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及追踪用药依从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266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及追踪用药依从性系统,包括标准体系框架、预测评估和信息固定化,所述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构建分级、建立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目录和构建临床医师处方分级程;步骤一.将患者用药数据导入区块链抗肿瘤药物管理系统内储存,评估用药依从性;步骤二.医师通过用药依从性开具药物,将筛选药物的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数据纳入区块链系统中;步骤三.药师根据区块链系统的依从性给患者药物,步骤如下;步骤四.监控用药依从性,调整药物使用,并定期提醒患者服药,能够提前发现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及时与临床护士和医师取得联系,对不合理医嘱进行退回修改,从而提高医嘱的准确性,减少临床不合理的应用,促进患者用药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及追踪用药依从性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卫生服务互联网
,尤其涉及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及追踪用药依从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受重视,不断推进了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但是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部分问题,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了当前社会大众的普遍问题;另一方面,医患矛盾的普遍性和复杂性难以妥善处理。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中,抗肿瘤药物管理的核心策略没有分级管理,造成抗肿瘤药物过度使用或使用不足,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明确各级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征,难以落实各级医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初级权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及追踪用药依从性系统,能够提前发现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及时与临床护士和医师取得联系,对不合理医嘱进行退回修改,从而提高医嘱的准确性,减少临床不合理的应用,促进患者用药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系统,包括标准体系框架、预测评估和信息固定化,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构建分级、建立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目录和构建临床医师处方分级程;所述构建分级包括以下步骤:S1.将医疗数据储存在区块链的主节点上,构建医疗数据;S2.医疗机构采集医疗数据;S3.根据采集的医疗数据制定医疗方案,医务工作人员在医疗方案上签字,记录存储到区块链内并广播;S4.判断病情,如果病情轻微,则口服药物或者输液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则安排手术治疗,手术前进行身体检查,将检查结果储存到区块链中;S5.手术治疗,将手术过程中的签字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S6.手术完毕,定时记录病人服用药物和生命体征数据,并将数据储存到区块链中;S7.病人出院后,对病人的日常服药进行数据记录,并将服药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所述建立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目录包括应用纸质问卷、电子问卷、系统评价和回顾性调查分析得出的风险信息;所述应用纸质问卷包括收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分析评估;所述电子问卷包括受访者对抗肿瘤药物风险因素的评价;所述系统评价通过数据处理,建立风险评分模型,计算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的受访者对每个药物打分,通过统计软件每种药物对不同职业、职称受访者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医护人员通过不同职业、职称群体对同一种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进行风险差异评估;所述回顾性调查分析包括通过每个抗肿瘤药物的风险得分、临床应用、权威指南和专家意见,指定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目录。所述构建临床医师处方分级程包括PIVS信息管理平台,所述PIVS信息管理平台将所有临床医生开具抗肿瘤药物处方发送给相应权限职称的医生,审核后形成医嘱;所述预测评估包括以下步骤:a1.收集抗肿瘤药物风险资料;a2.通过HIS和PIVAS审方软件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a3.将风险提示内容提供给医务工作人员;所述信息固定化包括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进行抗肿瘤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形成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的资料数据库。所述抗肿瘤药物风险资料包括药物适应症、药物用法、药物用量、用药信息、医用装置、输注安全性、输注速度、不良反应处理措施。所述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包括医生界面、护士界面和药师界面;所述医生界面包括药物适应症、药物用法、药物用量和用药信息的风险提示;所述护士界面包括输液稳定性、药物输液安全性、输注速度、医用装置、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提示;所述药师界面包括通过医生界面和护士界面提供用药信息。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的追踪用药依从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控制步骤:步骤一.将患者用药数据导入区块链抗肿瘤药物管理系统内储存,评估用药依从性;步骤二.医师通过用药依从性开具药物,选择药物通过循证方法学和PUBMED数据库内筛选,将筛选药物的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数据纳入区块链系统中;步骤三.药师根据区块链系统的依从性给患者药物,步骤如下:x1.记录患者实际用药时间和用药次数;x2.计算得到实际用药完成率W;x3.计算得到实际用药时间波动率Q;X4.对实际用药完成率和实际用药时间准确率分别设定权重;x5.综合计算得到用药依从性指数;x6.对每种药物的用药性从性指数取加权平均值得到平均用药依从性指数;步骤四.监控用药依从性,调整药物使用,并定期提醒患者服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标准体系框架、预测评估和信息固定化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药物安全性、疗效,价格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普通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两者,能够提前发现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及时与临床护士和医师取得联系,对不合理医嘱进行退回修改,从而提高医嘱的准确性,减少临床不合理的应用,促进患者用药安全,分级管理是抗肿瘤药物管理的核心策略,有助于减少抗肿瘤药物过度使用或使用不足,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普通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的分级原则,明确各级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征,落实各级医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初级权限。2、通过标准体系框架以一个月总配重数量为1492例中,差错数量为0例,差错率为0.00%;未采用标准体系框架时一个月的差错率为0.02%,采用标准体系框架差错率降低了0.02%。3、通过区块链的技术框架对医疗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将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追溯性,可随时查询治疗的流程状况,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透明性,利用信息化使抗肿瘤化疗药物分级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方便医务人员工作,保障患者的用药质量和安全,提升满意度。4、通过在区块链内大数据进行专项处方点评,整理分析PIVAS风险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并持续完善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5.通过将患者用药情况导入区块链技术中,严格存储其用药情况,评估用药依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临床医师处方分级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系统,包括标准体系框架、预测评估和信息固定化,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构建分级、建立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目录和构建临床医师处方分级程;所述构建分级包括以下步骤:S1.将医疗数据储存在区块链的主节点上,构建医疗数据;S2.医疗机构采集医疗数据;S3.根据采集的医疗数据制定医疗方案,医务工作人员在医疗方案上签字,记录存储到区块链内并广播;S4.判断病情,如果病情轻微,则口服药物或者输液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则安排手术治疗,手术前进行身体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系统,包括标准体系框架、预测评估和信息固定化,其特征在于:/n所述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构建分级、建立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目录和构建临床医师处方分级程;/n所述构建分级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医疗数据储存在区块链的主节点上,构建医疗数据;/nS2.医疗机构采集医疗数据;/nS3.根据采集的医疗数据制定医疗方案,医务工作人员在医疗方案上签字,记录存储到区块链内并广播;/nS4.判断病情,如果病情轻微,则口服药物或者输液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则安排手术治疗,手术前进行身体检查,将检查结果储存到区块链中;/nS5.手术治疗,将手术过程中的签字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nS6.手术完毕,定时记录病人服用药物和生命体征数据,并将数据储存到区块链中;/nS7.病人出院后,对病人的日常服药进行数据记录,并将服药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n所述建立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目录包括应用纸质问卷、电子问卷、系统评价和回顾性调查分析得出的风险信息;/n所述应用纸质问卷包括收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分析评估;/n所述电子问卷包括受访者对抗肿瘤药物风险因素的评价;/n所述系统评价通过数据处理,建立风险评分模型,计算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的受访者对每个药物打分,通过统计软件每种药物对不同职业、职称受访者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医护人员通过不同职业、职称群体对同一种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进行风险差异评估。/n所述构建临床医师处方分级程包括PIVS信息管理平台,所述PIVS信息管理平台将所有临床医生开具抗肿瘤药物处方发送给相应权限职称的医生,审核后形成医嘱;/n所述预测评估包括以下步骤:/na1.收集抗肿瘤药物风险资料;/na2.通过HIS和PIVAS审方软件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na3.将风险提示内容提供给医务工作人员;/n所述信息固定化包括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进行抗肿瘤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形成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的资料数据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区块链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系统,包括标准体系框架、预测评估和信息固定化,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构建分级、建立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目录和构建临床医师处方分级程;
所述构建分级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医疗数据储存在区块链的主节点上,构建医疗数据;
S2.医疗机构采集医疗数据;
S3.根据采集的医疗数据制定医疗方案,医务工作人员在医疗方案上签字,记录存储到区块链内并广播;
S4.判断病情,如果病情轻微,则口服药物或者输液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则安排手术治疗,手术前进行身体检查,将检查结果储存到区块链中;
S5.手术治疗,将手术过程中的签字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
S6.手术完毕,定时记录病人服用药物和生命体征数据,并将数据储存到区块链中;
S7.病人出院后,对病人的日常服药进行数据记录,并将服药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
所述建立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目录包括应用纸质问卷、电子问卷、系统评价和回顾性调查分析得出的风险信息;
所述应用纸质问卷包括收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分析评估;
所述电子问卷包括受访者对抗肿瘤药物风险因素的评价;
所述系统评价通过数据处理,建立风险评分模型,计算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的受访者对每个药物打分,通过统计软件每种药物对不同职业、职称受访者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医护人员通过不同职业、职称群体对同一种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进行风险差异评估。
所述构建临床医师处方分级程包括PIVS信息管理平台,所述PIVS信息管理平台将所有临床医生开具抗肿瘤药物处方发送给相应权限职称的医生,审核后形成医嘱;
所述预测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a1.收集抗肿瘤药物风险资料;
a2.通过HIS和PIVAS审方软件构建抗肿瘤药物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松张伶俐林芸竹许智娟敬洋冯素琴蒲悦宋好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