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和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13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和装配方法。该发声装置模组包括: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具有内腔;弹性透声网布,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容纳区和填充区,在所述弹性透声网布不产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所述填充区的容积为第一容积;发声装置组件,所述发声装置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区中,所述发声装置组件被配置为能产生声音;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区内,所述吸音材料的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90%;所述弹性透声网布采用热收缩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被配置为通过热处理或者在预设环境的作用下能够收缩恢复变形。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of a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和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声转换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和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迅速,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得到消费者的广泛应用。其中,扬声器是电子产品中的重要声学部件,其用于将电信号转化成声音,以供消费者收听。随着电子产品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声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对声学器件作出相应的改进。现有的扬声器模组中往往设置有吸音材料,用于扩大扬声器模组的虚拟后声腔,进而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出声效果。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的吸音材料种类众多,其中一些吸音材料呈颗粒状,其通过灌装等方式设置在扬声器模组中。由于灌装工艺、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颗粒状的吸音材料的灌装量往往小于扬声器模组中用于容纳吸音材料的腔体的体积。这就造成吸音材料在扬声器模组中会发生移动、晃动等现象。扬声器模组实际工作时,其内部及周围的空气会受振膜的影响而产生振动,传到声音。而吸音材料在受到空气振动后,也会在扬声器模组中振动、相互擦碰。这种现象有可能产生振动噪音,影响扬声器模组的出声效果。另一方面,振动有可能造成吸音材料起粉、破碎,进而造成吸音材料孔道堵塞、坍塌;使吸音材料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发声装置模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包括: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具有内腔;弹性透声网布,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容纳区和填充区,在所述弹性透声网布不产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所述填充区的容积为第一容积;发声装置组件,所述发声装置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区中,所述发声装置组件被配置为能产生声音;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区内,所述吸音材料的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90%;所述弹性透声网布采用热收缩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被配置为通过热处理或者在预设环境的作用下能够收缩恢复变形。可选地,所述弹性透声网布采用PVC、PET、ABS、EVA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模组壳体上形成有灌装孔,所述灌装孔与所述填充区连通,所述灌装孔与所述弹性透声网布的位置相对。可选地,所述弹性透声网布在收缩恢复变形时相对于弹性透声网布产生弹性变形后的面积的收缩变形率为25%-50%。可选地,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被配置为经过收缩恢复变形恢复至平整状态。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的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积。被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模组的装配方法,包括:将弹性透声网布装配在模组壳体的内腔中,使所述弹性透声网布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容纳区和填充区;在所述填充区中装填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的装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填充区的第一容积的90%,使所述弹性透声网布产生弹性变形,增大所述填充区的容积;对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进行热处理或者施加预设环境的作用力,使弹性透声网布产生收缩恢复变形。可选地,所述热处理的温度大于或等于70℃。可选地,所述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100℃-120℃。可选地,在进行热处理之前,封闭所述填充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减少吸音材料的擦碰问题。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声装置模组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模组,该发声装置模组包括模组壳体、发声装置组件、弹性透声网布以及吸音材料。所述发声装置组件设置在所述模组壳体中,发声装置组件通入声音信号后能够振动产生声音,其产生的声音能够从模组壳体中传出。所述发声装置模组通常可以作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的扬声器或听筒。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透声网布3设置在所述模组壳体1的内腔中,从而将所述内腔分割为容纳区11和填充区12。所述容纳区11用于容纳所述发声装置组件2,所述填充区12则用于容纳吸音材料4。所述弹性透声网布3采用能够使声音通过的金属丝网、无纺布等材料制成。其可以起到拦截吸音材料4,防止吸音材料4从所述填充区12移动到容纳区11的作用。同时,所述弹性透声网布3可以使发声装置组件2产生的声音从所述容纳区11透过弹性透声网布3传至所述填充区12。所述弹性透声网布3具有一定弹性变形的能力。所述弹性透声网布3在不产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其与所述模组壳体1围合形成的所述填充区12的容积为第一容积。所述吸音材料4填充与所述填充区12内,如图1所示。吸音材料4的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90%。也即,被填装在填充区12内的吸音材料4的总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90%。在这种装配情况下,用于填充吸音材料4的装置或其它外界装置可以向吸音材料4施加填充作用力,从而使所述弹性透声网布3产生弹性变形,进而增大所述填充区12的容积。通过这种实施方式,弹性透声网布3产生弹性变形,填充区12的容积增大,使其内能够容下更大量的吸音材料4,甚至容下体积大于第一容积的吸音材料4。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透声网布产生的弹性变形可以使传统意义上的可以自然恢复的弹性形变,也可以是无法自然恢复的延展变形,本专利技术不对弹性透声网布在受到填充作用力时产生的变形形式进行限定。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被配置为能通过热处理实现收缩恢复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透声网布可以采用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材料制成,或者采用具有受热收缩特点的材料制成。这样,在弹性透声网布产生弹性变形后,可以通过对所述弹性透声网布施加热处理,从而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接近未产生变形前的状态,或者完全恢复到未产生弹性变形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对弹性透声网布进行热处理使其恢复到大致接近未变形的状态为例进行说明,但实际应用时,弹性透声网布变形的恢复并不局限于热处理这种技术手段,其也可以是其他特定的预设环境,只要是能够使其在该预设环境的作用力下恢复到接近未变形时的状态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具有内腔;/n弹性透声网布,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容纳区和填充区,在所述弹性透声网布不产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所述填充区的容积为第一容积;/n发声装置组件,所述发声装置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区中,所述发声装置组件被配置为能产生声音;/n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区内,所述吸音材料的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90%;/n所述弹性透声网布采用热收缩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被配置为通过热处理或者在预设环境的作用下能够收缩恢复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具有内腔;
弹性透声网布,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容纳区和填充区,在所述弹性透声网布不产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所述填充区的容积为第一容积;
发声装置组件,所述发声装置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区中,所述发声装置组件被配置为能产生声音;
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区内,所述吸音材料的填充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积的90%;
所述弹性透声网布采用热收缩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透声网布被配置为通过热处理或者在预设环境的作用下能够收缩恢复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透声网布采用PVC、PET、ABS、EVA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体上形成有灌装孔,所述灌装孔与所述填充区连通,所述灌装孔与所述弹性透声网布的位置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透声网布在收缩恢复变形时相对于弹性透声网布产生弹性变形后的面积的收缩变形率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立国董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