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37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罩件的空调器,所述罩件的作用是开启或者关闭机壳的进风口。在具有机壳和罩件的空调器中,机壳限定了空调器的外观,机壳前面设置有用于吸取室内空气的进风口。所述罩件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以便开启或者关闭进风口。罩件驱动单元安装在机壳内,使罩件的上、下部分向前或者向后等同地移动,因而使罩件边缘和进风口之间的间隔相一致,所以空调器具有期望的外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设计成稳定地移动用于开启或关闭进风口的罩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空调器是一种利用致冷循环对空气进行控制的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一个安装在室外的室外机和一个安装在室内的室内机。其中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第一风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致冷回路。在进行冷却工作时,所述风扇用来吸取室外空气而冷凝器则用来使空气冷凝。室内机包括蒸发器、第二风扇和其它与室外机部件共同构成致冷回路的部件。在进行冷却工作时,第二风扇的吹力使室内空气穿过蒸发器,由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处理。然后,经过处理的空气被排放到室内,使室内空气冷却。目前,韩国专利NO 166706提出了一种带有罩件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设计在于机壳的前方具有一个进风口,罩件安装在机壳上,这样罩件向前或者向后移动时使进风口开启或者闭合,从而改善了机壳的外观。如图1所示,习用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罩件3和罩件驱动单元。其中罩件3安装在机壳1上,所述罩件相对于机壳1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以便开启或者关闭设置在机壳1前方的进风口2。罩件驱动单元使罩件3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从而开启或关闭进风口2。习用的驱动单元包括多个导向突出部分4、第一电磁铁6a和第二电磁铁6b。为了对罩件3的移动进行导引,所述导向突出部分4从罩件3向后突出,并且插入在机壳上形成的相应的导孔5。第一电磁铁6a安装到罩件3上,而第二电磁铁6b则安装到机壳1上与第一电磁铁6a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电磁铁6a和第二电磁铁6b产生一个电磁力,使罩件3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习用空调器的室内机还具有一个齿条7和一个小齿轮8,从而实现罩件3逐渐而平稳地开启或者闭合。下面对开启或者闭合这种室内机的进风口2的的工作方式加以说明。当罩件3在第一电磁铁6a和第二电磁铁6b之间产生的斥力或者引力的作用下而向前或者向后移动时,导向突出部分4和导孔5引导罩件3的移动,从而开启或者关闭进风口2。在习用空调器的室内机中,当设置在驱动单元上的导向突出部分4插入导孔5时,在导向突出部分4和导孔5之间产生了摩擦。但是,上部导向突出部分4和导孔5之间产生的摩擦不同于下部导向突出部分4和导孔5之间产生的的摩擦。因此,由于摩擦力的不同,使上部导向突出部分4的移动距离不同于下部导向突出部分4的移动距离。所以,罩件3的边缘和进风口2之间的间隔就不一致,因此使室内机看起来很不美观。另外,由于上、下部导向突出部分4之间的移动距离的不同而使罩件3前后晃动,因而降低了空调器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当罩件开启或者关闭进风口时,该空调器使罩件边缘和进风口之间的间隔相一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使罩件平稳地向前或者向后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优点部分将从下述的说明中得出,部分根据说明是显而易见的,或部分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了解到。通过提出一种空调器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和其它方面,该空调器包括限定空调器外观的机壳,其中在机壳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有一个进风口,用于把空气吸入机壳;通过驱动电机工作产生的旋转力而旋转的转轴;多个导引件,它们彼此相距一预定的间隔,并且通过从转轴传送来的转动力前后移动;及支撑在导引件的第一端的罩件,其和导引件一起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从而实现开启或者关闭进风口。所述导引件由彼此平行设置在上部和下部位置的上、下部导引件组成。每个导引件的预定部分设置有齿条,从而把来自转轴的转动力传送到导引件上;另外,在转轴的每一端设置有小齿轮,以便将转动力传送给设置在每个导引件上的齿条。所述驱动电机由步进电机组成,所述步进电机设计成精确地控制其转速。另外,在机壳上设置有多个使导引件穿过机壳的通孔;导肋从每个通孔的边缘向后延伸,以便对每个导引件进行支撑和导向。还有,在每个导引件的第二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被相关联的导肋挡住,从而限制了罩件的移动范围。附图说明下面将对照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它的方面和优点加以详细说明。图中示出图1为习用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剖面图;图4为具有本专利技术进风口控制单元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前外壳的立体图,和图5为图4中控制单元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具体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的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如图2和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限定了室内机外观的机壳10,并且机壳内部包含了几个用于进行致冷循环的部件。所述机壳10包括前外壳10F和后外壳10R。其中前外壳10F的前面设置有用于吸取室内空气的进风口11,并且前外壳10F向后开口。而后外壳10R则安装到前外壳10F的开口的后部分上。所述后外壳10R的顶部、底部和两个侧壁上都设置有排风口12。热交换器13、风扇14和风扇驱动电机15按照从机壳10的前面到后面的方向依次安装在机壳10内。其中,热交换器13对通过进风口11流入机壳10内的冷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处理。风扇14的作用在于强行吸取空气并且使空气在机壳10内循环。而风扇驱动电机15则使风扇14旋转。空调器的室内机设置有进风口控制单元,用来响应空调器的操作而开启或者关闭进风口11。如图4和5所示,进风口控制单元包括罩件20和罩件驱动单元30。所述板形罩件20覆盖了前外壳10F的进风口11,以便能开启或者关闭进风口11。罩件驱动单元30使罩件20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从而开启或者闭合进风口11。所述罩件驱动单元30设置在前外壳10F的每一侧上,以便罩件驱动单元30安装在罩件20的每一侧上。每个驱动单元30包括驱动电机31、转轴32、两个小齿轮33U和33L、两个导引件34U和34L。其中驱动电机31产生旋转力。转轴32在从驱动电机31传送来的旋转力的作用下转动。两个小齿轮33U和33L安装在转轴32的两端,与转轴32一起转动。导引件34U和34L的两个第一端支撑在罩件20上,并且它们在由两个小齿轮33U和33L传送来的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前或者向后移动。驱动电机31安装在前外壳10F的两侧,每个驱动电机都由能精确控制其每分钟转数(rpm)的步进电机组成,从而使两个驱动电机31基本上而等同地进行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设置在前外壳10F两侧的两个转轴32必须以相反方向旋转,以便使罩件20两侧在同一方向上等同地移动,所以一个驱动电机31安装在下部位置而另一个驱动电机3 1则安装在上部位置。所述转轴32直接连接到驱动电机31上。而两个小齿轮33U和33L分别安装在转轴32的上、下两端。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在转轴32上端的小齿轮33U被称作上小齿轮33U,而安装在转轴32下端的小齿轮33L则被称作下小齿轮33L。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每个导引件34U和34L的形状都是具有矩形截面的杆状,每个导引件34U和34L的第一端都支撑在罩件20上,并且每个导引件34U和34L在预定部分都设置有齿条34a,所述齿条使导引件34U和34L根据上、下小齿轮33U和33L的转动方向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从而实现罩件20的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其中,安装在上面的导引件34U被称为上导引件34U,而安装在下面的导引件34L则称为下导引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限定了空调器的外观,并且在机壳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有进风口,用以将空气吸入机壳;    转轴,其通过驱动电机工作产生的转动力而旋转;    多个导引件,所述导引件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它们彼此相距预定的间隔,并且通过从转轴传送来的转动力而前后移动;和    罩件,所述罩件支撑在导引件的第一端,并且与导引件一起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从而开启或者关闭进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庚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