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模具的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86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模腔、脱模板、模料注入口和脱模杆,所述上模板的下端连接有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中部开设有模料注入口,所述模料注入口贯穿连接有模腔,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之间设有模腔,所述模腔的下端安装有脱模板,所述脱模板的两端安装有脱模杆,所述脱模杆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下模板,所述脱模杆包括吸盘、吸管、顶杆、第一气管接口、气杆和第二气管接口。本机构通过吸盘吸附工件的下底面边缘,辅助加压,工件下表面各处所收到的向下作用力均匀,从而确保工件中部和边缘处不会发生巨大的拉扯,能够快速完成的完成脱模,产品质量高,脱模效率高。

A demoulding mechanism of rubber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模具的脱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橡胶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橡胶模具的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注塑模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传统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然而目前模具在脱模时使用的橡胶模具的脱模机构为底板下移动,使得工件在气压作用下脱模,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边缘处与模具侧壁存在摩擦,脱离慢,中部在气压作用下脱离快,会造成工件拉伸变形,且对于模腔较高的模具,甚至会造成模件断裂等问题,且因为摩擦力作用导致脱模速率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模具的脱模机构,具备脱模效率高,产品质量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模腔、脱模板、模料注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模腔(3)、脱模板(4)、模料注入口(6)和脱模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的下端连接有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的中部开设有模料注入口(6),所述模料注入口(6)贯穿连接有模腔(3),所述下模板(2)和上模板(1)之间设有模腔(3),所述模腔(3)的下端安装有脱模板(4),所述脱模板(4)的两端安装有脱模杆(5),所述脱模杆(5)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下模板(2);/n所述脱模杆(5)包括吸盘(51)、吸管(52)、顶杆(53)、第一气管接口(54)、气杆(55)和第二气管接口(56),所述脱模杆(5)的一端设有气杆(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模腔(3)、脱模板(4)、模料注入口(6)和脱模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的下端连接有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的中部开设有模料注入口(6),所述模料注入口(6)贯穿连接有模腔(3),所述下模板(2)和上模板(1)之间设有模腔(3),所述模腔(3)的下端安装有脱模板(4),所述脱模板(4)的两端安装有脱模杆(5),所述脱模杆(5)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下模板(2);
所述脱模杆(5)包括吸盘(51)、吸管(52)、顶杆(53)、第一气管接口(54)、气杆(55)和第二气管接口(56),所述脱模杆(5)的一端设有气杆(55),所述气杆(55)的下端一侧开设有第二气管接口(56),所述气杆(55)的中部安装有顶杆(53),所述顶杆(53)的中部安装有吸管(52),所述吸管(52)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吸盘(51),所述吸盘(51)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栋铖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唐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