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912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缸、活塞杆和折纸回弹机构、固定在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表面的介电对和电能输送电路。所述的介电对包括由两层极性相反的介电材料层以及两个金属电极层,当有车辆压在上方时,活塞杆产生向下位移,车辆离开后,位移恢复,此过程中所述折纸回弹机构通过压缩‑回弹运动,从而使所述的介电对接触和分离,产生电荷转移,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通过所述电能输送电路进行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折纸回弹机构提供了更大的有效表面积,空间利用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

Road energy capture device based on origami rebound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俘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
技术介绍
俘能装置解决了某些微型传感器需要电池供电的问题,使得装置的便携性、续航能力以及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但是传统的俘能装置存在着结构比表面积较小的缺陷。在日常生活中,道路交通方面所产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但人们对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直无法进行有效地利用,造成了相当大的能量损失。尤其是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所引起的路面振动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振动能。采用一种合适的俘能装置使其在路面振动过程中实现从振动能到电能的转化,将会为配套交通系统节约大量能源。新兴的折纸形式Origami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结构形式,近年来基于刚性折纸结构的可折叠结构在工程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折纸结构的空间可展性使得结构能够自由的压缩和伸展,设计时运用的镜像处理也使得结构比表面大大增加,在相同大小的空间中能够达到更大的静电效应有效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工作缸、活塞杆和折纸回弹机构、固定在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表面的介电对和电能输送电路,所述的活塞杆为截面为工字型的活塞杆,其包括上下两个平板以及连接两个平板的连杆,所述的活塞杆下平板位于所述的工作缸内部,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下平板和所述的工作缸底部连接;所述的上平板用于路面承压;/n所述的介电对包括由两层极性相反的介电材料层以及两个金属电极层,其中一个介电材料层和一个电极层固定在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的一个表面上,另一个介电材料层和另一个电极层固定在折纸回弹机构压缩时与其贴合的面上,且所述的电极层位于所述的介电材料层与所述的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工作缸、活塞杆和折纸回弹机构、固定在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表面的介电对和电能输送电路,所述的活塞杆为截面为工字型的活塞杆,其包括上下两个平板以及连接两个平板的连杆,所述的活塞杆下平板位于所述的工作缸内部,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下平板和所述的工作缸底部连接;所述的上平板用于路面承压;
所述的介电对包括由两层极性相反的介电材料层以及两个金属电极层,其中一个介电材料层和一个电极层固定在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的一个表面上,另一个介电材料层和另一个电极层固定在折纸回弹机构压缩时与其贴合的面上,且所述的电极层位于所述的介电材料层与所述的折纸回弹机构的表面之间;
所述路面俘能装置放置在路面下,当有车辆压在上方时,产生向下位移,车辆离开后,位移恢复,此过程中所述折纸回弹机构通过压缩-回弹运动,从而使所述的介电对接触和分离,产生电荷转移,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通过所述电能输送电路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折纸回弹机构的路面俘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鹤姚璘杰罗飞文徐晨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