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铁民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69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含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气垫a和下气垫b在充满气状态下为三角形,上气垫a和下气垫b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上方铺有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均设有充放气连接管道口,所述充放气连接管道口上连接有控气管,控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控气装置,所述控气装置外侧还连接有操作面板,通过对上气垫a、下气垫b气垫三角形的充放气设计来达到左右翻身的目的,可以实现快速交换侧翻身,并更好地避免充气泵频繁使用而出现的各类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危重、意识不清或自身活动障碍病人(偏瘫、截瘫、长期卧床等病人)的治疗床,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
技术介绍
很多人由于活动障碍或病情等原因,需长时间卧床。医院和家庭为防止压疮的发生,需定时为其翻身。这对医院而言,需要投入大量的护理人力、精力和物力;对家庭而言,需要人专门护理且不能远离左右。可以说翻身成本大,若翻身不及时会极大增加压疮发生可能,而夜间翻身则会打扰患者休息。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可通过电脑控制,自动翻身的气垫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针对医院现有气垫床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脑控制,按设定程序能定期翻身的智能防压疮气垫床。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气垫床垫含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气垫a和下气垫b在充满气状态下为三角形,上气垫a和下气垫b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上方铺有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均设有充放气连接管道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放气连接管道口上连接有控气管,控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控气装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气装置安装在床板下端,控气装置内部装有控制板和充放气泵,充放气泵连接所述波浪形扁平气垫气、所述上气垫a和所述下气垫b,控制板控制充放气泵工作,控制板远程连接电脑,电脑连接在控制显示台上。作为优选方案,于控气装置外侧还连接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板相互连接,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手动控制按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垫床垫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支架固定所述控气装置,支架的两外侧分别连接在床沿上,支架的边侧设有连接孔,所述控气管穿过连接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波浪形扁平气垫中端表面装有压力感受器,人平躺在波浪形扁平充气垫上,臀部刚好在压力感受器上,所述压力感受器连接在所述控气装置上,压力感受器与控气装置内部的所述控制板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压力感受器为两片,每片的压力感受器的面积范围与人体臀部相匹配,主要检测双侧臀部的压力。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压力检测系统,压力检测系统包括压力检测器和安装在电脑上的接收芯片,所述浪形扁平气垫、所述上气垫a和所述下气垫b内均设有压力检测器,压力检测器将信号发送给接收芯片,接收芯片安装在所述电脑内,并在所述控制显示台上显示,实时检测气垫内压力,调整气垫软硬度,调整波形扁平气垫的内压力,可直接调整病人平躺时臀部的受力面积和臀部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对上气垫a、下气垫b气垫三角形的充放气设计来达到左右翻身的目的;2.在上气垫a和下气垫b充放气帮助患者进行侧身的时候,波浪形扁平充气垫具有三大作用:(1)调节气压,增加患者臀部接触面积,以减少髂后上棘及尾骶骨的压力;(2)增加摩擦力,在患者侧身时不致于侧滑;(3)增加长期卧床患者的通气性。3.三个独立设有的充放气泵,较单一充气泵而言,可以实现快速交换侧翻身,并更好地避免充气泵频繁使用而出现的各类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压力感受器1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气垫a3放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下气垫b4放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手动控制按纽1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支架17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远程控制的原理图;图9是本技术控制显示台11的远程控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1-9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包括气垫床垫1,气垫床垫包括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在充满气状态下均为三角形,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3的上方铺有所述的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所述上气垫a3、下气垫b4和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的侧边上均设有所述的充放气连接管道口5,充放气连接管道口5上均连接有控气管6,控气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控气装置8,控气装置8内装有三个独立的充放气泵13和控制板9,控制板9与充放气泵13相互连接,控制板9由外侧在所述电脑内,并在所述控制显示台11上显示。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1的高度为25-30cm左右,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厚度为6cm,所述上气垫a3和所述下气垫b4的厚度为19-24cm左右,所述上气垫a3和所述下气垫b4的宽度为90~100cm,床长200cm。使用中,先是所有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都充满气,气垫床垫1处于水平状态,在气垫床垫1上方平铺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根据实际病人的情况通过控制显示台11对话操作,控制显示台11通过电脑发出远程信号给控制板9,控制其中对应的充放气泵13,针对发出信号对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进行充放气操作,三个为独立连接的充放气泵13,在充放气上速率快。操作中,根据防止压疮护理常规,可对自动翻身控制系统进行时段设置,如设置为2小时翻身1次,即左侧卧2小时,平躺2小时,右侧卧2小时,整个流程6小时。以上是自动翻身控制系统对充放气泵进行控制,通过对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进行充放气来实现的。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翻身时间在1-4小时内进行选择,实现对患者翻身的自动控制。还可以通过对上气垫a3和下气垫b4的压力进行调节,来实现对患者侧翻身角度的控制,电脑显示台11上显示侧翻角度。实施例2所述气垫床垫1的底部连接有支架17,支架17固定所述控气装置8,支架17的两外侧分别连接在床沿上,支架17的边侧设有连接孔18,所述控气管6穿过连接孔18。控气装置8放置在床尾的床板下端上,用支架17进行固定。实施例3在实施1的基础上,所述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上端装有压力感受器7,人平躺在波浪形充气垫2上,臀部刚好在压力感受器7上,所述压力感受器7为两片,每片的压力感受器7的外轮廓与人体臀部相匹配,所述压力感受器7接在所述控气装置8上,压力感受器7控气装置8内部的所述控制板9连接。在实施过程中,压力感受器7好处于臀部下方。患者平躺状态下,压力感受器7示的压力过高,控制显示台11会根据受力数值对波浪形扁平充气垫2的气压进行调节,减少尾骶部和髂后上棘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压力。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控气装置8的外侧还连接有控制面板10,控制面板10与所述控制板9相互连接,控制面板10上设置手动控制按纽14。患者可以直接打开控制面板10,切换成手动模式,直接控制手动控制按纽14对上气垫a3、下气垫b4和波浪形充气垫2进行充放气操作,控制显示台11可以同步观察到充放气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气垫床垫含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气垫a和下气垫b在充满气状态下为三角形,上气垫a和下气垫b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上方铺有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均设有充放气连接管道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气垫床垫含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气垫a和下气垫b在充满气状态下为三角形,上气垫a和下气垫b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上气垫a上方铺有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之间的坡面相互固定,波浪形扁平气垫、上气垫a和下气垫b上均设有充放气连接管道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连接管道口上连接有控气管,控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控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气装置安装在床板下端,控气装置内部装有控制板和充放气泵,充放气泵连接所述波浪形扁平气垫气、所述上气垫a和所述下气垫b,控制板控制充放气泵工作,控制板远程连接电脑,电脑连接在控制显示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防压疮气垫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气装置外侧还连接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板相互连接,控制板上设置有手动控制按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铁民
申请(专利权)人:韦铁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