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室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96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空调器室内装置的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散热刺组件,用于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第二散热刺组件,位于第一散热刺组件的上端,相对于第一散热刺组件有一预定的角度,用于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多个致冷剂管道,其延伸通过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和一连接件,用于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互相连接,使得第二散热刺组件固定在第一散热刺组件上,第一和第二散热刺组件分别制造,并通过连接件连接,以增大热交换的面积,由此增进热交换的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室内装置,其具有一改良的热交换器以增进空调器的冷却效率。一般说来,空调器是一种用来满足人们希望居住的房间环境比较舒服这一愿望的产品,且用于控制和保持房间的空气温度。空调器通常包括一压缩机,用于压缩被蒸发的致冷剂;一冷凝器,用于吸收被压缩的致冷剂的热量并把该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以便使致冷剂能被液化;一膨胀阀,用于降低液化的致冷剂的压力,并使致冷剂膨胀;和一蒸发器,用于吸收房间空气的热量,并使致冷剂蒸发。这些部件通过构成致冷剂通道的管道互相连接,致冷剂在连接空调器的各部件的管道中反复循环时经历了相变,从而吸收房间中空气的热量并把该热量释放到大气。空调器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安装在室外装置中,空调器的蒸发器安装在室内装置中。蒸发器和冷凝器作为热交换器用于通过致冷剂吸收热量并释放致冷剂的热量,其中,由于冷凝器安装在空调器的室外装置中,所以冷凝器的尺寸不受限制,而蒸发器是安装在空调器的室内装置中的,所以考虑到热交换效率和空调器的室内装置的美观,蒸发器的大小要受限制。因此,近来已做过多种有关减小空调器的室内装置的尺寸和改进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的尝试。减小室内装置尺寸的一种方法是按预定的角度弯曲热交换器的散热刺组件(pin assembly)一次,在这一情况下,热交换器的高度稍有降低,以使室内装置的总尺寸得以减小。减小室内装置尺寸的另一种方法是弯曲热交换器的散热刺组件二次,在这一情况下,散热刺组件弯曲在散热刺组件的下面部位和中间部位之间形成一个钝角,在它的中间部位和上面部位之间形成锐角,以致具有倒V形。因此虽然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没有降低,但由于散热刺组件二次弯曲而不是一次弯曲故能够降低热交换器的高度,能使室内装置的总尺寸进一步减小。由Kabushiki Kaisha Fujiz General于1994年5月20日申请的公开号95-6368的韩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于清洁且结构紧凑的空调器的室内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按照韩国专利公开的热交换器的空调器室内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具有如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空调器室内装置的剖视图。参考图1和图2,按照Fujiz General的韩国专利公开的空调器室内装置10包括框体11;与框体11结合的前罩12,在其上表面和前表面分别有空气入口19和20,在前表面的下方有空气出口21;还包括一过滤器13,其位于前罩12的前表面,用于过滤经空气入口19和20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一个可活动地安装在前罩12的前表面上的吸气栅格14;一热交换器15,其装在框体11内并二次弯曲使其上部成一倒V形,用于吸收吸入框体11内的空气中的热量;和一鼓风器16,其位于热交换器15和框体11的侧壁之间。在框体11的框架17内形成一个空气通道腔18,鼓风器16通过吸气栅格14、过滤器13和前罩12的空气入口19和20吸收房间的空气,并把经过热交换器15并流入空气通道腔18的空气通过空气出口21排出。在Fujiz General的按照韩国专利公开的空调器室内装置10中,经二次弯曲使其上部成倒V字形的热交换器15装在使前罩12的空气入口19和20和空气出口21互相连通的空气通道腔18内,鼓风器16安装在热交换器15的散热刺组件和框体11的侧壁之间,由此降低空调器室内装置10的高度。然而,由于装在Fujiz General空调器的室内装置10内的热交换器15必须弯曲二次,所以存在着热交换器15难于制造的问题,同时由于热交换器15的上部弯曲成倒V形,所以热交换器15上部的弯曲部位很容易受一个很小的外来冲击而毁坏。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面所描述的已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容易的空调器室内装置的交换器,其中能够增大热交换器的面积从而有可能改进其热交换效率。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内装置的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散热刺组件,其在靠近底端的位置弯曲,用于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第二散热刺组件,其位于第一散热刺组件的上端,并按一预定的角度离开第一散热刺组件,用于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第一致冷剂管道,用作致冷剂的循环通道,第一致冷剂管道延伸通过第一散热刺组件的下部并使第一散热刺组件的各散热刺片互相连接;第二致冷剂管道,用作致冷剂的循环通道,第二致冷剂管道延伸通过第一散热刺组件的上部并使第一散热刺组件的各散热刺片互相连接;第三致冷剂管道,用作致冷剂的循环通道,第三致冷剂管道延伸通过第二散热刺组件并使第二散热刺组件的各散热刺片互相连接;致冷剂供给管,用于向第一致冷剂管道、第二致冷剂管道、和第三致冷剂管道供给致冷剂,该致冷剂供给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一致冷剂管道、第二致冷剂管道、和第三致冷剂管道的致冷剂入口连通,其第二端与一膨胀阀连通;致冷剂输出管,用于把致冷剂从第一致冷剂管道、第二致冷剂管道、和第三致冷剂管道输到压缩机,致冷剂输出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致冷剂管道、第二致冷剂管道、和第三致冷剂管道的致冷剂出口连通,其第二端与压缩机连通;和连接装置,用于与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互相连接,该连接装置位于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的两侧。该连接装置是一钢片,钢片的厚度为1mm,其宽度与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的散热刺片的宽度相同。连接装置的下部在与第一散热刺组件的弯曲部位相对应的位置上被弯曲,连接装置的上部弯成一锐角,成一倒V字形。连接装置包括多个从它的第一侧边垂直延伸出连接装置表面的伸出部,并在每个伸出部的中心部位有通孔,该伸出部通过一固定件固定在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上,以便连接装置使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互相连接。连接装置还包括一块连在第二侧边的一个预定位置上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中心部位有一通孔,该固定板通过一固定件与室内装置的主体连接,以使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连接到室内装置的主体上。连接装置有许多通孔,通孔的数量与在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的每一散热刺片上所形成的通孔数量相等,每个通孔的中心轴与形成在每片散热刺片上的每个通孔的中心轴一致。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由许多散热刺片构成,每一片散热刺片的厚度为0.12mm、宽为25mm,并有二排成Z字形的通孔,在每个通孔的边缘伸出有圆筒形导向部分,导向部分使第一、第二、和第三致冷剂管道定向。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剌组件分别制造,第一散热刺组件的高度高于第二散热刺组件。根据上面所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装置的热交换器有一个优点,由于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分开制造,并用连接装置互相连接,从而使得热交换器容易制造,而且相对于已有技术的弯曲工序来说缩短了它的制造过程。此外,还有一个优点,因为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增大,所以使热交换器的效率提高,改进了空调器的总致冷效率。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的优点将会更明显,其中图1是一种空调器室内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安装了一台按照传统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图2是空调器室内装置的剖视图,其中安装了一台按照传统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图3是一种空调器室内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安装了一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图4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前视图;图5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侧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内装置的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散热刺组件,其在靠近底端的位置被弯曲,用于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第二散热刺组件,其位于第一散热刺组件的上端,并按一预定的角度离开第一散热刺组件,用于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第一致冷剂管道 ,用作致冷剂的循环通道,第一致冷剂管道延伸通过第一散热刺组件的下部并使第一散热刺组件的各散热刺片互相连接;第二致冷剂管道,用作致冷剂的循环通道,第二致冷剂管道延伸通过第一散热刺组件的上部并使第一散热刺组件的各散热刺片互相连接;第三致 冷剂管道,用作致冷剂的循环通道,第三致冷剂管道延伸通过第二散热刺组件并使第二散热刺组件的各散热刺片互相连接;致冷剂供给管道,用于向第一致冷剂管道、第二致冷剂管道、和第三致冷剂管道供给致冷剂,该致冷剂供给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一致冷剂管道、第二 致冷剂管道、和第三致冷剂管道的致冷剂入口连通,其第二端与一膨胀阀连通;致冷剂输出管道,用于把致冷剂从第一致冷剂管道、第二致冷剂管道、和第三致冷剂管道输出到压缩机,致冷剂输出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一致冷剂管道、第二致冷剂管道、和第三致冷剂管道的 致冷剂出口连通,其第二端与压缩机连通;和连接装置,用于与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互相连接,该连接装置位于第一散热刺组件和第二散热刺组件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
申请(专利权)人:大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