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595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包括幽门凿、高频电刀和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一端用以与高频电刀电连接,另一端用以与幽门凿电连接,所述幽门凿包括凿柄组件和凿杆组件,所述凿柄组件包括凿柄本体、电插头和导电内芯,所述凿杆组件包括凿头、凿杆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以覆盖于所述凿头和凿杆外侧表面,所述凿头外端部分未覆盖所述绝缘层,所述凿杆一端与所述导电内芯电连接,所述凿杆另一端与所述凿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将幽门凿结构与电刀进行组合,使得幽门凿实现电灼切割、电凝止血、凿头无损分离,从而减少术中医疗器械的更换,从而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
技术介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及小婴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根本治疗是行幽门环肌切开术。传统手术是在右上腹作一切口,将幽门提出腹腔外行手术治疗,但其疤痕明显,不美观。1991年Alain等首次报道了三孔法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目前三孔法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安全的,比传统开腹手术更美观。随着腹壁无疤痕手术的兴起,经脐单部位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越来越多被报道,手术多利用幽门刀进行,但由于经脐单部位操作下,幽门刀和镜头在腹腔内几乎平行的,刀头难以直视,另外幽门刀无止血功能,这样造成术野不清,容易造成幽门粘膜穿孔。为此,本技术人在2016年09月23号申请了一种用于治疗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凿的专利,公告号为CN206603798U,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凿,包括凿柄和凿杆,所述凿杆前端设有一凿头,所述凿头顶端设有一钝性弧面,所述钝性弧面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倾斜面,所述钝性弧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圆弧过渡面,所述钝性弧面与倾斜面呈圆弧过渡,所述钝性弧面与所述圆弧过渡面呈圆弧过渡,所述钝性弧面厚度尺寸为0.3mm~0.5mm,所述钝性弧面宽度尺寸为3.0mm~4.0mm,所述倾斜面相对垂直线的倾斜角度为2°~8°。本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利用幽门凿替代传统的幽门刀,缩短了幽门环肌切开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增加了手术视野清晰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效率更高、手术更加安全、手术效果更好的特点。本技术人均为儿外科医生,长期从事于儿童外科手术,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不断使用过程中,逐步发现原幽门凿工具虽然可以实现较好的手术效果,但是其因产品本身还存在一些使用局限,其无法实现切割功能,需要其余医疗器械进行辅助,为此,技术人设想将其与传统电刀进行组合,经过大量结构改进和试验,逐步完善并经过测试,然后转入临床试验应用,最终获得幽门电凝凿,使得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更为便捷、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使得电灼切割、电凝止血、凿头无损分离结合为一体,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包括幽门凿、高频电刀和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一端用以与高频电刀电连接,另一端用以与幽门凿电连接,所述幽门凿包括凿柄组件和凿杆组件,所述凿柄组件包括凿柄本体、电插头和导电内芯,所述凿杆组件包括凿头、凿杆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以覆盖于所述凿头和凿杆外侧表面,所述凿头外端部分未覆盖所述绝缘层,所述凿杆一端与所述导电内芯电连接,所述凿杆另一端与所述凿头连接。所述凿柄本体包括前手柄和后手柄,所述前手柄和所述后手柄通过承插固定安装,所述前手柄内设有凿杆腔和前内芯腔,所述后手柄内设有后内芯腔和插头腔,所述凿杆腔、前内芯腔、后内芯腔和插头腔为依次首尾贯通对接。所述后手柄外侧表面设有防滑凹纹。所述凿杆腔用以安装部分凿杆,所述前内芯腔和后内芯腔内用以安装导电内芯,所述插头腔位于后端部,用以安装所述电插头,所述电插头用以与导电线对接配合。所述绝缘层为绝缘热缩套。所述绝缘层材质采用PTFE。所述凿头未覆盖所述绝缘层的长度尺寸不大于所述凿头总长度尺寸的1/2。所述凿头未覆盖所述绝缘层的长度尺寸为所述凿头总长度尺寸的1/4~1/3。凿头最外端部设有钝性弧面。所述凿头采用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制成。本技术通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将幽门凿结构与电刀进行组合,使得幽门凿实现电灼切割、电凝止血、凿头无损分离,从而减少术中医疗器械的更换,从而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幽门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凿头与绝缘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凿杆与绝缘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凿杆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凿杆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前手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后手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幽门凿;11、凿杆组件;111、凿头;112、凿杆;113、绝缘层;114、钝性弧面;12、凿柄组件;121、前手柄;1211、凿杆腔;1212、前内芯腔;122、后手柄;1221、后内芯腔;1222、防滑凹纹;1223、插头腔;123、导电内芯;124、电插头;2、导电线;3、高频电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包括幽门凿1、高频电刀3和导电线2,导电线2一端用以与高频电刀3电连接,另一端用以与幽门凿1电连接,幽门凿1包括凿柄组件12和凿杆组件11,凿柄组件12包括凿柄本体、电插头124和导电内芯123,凿杆组件11包括凿头111、凿杆112和绝缘层113,绝缘层113用以覆盖于凿头111和凿杆112外侧表面,凿头111外端部分未覆盖绝缘层113,凿杆112一端与导电内芯123电连接,凿杆112另一端与凿头111连接。本实施例中,高频电刀3则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电刀设备,如美敦力高频电刀、柯惠高频电刀等,导电线2同样为现有技术中常用配套的导电线,一端用以与高频电刀的插头对接,另一端与电插头对接,实现高频高压电流输入;本实施例中,通过优选改进,结合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手术方式,其所需要的功能只要具备电灼切割、电凝止血即可,因此通常选择的是采用单极模式,在单极模式中,用一完整的电路来切割和凝固组织,该电路由高频电刀内的高频发生器、病人极板、导电线、导电内芯、凿杆和凿头组成,其中凿头相当于加热电极。本实施例中凿柄本体包括前手柄121和后手柄122,前手柄121和后手柄122通过承插固定安装,前手柄121内设有凿杆腔1211和前内芯腔1212,后手柄122内设有后内芯腔1221和插头腔1223,凿杆腔1211、前内芯腔1212、后内芯腔1221和插头腔1223为依次首尾贯通对接;凿杆腔1211用以安装部分凿杆112,前内芯腔1212和后内芯腔1221内用以安装导电内芯123,插头腔1223位于后端部,用以安装电插头124,电插头124用以与导电线2对接配合;优化采用前手柄121和后手柄122结构,方便电插头124、导电内芯123和凿杆112的对接安装,同时前手柄121和后手柄122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后手柄122外侧表面设有防滑凹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包括幽门凿(1)、高频电刀(3)和导电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2)一端用以与高频电刀(3)电连接,另一端用以与幽门凿(1)电连接,所述幽门凿(1)包括凿柄组件(12)和凿杆组件(11),所述凿柄组件(12)包括凿柄本体、电插头(124)和导电内芯(123),所述凿杆组件(11)包括凿头(111)、凿杆(112)和绝缘层(113),所述绝缘层(113)用以覆盖于所述凿头(111)和凿杆(112)外侧表面,所述凿头(111)外端部分未覆盖所述绝缘层(113),所述凿杆(112)一端与所述导电内芯(123)电连接,所述凿杆(112)另一端与所述凿头(1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包括幽门凿(1)、高频电刀(3)和导电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2)一端用以与高频电刀(3)电连接,另一端用以与幽门凿(1)电连接,所述幽门凿(1)包括凿柄组件(12)和凿杆组件(11),所述凿柄组件(12)包括凿柄本体、电插头(124)和导电内芯(123),所述凿杆组件(11)包括凿头(111)、凿杆(112)和绝缘层(113),所述绝缘层(113)用以覆盖于所述凿头(111)和凿杆(112)外侧表面,所述凿头(111)外端部分未覆盖所述绝缘层(113),所述凿杆(112)一端与所述导电内芯(123)电连接,所述凿杆(112)另一端与所述凿头(1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其特征在于:所述凿柄本体包括前手柄(121)和后手柄(122),所述前手柄(121)和所述后手柄(122)通过承插固定安装,所述前手柄(121)内设有凿杆腔(1211)和前内芯腔(1212),所述后手柄(122)内设有后内芯腔(1221)和插头腔(1223),所述凿杆腔(1211)、前内芯腔(1212)、后内芯腔(1221)和插头腔(1223)为依次首尾贯通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幽门电凝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122)外侧表面设有防滑凹纹(12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林军罗春芬苏宝利单王永黎胜苗宋代强刘征吉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