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14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对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预设时间间隔后,根据更新操作的内容,在目的端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将更新结果与查询结果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自动对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并根据更新操作的内容,在目的端数据库自动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再将更新结果与查询结果进行比对,自动生成比对结果,整个数据同步对比过程均可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对更数据同步结果验证的准确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际产品架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数据同步的场景,即通过数据同步工具,实现跨平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但是目前数据同步结果正确性的验证,需要人工去操作比对,且比对依赖于表结构、字段类型,而对于上百个字段的数据表,难以保证对每个字段的修改、以及对边界值的更新都为正确,对更数据同步结果的验证准确率较低,且验证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用以提高对更数据同步结果验证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该方法包括: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对所述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将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发送给目的端数据库,根据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预设时间间隔后,在目的端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将更新结果与查询结果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可选的,所述更新操作包括:增加操作、修改操作和删除操作。可选的,所述修改操作包括:逐字段更新操作和边界值更新操作。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比对结果存储至预设报表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装置,用以提高对更数据同步结果验证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该装置包括: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对所述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查询模块,用于将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发送给目的端数据库,根据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预设时间间隔后,在目的端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对比模块,用于将更新结果与查询结果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可选的,所述更新操作包括:增加操作、修改操作和删除操作。可选的,所述修改操作包括:逐字段更新操作和边界值更新操作。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比对结果存储至预设报表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及装置,可以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自动对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并在预设时间间隔后,将更新操作的内容发送给目的端数据库,根据更新操作的内容,在目的端数据库自动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再将更新结果与查询结果进行比对,自动生成比对结果,整个数据同步对比过程均可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参与,不仅提高了对更数据同步结果验证的准确率,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工作效率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数据同步指的是: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通常由第三方软件完成。即将源端数据库端中的数据进行更新,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如MQ(MessageQueue消息队列)通道,在短时间内,同步至目的端数据库。源数据库与目的端数据库可以跨平台,可为不同的数据库产品。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1、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对所述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在本实施例中,更新操作包括:增加操作、修改操作和删除操作。其中,修改操作包括:逐字段更新操作和边界值更新操作。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生成DML(DataManipulation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指令,通过调用DML指令,获取对待同步数据表的增加、修改、删除脚本,并将该增加、修改、删除脚本发送至源端数据库中,获取更新结果。步骤102、预设时间间隔后,将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发送给目的端数据库,根据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在目的端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具体实施时,在每一次完成上述更新操作后,根据更新操作的内容,获取查询脚本,然后经过路由选择,将查询脚本发送至目的端数据库,在目的端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其中,“路由选择”指的是:根据具体的操作内容选择具体的数据库。例如,在进行更新操作时,路由选择即为源端数据库,而在进行查询操作时,路由选择即为目的端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发送给目的端数据库”具体指的是:将能够反映更新操作的内容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目的端数据库,进而在目的端数据库中与待同步数据表对应的数据表进行查询,判断两个数据表在更新操作后是否一致。“预设时间间隔”指的是等待数据更新同步的时间。步骤103、将更新结果与查询结果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由图1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可以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自动对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并在预设时间间隔后,将更新操作的内容发送给目的端数据库,根据更新操作的内容,在目的端数据库自动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再将更新结果与查询结果进行比对,自动生成比对结果,整个数据同步对比过程均可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参与,不仅提高了对更数据同步结果验证的准确率,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工作效率较高。为了便于用户查看比对结果,如附图2所示,该方法还包括:步骤201、将比对结果存储至预设报表中。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报表可以汇总单个表或多个表的比对结果。下面以源端数据库为主机平台数据库DB2,目的端数据库为X86平台ORACLE数据库,同步工具为IBM公司的QREP(queueReplication数据同步工具)产品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1、在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增加(也称插入)操作时,对比方法如下:①、输入待比对的数据表的表名,新建一个空的表实体。②、调用DML指令,获取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对所述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n预设时间间隔后,将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发送给目的端数据库,根据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在目的端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n将更新结果与查询结果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对所述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
预设时间间隔后,将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发送给目的端数据库,根据所述更新操作的内容,在目的端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获取查询结果;
将更新结果与查询结果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操作包括:增加操作、修改操作和删除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操作包括:逐字段更新操作和边界值更新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比对结果存储至预设报表中。


5.一种跨平台数据库数据同步比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源端数据库中待同步数据表的表结构对所述待同步数据表进行更新操作,获取更新结果;
查询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麻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