置有能够水平打开或向上收纳的脚踏板1i。在所述载货板1a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挡板9,当所述脚踏板1i向上收纳时,脚踏板1i的上端支撑在挡板9的外表面上。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载货板(1a)的车架(1)、安装在车架(1)底部的行走轮组件(2)、用于驱动行走轮组件(2)的动力电机(3)以及用于向动力电机(3)供电的动力电瓶(4),所述动力电瓶(4)安装在载货板(1a)的下表面上,在所述载货板(1a)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动作业工具(5)和作业电瓶(6),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和作业电瓶(6)均能够从载货板(1a)上拆下,所述作业电瓶(6)用于向电动作业工具(5)供电,并具有放电接口(6a),所述动力电瓶(4)与作业电瓶(6)的电压相同,所述载货板(1a)上设置有动力电瓶(4)的充电接口(4a),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上具有电源输入接口(5a);/n当电源输入接口(5a)通过电源线(7)与放电接口(6a)连接时,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通电;当充电接口(4a)通过电源线(7)与放电接口(6a)连接时,所述作业电瓶(6)对动力电瓶(4)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载货板(1a)的车架(1)、安装在车架(1)底部的行走轮组件(2)、用于驱动行走轮组件(2)的动力电机(3)以及用于向动力电机(3)供电的动力电瓶(4),所述动力电瓶(4)安装在载货板(1a)的下表面上,在所述载货板(1a)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动作业工具(5)和作业电瓶(6),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和作业电瓶(6)均能够从载货板(1a)上拆下,所述作业电瓶(6)用于向电动作业工具(5)供电,并具有放电接口(6a),所述动力电瓶(4)与作业电瓶(6)的电压相同,所述载货板(1a)上设置有动力电瓶(4)的充电接口(4a),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上具有电源输入接口(5a);
当电源输入接口(5a)通过电源线(7)与放电接口(6a)连接时,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通电;当充电接口(4a)通过电源线(7)与放电接口(6a)连接时,所述作业电瓶(6)对动力电瓶(4)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电动多用途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通过安装框架(8)可拆卸地安装在载货板(1a)上,所述安装框架(8)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载货板(1a)上的安装底板(8a)以及安装在安装底板(8a)上的防护外框(8b),所述防护外框(8b)与安装底板(8a)合围形成作业工具安装腔,所述电动作业工具(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发林郭勇刚赵安郡刘益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汇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