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矫机底座,属于拉矫机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底板、侧板、面板以及筋板,底板表面呈矩形,底板沿一侧矩形表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侧板一侧与底板垂直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面板垂直连接,侧板靠近底板边缘的一面连接有筋板,筋板分别与底板、侧板以及面板固定连接,面板包括水平段和弧形段,水平段与底板平行,水平段与弧形段为分体式,且水平段与弧形段接触但不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由于焊接应力带来的形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
A base of tension leve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矫机底座
本技术属于拉矫机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矫机底座。
技术介绍
拉矫机是炼钢连铸系统拉坯和钢坯矫直的主要设备。带钢连续热镀锌机组常见的拉伸矫直机有二弯二矫、二弯一矫、一弯一矫三种形式,其中二弯一矫形式应用最多。二弯一矫拉伸矫直机(拉矫机)主要由两组弯曲辊组、一组矫正辊组、几个转向辊、一套换辊装置、辊组升降系统等部分组成。部分生产作业线在机架内配置了湿喷淋系统,就可实现湿拉矫功能。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223490.X,申请日为:2018.03.19的“一种带钢拉矫机”,其包括底座,拉伸矫直机通过支座安装于底座,拉伸矫直机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张力辊,两个张力辊均为张力S辊,拉伸矫直机包括弯曲段和矫直段,弯曲段包括至少两个弯曲机,矫直段包括至少两个矫直机,每个弯曲机、矫直机的底端分别安装有驱动装置一,矫直机的顶端安装有驱动装置二,每个弯曲机均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轧辊、下轧辊,每个矫直机均包括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上轧辊,两个下轧辊的中间位置下方对应设置有一个下轧辊;拉伸矫直机的支座两侧对称安装有导向辊,导向辊与拉伸矫直机的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间隙对应布置。拉矫机底座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承受着拉矫机的巨大压力,而冶金工业上连轧设备中大型拉矫机底座,全部是焊接结构件,因拉矫机底座特殊的使用要求,其主要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都非常高。但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大型拉矫机底座焊缝多、结构复杂、焊接应力和变形较大,经常在焊接过程中出现变形而改变原组装尺寸的现象,甚至会导致加工面没有余量而报废。从而影响冶金生产的顺利进行,损失较大。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476414.7,申请号为:2014.08.22的“共立柱一体化小辊间距动态压下拉矫机焊接机架”,其由立柱、底座、横梁三者间通过焊接方式固连的整体式机架,每相邻两个辊子共用一组支撑立柱,所述立柱有至少三组至十一组,所有上辊分别沿着立柱两侧的滑道上下运动、每相邻两个液压缸的液压缸支座亦共用一组支撑立柱。结构紧凑,辊间距小,在较短的液相区内能布置较多的压下辊,满足工艺上多点压下的参数要求,大大提升铸坯内部质量及连铸生产效率。由焊接方式构成的机架整体刚性好,加工量少,工作中各构件间相对尺寸稳定,使用寿命长,减少了维修工作量;但其底部的底座由焊接而成,在使用过程中,焊接部位容易发生形变,对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不利于长期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拉矫机底座容易发生形变,使用寿命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拉矫机底座,通过对结构设计,减少由于焊接造成的弯曲应力,减少面板发生形变的可能。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包括底板、侧板、面板以及筋板,所述底板表面呈矩形,底板沿一侧矩形表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一侧与底板垂直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面板垂直连接,侧板靠近底板边缘的一面连接有筋板,所述筋板分别与底板、侧板以及面板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包括水平段和弧形段,所述水平段与底板平行,水平段与弧形段为分体式,且水平段与弧形段接触但不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底板与侧板以及筋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所述侧板与筋板以及面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筋板与面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弧形段面板数量为两块以上,沿底板表面宽度方向将弧形段面板进行投影,其投影整体呈近似弧形的折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筋板数量至少为面板数量的四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还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置于两块侧板之间,并与底板相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底板沿表面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数量至少为面板数量的两倍。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通过对结构设计,底板、侧板以及面板为拉矫机底座提供结构基础,面板为适应拉矫机的结构进行分段,水平段与弧形段之间接触但不连接的设置,减少由于焊接造成的弯曲应力,减少面板发生形变的可能,又通过在底板、侧板以及面板之间设置筋板,增加拉矫机底座的强度,使得拉矫机底座在安装过程中结构更稳定,同时支撑面板,并形成对面板的抵靠,减少面板由于不焊接造成强度的影响;(2)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作为大型的结构件,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使用焊接是较为简单,也是较为稳固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体的使用强度更高;(3)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弧形段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以上,且为直板,面板使用带有弧度的板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压,容易发生形变,使得弧度扩大,影响拉矫机的使用,使用直板,通过连接角度的控制,使得弧形段面板的投影近似弧形的折线,满足了拉矫机的安装需求,同时不易发生弯折;(4)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两块侧板之间为立板,通过立板的设置,抵靠两块侧板,同时顶压面板,使得面板不易发生弯曲,也防止面板各板之间由于不焊接发生偏移;(5)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拉矫机底座先进行组装完成,再固定在需要的地面上,直接通过底板与地面固定,底板上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扩大底板的使用面积,造成材料的浪费,通过安装板将底板安装在地面上,节约材料,并能够良好完成底板的安装。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沿底座宽度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面板弧形段沿侧板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焊接过程焊缝受力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拉矫机底座的焊接顺序及焊接方向示意图。附图中:1、底板;2、侧板;3、面板;4、筋板;5、立板;6、安装板;7、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该附图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该附图中作为示例示出了本技术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技术,但应当理解可实现其他实施例且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变。下文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技术的范围,而仅仅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制对本技术的特点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执行本技术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下文对本技术的详细描述和示例实施例可结合附图来更好地理解,其中本技术的元件和特征由附图标记标识。大型焊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矫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侧板(2)、面板(3)以及筋板(4),所述底板(1)表面呈矩形,底板(1)沿一侧矩形表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2),所述侧板(2)一侧与底板(1)垂直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面板(3)垂直连接,侧板(2)靠近底板(1)边缘的一面连接有筋板(4),所述筋板(4)分别与底板(1)、侧板(2)以及面板(3)固定连接,所述面板(3)包括水平段和弧形段,所述水平段与底板(1)平行,水平段与弧形段为分体式,且水平段与弧形段接触但不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矫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侧板(2)、面板(3)以及筋板(4),所述底板(1)表面呈矩形,底板(1)沿一侧矩形表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2),所述侧板(2)一侧与底板(1)垂直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面板(3)垂直连接,侧板(2)靠近底板(1)边缘的一面连接有筋板(4),所述筋板(4)分别与底板(1)、侧板(2)以及面板(3)固定连接,所述面板(3)包括水平段和弧形段,所述水平段与底板(1)平行,水平段与弧形段为分体式,且水平段与弧形段接触但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矫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侧板(2)以及筋板(4)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所述侧板(2)与筋板(4)以及面板(3)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筋板(4)与面板(3)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