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辅结构以及气辅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85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辅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辅结构以及气辅注塑模具。气辅结构用于向气辅注塑模具的注塑型腔内注入辅助气体,注塑型腔内注射有塑胶流体以成型出产品,产品包括第一段、与第一段并行设置的第二段以及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第三段,气辅结构包括:进气管件和分气管件。进气管件具有供气体流入其的进气口以及与进气口相对设置且供气体流出其的出气口。分气管件用于连通注塑型腔与进气管件并供气体从进气管件流入注塑型腔,分气管件至少设置有两个,各分气管件的一端均于出气口处连接进气管件,各分气管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气辅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气体推动塑胶流体填充整个注塑型腔,进而实现背门框的一体注塑成型。

A gas assisted structure and a gas assisted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辅结构以及气辅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气辅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气辅结构以及气辅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背门框上内饰板以塑代钢,减重或减少零件数量,达到轻汽车量化的目的。汽车塑料背门框尺寸比较大(长度大约1120mm)且外形呈“门”字形结构,背门框的结构设计要求为:两端的扭转变形量要求小于1.5mm,且要保证背门框的结构强度要求。背门框在进行一体注塑成型时,其扭转变形不易控制,因此,一般是将其拆分成上、左、右三块装饰板并再集成。三块装饰板分别开模,由于三个产品中任一装饰板的尺寸相对背门框的整体尺寸而言小很多,从而产品变形比较好控制,注塑生产比较容易。但是,将背门框分成单个的产品后,单个产品在成本控制、装配过程以及结构强度等方面都会造成影响,并同时导致产品的档次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辅结构,旨在解决如何对呈“门”字形结构的产品实现一体注塑成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辅结构,用于向气辅注塑模具的注塑型腔内注入辅助气体,其中,所述注塑型腔内注射有塑胶流体以成型出产品,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辅结构,用于向气辅注塑模具的注塑型腔内注入辅助气体,其中,所述注塑型腔内注射有塑胶流体以成型出产品,所述产品包括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段并行设置的第二段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辅结构包括:/n进气管件,具有供所述气体流入其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且供所述气体流出其的出气口;以及/n分气管件,用于连通所述注塑型腔与所述进气管件并供所述气体从所述进气管件流入所述注塑型腔,所述分气管件至少设置有两个,各所述分气管件的一端均于所述出气口处连接所述进气管件,各所述分气管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气辅注塑模具;/n其中,所述注塑型腔的内壁对应所述第一段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辅结构,用于向气辅注塑模具的注塑型腔内注入辅助气体,其中,所述注塑型腔内注射有塑胶流体以成型出产品,所述产品包括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段并行设置的第二段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辅结构包括:
进气管件,具有供所述气体流入其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且供所述气体流出其的出气口;以及
分气管件,用于连通所述注塑型腔与所述进气管件并供所述气体从所述进气管件流入所述注塑型腔,所述分气管件至少设置有两个,各所述分气管件的一端均于所述出气口处连接所述进气管件,各所述分气管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气辅注塑模具;
其中,所述注塑型腔的内壁对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位置处分别至少连接一所述分气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件设置为两个,其中一所述分气管件对应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一段的连接位置设置,另一所述分气管件对应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二段的连接位置设置;所述气体于两所述分气管件内流经的距离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件包括连接所述进气管件的分气管道以及连接所述分气管道的气针,所述气针用于连接所述气辅注塑模具与所述分气管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管道包括一端与所述进气管件连接的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交错设置的第二管道以及垂直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所确定的平面的第三管道,所述气针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铁平吕伟陈垚刘勇董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