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商用车内饰护面间隙面差控制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内饰
,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内饰护面间隙面差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内饰护面是在驾驶室内,车身钣金外加装的内饰件,其作用除提高车内装饰性外,还具有隔音、吸音、隔热的作用。根据其在车内的安装位置分布可分为:顶盖内护面、后围护面、侧围护面。各个区域内饰护面之间良好的间隙、面差装配外观效果可以提升车辆品质,给人以良好的主观感受。但是目前有的车型内饰护面之间的存在间隙过大或不均匀、面差较大,缝隙位置塌陷下垂,抖动异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商用车内饰护面间隙面差控制结构,该结构能够减小顶盖内护面与后围护面间隙,并防止抖动异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商用车内饰护面间隙面差控制结构包括限位片,后围护面的弯折部、顶盖内护面的穿插部;所述的弯折部上具有插孔,穿插部具有限位槽;限位片的下部卡在限位槽内。所述的限位片采用夹片结构夹在后围护面上且其底端卡在限位槽内。所述的后围护面的顶部具有限位缺口;限位片的上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内饰护面间隙面差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片(1),后围护面(3)的弯折部(31)、顶盖内护面(2)的穿插部(21);所述的弯折部(31)上具有插孔(32),穿插部(21)具有限位槽(22);限位片(1)的下部卡在限位槽(2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内饰护面间隙面差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片(1),后围护面(3)的弯折部(31)、顶盖内护面(2)的穿插部(21);所述的弯折部(31)上具有插孔(32),穿插部(21)具有限位槽(22);限位片(1)的下部卡在限位槽(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内饰护面间隙面差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片(1)采用夹片结构夹在后围护面(3)上且其底端卡在限位槽(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内饰护面间隙面差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围护面(3)的顶部具有限位缺口(33);限位片(1)的上部卡在限位缺口(33)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鹏飞,刘海龙,张晓晶,王思敏,蔡立阳,牛锐,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