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产生锥形波束的平面环形漏波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824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产生锥形波束的平面环形漏波天线,包括重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三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上周向等角度的设置多个缝隙;第一介质层周向排布两圈第一金属化通孔,两圈金属化通孔通过一排第二金属化通孔相连,作为环形基片集成波导,第一金属层上的缝隙对应在环形基片集成波导内;第二金属层上设置有两个耦合口径,对应于环形基片集成波导内,且对应于第二金属化通孔的两侧;第二介质层上设置有两个谐振腔,两个谐振腔内分别设置有与一个耦合口径对应的两个铜柱,用于馈电或接受能量;第三金属层上设置有两个馈电端口,通过两个同轴连接器将能量馈入。该天线可以产生锥形波束。

Plane ring leaky wave antenna for tapered beam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产生锥形波束的平面环形漏波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产生锥形波束的平面环形漏波天线。
技术介绍
锥形波束天线在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蓝牙和制导跟踪系统等综合应用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常见的产生锥形波束的方法是在地板上放置电流或磁电流环。现有的锥形波束天线很少考察俯仰面的辐射角度,而这与特定环境的电波覆盖需求存在紧密的联系。低剖面是降低天线风阻的重要特性,在移动载体上安装低剖面天线,可在保证通信质量的条件下有效降低风阻。另外,无线移动终端的摆放角度较为随机,且会因用户的日常活动频繁改变,因而以线极化天线作为移动端和固定端天线时,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直接影响通信质量。基于以上考虑,亟需一种结构简单、馈电方便、可以实现锥形波束以及等角度间隔辐射结构的用于产生锥形波束的漏波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产生锥形波束的平面环形漏波天线,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产生锥形波束的平面环形漏波天线,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产生锥形波束的平面环形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重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三金属层;/n所述的第一金属层上周向等角度的设置有多个缝隙;/n所述第一介质层周向排布两圈第一金属化通孔,并且两圈金属化通孔通过一排第二金属化通孔相连,作为环形基片集成波导,用于隔离入射端和接收端,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缝隙对应在所述环形基片集成波导内;/n所述的第二金属层上设置有两个耦合口径,所述两个耦合口径对应于所述环形基片集成波导内,且对应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一排第二金属化通孔的两侧,构成辐射层的馈电结构,用于为辐射层馈电及接收馈电层中剩余的能量;/n所述的第二介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产生锥形波束的平面环形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重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三金属层;
所述的第一金属层上周向等角度的设置有多个缝隙;
所述第一介质层周向排布两圈第一金属化通孔,并且两圈金属化通孔通过一排第二金属化通孔相连,作为环形基片集成波导,用于隔离入射端和接收端,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缝隙对应在所述环形基片集成波导内;
所述的第二金属层上设置有两个耦合口径,所述两个耦合口径对应于所述环形基片集成波导内,且对应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一排第二金属化通孔的两侧,构成辐射层的馈电结构,用于为辐射层馈电及接收馈电层中剩余的能量;
所述的第二介质层上设置有两个谐振腔,两个谐振腔内分别设置有与一个耦合口径对应的两个铜柱,用于馈电或接受能量;
所述的第三金属层上设置有两个馈电端口,用于通过两个同轴连接器将能量馈入馈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环形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通过涂覆的方式涂覆在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上,涂覆后的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通过塑料螺钉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均宏马宇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