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432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其包括进行旋转运动的且中部镂空的旋转盘、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旋转盘轴向平行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杆件压紧单元、轴向压紧活塞杆使其端部部件侧面抵持住一阻挡板表面的端部压紧机构,所述阻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能快速固定夹紧且不损伤活塞杆,省工省力,且定位精准,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与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旋转焊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及电子制造、及机械加工行业中,有着相当多的设备需要将加工的工件及产品夹紧定位。其中夹紧是工件装夹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件定位后必须通过一定机构产生夹紧力,把工件压紧在定位元件上,使其保证准确的定位位置,不会由于切削力,工件重力,离心力,惯性力以及工件加工时外部不同方向产生的压力等的作用而产生位置变化和震动,用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安全操作。目前,有一款汽车配件减震活塞杆,需要在活塞杆的端部将套设在活塞杆上的部件与活塞杆焊接在一起,通过活塞杆的旋转利用激光实现焊接,因此,需要对活塞杆的夹持与旋转同轴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保障焊接位置的准确性和焊接的质量。而传统的压紧方式有多种,例如螺旋机构、偏心机构、斜楔机构等,但这些机构的夹紧只夹持在管件的一处,其加工端容易出现跳动,严重影响加工精度。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能够实现活塞杆整体的夹紧固定,并随动旋转,提供焊接工件的位置稳定性与旋转高同轴度,保障焊接质量。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其包括进行旋转运动的且中部镂空的旋转盘、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旋转盘轴向平行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杆件压紧单元、轴向压紧活塞杆使其端部部件侧面抵持住一阻挡板表面的端部压紧机构,所述阻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盘的外周设置有齿轮结构,并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同步带轮以及同步带实现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部为镂空结构且设置有与该镂空结构连通的扇形缺失部分,方便活塞杆的放入。进一步的,所述杆件压紧单元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气缸、可旋转的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且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进行旋转的旋转杆、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支撑底座、固定在所述旋转杆上且将活塞杆压紧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压紧块。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上固定设置有一旋转传动块,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端与所述旋转传动块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凹槽,所述支撑凹槽为V型。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下方设置有检测活塞杆是否放入的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压紧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轴压杆、固定在所述轴压杆端部的压紧定位夹头、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压紧定位夹头内的压紧头。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定位夹头上设置有测试所述压紧头轴向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轴压杆靠近所述压紧定位夹头的一端架设在一直线轴承上,导向所述轴压杆的运动轨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简单,能快速固定夹紧且不损伤活塞杆,省工省力,且定位精准,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与焊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塞杆夹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端部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00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101活塞杆;1旋转盘,11第一驱动件,12同步带轮,13同步带;2支撑杆;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杆件压紧单元,51第一气缸,52旋转杆,53支撑底座,54压紧块,55旋转传动块;6阻挡板;7端部压紧机构,71第二驱动件,72轴压杆,73压紧定位夹头,74压紧头,75压力传感器,76直线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为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100,其包括进行旋转运动的且中部镂空的旋转盘1、通过支撑杆2与旋转盘1轴向平行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上的杆件压紧单元5、轴向压紧活塞杆使其端部部件侧面抵持住一阻挡板6表面的端部压紧机构7,阻挡板6固定设置在旋转盘1上。旋转盘1的外周设置有齿轮结构,并通过第一驱动件11驱动同步带轮12以及同步带13实现旋转盘1的旋转。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中部为镂空结构且设置有与该镂空结构连通的扇形缺失部分,方便活塞杆的放入。杆件压紧单元5包括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3上的第一气缸51、可旋转的架设在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4上且受第一气缸51驱动进行旋转的旋转杆5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4的支撑底座53、固定在旋转杆52上且将活塞杆压紧在支撑底座53上的压紧块54。旋转杆52上固定设置有一旋转传动块55,第一气缸51的活塞端与旋转传动块55铰接。支撑底座53上设置有支撑凹槽(图中未标识),所述支撑凹槽为V型。支撑底座53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下方设置有检测活塞杆是否放入的传感器(图中未标识)。端部压紧机构7包括第二驱动件71、受第二驱动件71驱动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轴压杆72、固定在轴压杆72端部的压紧定位夹头73、可旋转设置在压紧定位夹头73内的压紧头74,压紧定位夹头73上设置有测试压紧头74轴向压力的压力传感器75。轴压杆72靠近压紧定位夹头73的一端架设在一直线轴承76上,导向轴压杆72的运动轨迹。本实施例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100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工件放置在支撑底座53上,第一气缸51驱动旋转杆52上的压紧块54压紧工件;第二驱动件71驱动轴压杆72并推动压紧头74轴向压紧工件,并根据要求与压力传感器75的数据显示,由第二驱动件71实现设定数值的轴向压力作用;工件固定后,第一驱动件11驱动旋转盘1旋转,同时带动工件以及夹紧工件的杆件压紧单元5与压紧头74一起旋转,实现工件在固定压力下的连续旋转焊接。本实施例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100操作简单,能快速固定夹紧且不损伤活塞杆,省工省力,且定位精准,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与焊接效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行旋转运动的且中部镂空的旋转盘、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旋转盘轴向平行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杆件压紧单元、轴向压紧活塞杆使其端部部件侧面抵持住一阻挡板表面的端部压紧机构,所述阻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行旋转运动的且中部镂空的旋转盘、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旋转盘轴向平行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杆件压紧单元、轴向压紧活塞杆使其端部部件侧面抵持住一阻挡板表面的端部压紧机构,所述阻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的外周设置有齿轮结构,并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同步带轮以及同步带实现所述旋转盘的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部为镂空结构且设置有与该镂空结构连通的扇形缺失部分,方便活塞杆的放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活塞杆端部焊接旋转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压紧单元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气缸、可旋转的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且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进行旋转的旋转杆、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支撑底座、固定在所述旋转杆上且将活塞杆压紧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压紧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迅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