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用耦合器的多位移相单元
该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数字移相器。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电控移相器技术的发展,相控阵天线技术在雷达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采用电子电子控制扫描技术取代传统的机械扫描,保证了相控阵在可靠性、探测精度、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在有源相控阵雷达中,收发组件是其基础部分,而移相器是收发组件的核心。移相器主要用于控制波束扫描的精确度,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收发组件的功能实现,进而影响信号的准确接收和发射,对于影响雷达系统整体的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通信系统对宽带电路的需求逐渐增大,对控制电路的研究也愈加深入。移相器作为控制电路的主要器件,其性能特点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路的性能,但移相器研制技术指标较多、面积较大、对性能要求较高,故一直是控制电路设计的难点。与此同时对于宽带甚至超宽带高性能移相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数字移相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不同电路通断实现不同相位的转换,反射型移相器具有易于控制,插入损耗小、适合大相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用耦合器的多位移相单元,该移相单元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耦合器、第一电路网络、第二电路网络;第一、第二电路网络分别与耦合器相连,第一电路网络包括第一阻抗网络及第一反射终端控制网络,第二电路网络包括第二阻抗网络及第二反射终端控制网络;/n所述耦合器主要包括四个接口:输入端口、直通输出端口、耦合输出端口、隔离端口,耦合器的输入端口连接输入接口,耦合器的隔离端口连接输出接口,直通输出端口连接第一电路网络的连接端口,耦合输出端口连接第二电路网络的连接端口;所述第一电路网络和第二电路网络结构完全相同,都包括:阻抗变换网络和反射终端控制网络;/n所述阻抗变换网络包括: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用耦合器的多位移相单元,该移相单元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耦合器、第一电路网络、第二电路网络;第一、第二电路网络分别与耦合器相连,第一电路网络包括第一阻抗网络及第一反射终端控制网络,第二电路网络包括第二阻抗网络及第二反射终端控制网络;
所述耦合器主要包括四个接口:输入端口、直通输出端口、耦合输出端口、隔离端口,耦合器的输入端口连接输入接口,耦合器的隔离端口连接输出接口,直通输出端口连接第一电路网络的连接端口,耦合输出端口连接第二电路网络的连接端口;所述第一电路网络和第二电路网络结构完全相同,都包括:阻抗变换网络和反射终端控制网络;
所述阻抗变换网络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并联,一端作为阻抗变换网络的连接端口另一端接地;
所述反射终端控制网络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控制电源、第二控制电源、第三控制电源;其中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的一端共接作为反射终端控制网络的连接端口,另一端分别对应与第三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三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漏极共接后接地;第三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三控制电源、第二控制电源、第一控制电源的正极,第三控制电源、第二控制电源、第一控制电源的负极共接后接地;
所述反射终端控制网络的连接端口与阻抗变换网络的连接端口共接后作为第一电路网络或第二电路网络的连接端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钟业奎,邱安美,喻培丰,张泽展,段英,苟学科,姜晶,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