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瘫痪病人用定时翻身气压起重气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3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瘫痪病人用定时翻身气压起重气垫装置,包括气泵、第一气垫、第二气垫,所述第一气垫设置两组,两组第一气垫间设置柔性连接部,第一气垫包括底部的第一软垫、伸缩囊以及第一气囊,所述伸缩囊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柔性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气垫位于第一气垫一端,第二气垫包括底部的第二软垫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为一橡胶制密封囊,第二软垫与第一软垫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柔性连接部内设置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侧翻折的伸缩囊对人体进行翻身支撑,整体支撑效果好;采用独立的气囊以及可拆卸式气垫结构,用于对患者身体局部支撑,可满足手术等场景下使用;采用长条形排气结构,提高排气速度,降低排气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瘫痪病人用定时翻身气压起重气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器械,具体是一种瘫痪病人用定时翻身气压起重气垫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临床上瘫痪、危重患者等,为防止患者发生压疮,常常是采取协助翻身的方式。但是为患者翻身其实是个力气活,一般需要多个护士一起搬动使用者然后在患者后背处垫一个软枕头,给予患者一个侧卧位,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因而为减轻患者翻身过程的痛苦,临床上使用气垫进行辅助,该气垫一方面只能起到局部支撑作用,对患者翻身作用不大,另一方面使用操作较不便;此外,气垫通常会设置一排气口,排气口较小排气速度慢,且声音尖锐噪音大,对患者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瘫痪病人用定时翻身气压起重气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瘫痪病人用定时翻身气压起重气垫装置,包括气泵、第一气垫、第二气垫,所述第一气垫设置两组,两组第一气垫间设置柔性连接部,第一气垫包括底部的第一软垫、伸缩囊以及设置于伸缩囊顶面的第一气囊,所述伸缩囊固定于第一软垫上,伸缩囊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柔性连接部上,伸缩囊的一端通过气管连接至气泵;第一气囊为橡胶制密封囊,通过支管与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垫位于第一气垫一端,第二气垫包括底部的第二软垫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为一橡胶制密封囊,固定于第二软垫上,第二气囊通过气管连接至气泵,第二软垫与第一软垫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柔性连接部采用柔性塑料材质,其内设置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可转动的排气柱,所述排气柱为空心管状,其上设置两个截面为长条形的通孔,柔性连接部两侧分别通过长条形的连通孔与两个伸缩囊内部连通,柔性连接部顶部设置长条形的排气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软垫与第一软垫间通过拉链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柱与柔性连接部内壁间设置密封胶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泵控制器内集成有定时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管连接至多通接头,所述多通接头连接至气泵。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囊顶面位于端部位置还设置气枕,所述气枕通过连接管与伸缩囊连通,连接管、气管以及支管上均安装有气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软垫两侧连接有束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一侧翻折的伸缩囊对人体进行翻身支撑,整体支撑效果好;采用独立的气囊以及可拆卸式气垫结构,用于对患者身体局部支撑,可满足手术等场景下使用;采用长条形排气结构,提高排气速度,降低排气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伸缩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气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瘫痪病人用定时翻身气压起重气垫装置,包括气泵1、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5,所述第一气垫2设置两组,两组第一气垫2间设置柔性连接部3,第一气垫2包括底部的第一软垫25、伸缩囊26以及设置于伸缩囊26顶面的第一气囊23,所述伸缩囊26固定于第一软垫25上,伸缩囊2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柔性连接部3上,伸缩囊26的一端通过气管6连接至多通接头7,所述多通接头7连接至气泵11,气泵11向伸缩囊26内鼓气后伸缩囊26将患者背部向一侧撑起,使患者能够侧卧,同样的,向另一侧翻身时启用另一伸缩囊即可;第一气囊23为橡胶制密封囊,通过支管62与气管6连通,第一气囊23同样采用气泵1供气,不使用时与伸缩囊26顶面呈同一平面,单独使用时可向其内供气,第一气囊23向上鼓起,对患者身体局部进行支撑,可用于手术时对身体部位的局部支撑;气泵1控制器内集成有定时器11,可设置定时控制,使患者能够定时翻身;所述第二气垫5位于第一气垫2一端,第二气垫5包括底部的第二软垫51和第二气囊52,所述第二气囊52与第一气囊23类似,为一橡胶制密封囊,采用缝制方式固定于第二软垫51上,第二气囊52通过气管6连接至多通接头7,第二软垫51与第一软垫25间通过拉链4连接,因而可快速拆卸,第二气囊52与第一气垫2连接使用时,第二气囊52可作为膝部支撑,置于患者膝盖位置,鼓起后将患者膝部支撑起,将患者腿部抬起,使腿部下方透气,而第二气垫5也可拆下单独使用,用于部分手术等场景对患者进行局部支撑;如图4,所述柔性连接部3采用柔性塑料(软胶)材质,其内设置排气装置8,所述排气装置8包括可转动的排气柱81,所述排气柱81为空心管状,其上设置两个截面为长条形的通孔82,柔性连接部3两侧分别通过连通孔33与两个伸缩囊26内部连通,且连通孔也为长条形,柔性连接部3顶部设置长条形的排气孔31,转动排气柱81使其上两个通孔82分别对应排气孔31和连通孔33,这样连通孔33和排气孔31得以连通,伸缩囊26内气体从排气孔31中排出,这样呈长条形的孔排气较快,且排气噪音较小,可避免在人工操作场景下对患者造成较多干扰的问题。排气柱81与柔性连接部3内壁间设置密封胶条32,以起到密封作用。所述伸缩囊26顶面位于端部位置还设置气枕22,所述气枕22通过连接管24与伸缩囊26连通,连接管24、气管6以及支管62上均安装有气阀61,气枕22内通气后鼓起,可作为枕头使用,对侧卧的患者头部进行支撑。第一软垫25两侧连接有束带21,可利用束带21将气垫绑固在病床或手术床上,避免移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瘫痪病人用定时翻身气压起重气垫装置,包括气泵(1)、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垫(2)设置两组,两组第一气垫(2)间设置柔性连接部(3),第一气垫(2)包括底部的第一软垫(25)、伸缩囊(26)以及设置于伸缩囊(26)顶面的第一气囊(23),所述伸缩囊(26)固定于第一软垫(25)上,伸缩囊(2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柔性连接部(3)上,伸缩囊(26)的一端通过气管(6)连接至气泵(1);第一气囊(23)为橡胶制密封囊,通过支管(62)与气管(6)连通;/n所述第二气垫(5)位于第一气垫(2)一端,第二气垫(5)包括底部的第二软垫(51)和第二气囊(52),所述第二气囊(52)为一橡胶制密封囊,固定于第二软垫(51)上,第二气囊(52)通过气管(6)连接至气泵(1),第二软垫(51)与第一软垫(25)间可拆卸式连接;/n所述柔性连接部(3)采用柔性塑料材质,其内设置排气装置(8),所述排气装置(8)包括可转动的排气柱(81),所述排气柱(81)为空心管状,其上设置两个截面为长条形的通孔(82),柔性连接部(3)两侧分别通过长条形的连通孔(33)与两个伸缩囊(26)内部连通,柔性连接部(3)顶部设置长条形的排气孔(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瘫痪病人用定时翻身气压起重气垫装置,包括气泵(1)、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垫(2)设置两组,两组第一气垫(2)间设置柔性连接部(3),第一气垫(2)包括底部的第一软垫(25)、伸缩囊(26)以及设置于伸缩囊(26)顶面的第一气囊(23),所述伸缩囊(26)固定于第一软垫(25)上,伸缩囊(2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柔性连接部(3)上,伸缩囊(26)的一端通过气管(6)连接至气泵(1);第一气囊(23)为橡胶制密封囊,通过支管(62)与气管(6)连通;
所述第二气垫(5)位于第一气垫(2)一端,第二气垫(5)包括底部的第二软垫(51)和第二气囊(52),所述第二气囊(52)为一橡胶制密封囊,固定于第二软垫(51)上,第二气囊(52)通过气管(6)连接至气泵(1),第二软垫(51)与第一软垫(25)间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柔性连接部(3)采用柔性塑料材质,其内设置排气装置(8),所述排气装置(8)包括可转动的排气柱(81),所述排气柱(81)为空心管状,其上设置两个截面为长条形的通孔(82),柔性连接部(3)两侧分别通过长条形的连通孔(33)与两个伸缩囊(26)内部连通,柔性连接部(3)顶部设置长条形的排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