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防火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廊防火门,属于管廊巡检机器人智能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智能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断增多,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的超级大动脉,它给城市电力通信等建设和运维带来极大帮助。城市地下管廊的安全监测、故障发现逐渐成了管廊建设和维护的重点难题。机器人对恶劣环境强大的耐受力、较小的体积使之成为管廊监测的最佳解决方案,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同时也避免了管廊对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综合管廊智能机器人移动监测系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该系统通过巡检机器人在城市地下管廊中铺设的轨道上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管廊中的防火门。防火门作为管廊系统中重要的火灾安防装置,需要保持常闭来确保熄灭失火和阻值火灾蔓延的作用。而巡检机器人在巡检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通过防火门,因此,防火门针对巡检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保证安全和巡检正常进行的重点,要求防火门控制系统能够在巡检机器人靠近时主动可靠的打开,同时在巡检机器人远离时尽快迅速的关闭。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防火门误开启,需要巡检机器人通过自身传感器主动检测到所接近的防火门,并向该门发送开门指令,通过后再向该门发送关门指令使门关闭。但由于城市地下隧道管廊系统环境复杂,电磁干扰、尘土潮湿及存在噪声,经常干扰到巡检机器人传感器的识别和巡检机器人与防火门的通信,导致防火门打不开,或关不上,出现机器人撞门等现象,降低了巡检机器人的续航还可能造成机器人的损坏,同时还存在发生火情防火门失效未关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廊防火门,用以解决管廊防火门因恶劣条件机器人传感器失效无法打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廊防火门,包括防火门本体、管廊防火门标签和管廊防火门传感器;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设置于所述防火门本体两侧,所述管廊防火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与防火门本体之间;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包括对应管廊防火门的身份信息,用于供机器人检测,以使检测到对应管廊防火门标签的机器人发出带有管廊防火门身份信息的开门信号或带有管廊防火门身份信息的关门信号;所述管廊防火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门信号后执行打开防火门本体的动作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关门信号后执行关闭防火门本体的动作;所述管廊防火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的靠近,当检测到机器人靠近时,使所述防火门本体打开。本专利技术的管廊防火门在巡检机器人靠近时,若巡检机器人未能成功识别到防火门、或识别后开门请求发送失败、或其他情况导致防火门未能收到控制系统发来的开门指令时,防火门能够通过传感器主动识别靠近的巡检机器人,并在本地通过硬线直接控制对应的管廊防火门开启,无需通过管廊防火系统的主控系统及无线AP的无线通信。防止了管廊恶劣电磁条件及环境导致通信异常进而导致防火门无法打开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防火门本体打开时,使所述管廊防火门传感器断电。巡检机器人正常识别到防火门且防火门正常开启时,关闭传感器,防止管廊防火门重复接收开门信号,导致控制逻辑混乱。进一步的,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内包括巡检机器人运动方向感知信息;所述运动方向感知信息用于在被识别后使机器人获得相对对应管廊防火门的运动方向;当所述运动方向为朝向对应管廊防火门时,使机器人发送所述开门信号;当所述运动方向为远离对应管廊防火门时,使机器人发送所述关门信号。进一步的,所述运动方向感知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包括沿管廊延伸方向连续设置的两个标签;所述第一信息储存于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中靠近管廊防火门的标签内,所述第二信息储存于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中远离管廊防火门的标签内;当所述第二信息、第一信息被先后连续识别到时,使机器人认为运动方向为朝向对应管廊防火门;当所述第一信息、第二信息被先后连续识别到时,使机器人认为运动方向为远离对应管廊防火门。标签具备运动方向识别信息,能够便于巡检机器人识别出自身相对于防火门的运动方向,从而主动发出开门指令或关门指令,无需防火门延时关闭或巡检机器人根据设定时间内重复识别到同一防火门的标签则发送关门指令的方式关闭防火门,防止了延时故障等导致防火门不能成功关闭的问题。同时使防火门能够及时关闭。进一步的,所述管廊防火门在防火门本体开启后启动延时计时器,延时设定时间后执行关闭防火门本体的动作;所述管廊防火门接收到所述关门信号后置零所述延时计时器。在巡检机器人通过防火门后未能成功识别到防火门标签、或识别后关门请求发送失败、或其他情况导致防火门未能收到控制系统发来的关门指令时,防火门能够主动关闭,避免防火门未关闭导致的风险。进一步的,所述标签为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进一步的,所述管廊防火门传感器为红外光电开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管廊防火门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管廊防火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管廊防火门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管廊防火门包括防火门本体、开闭门器、传感器以及识别标签。开闭门器用于驱动防火门本体执行开门、关门动作;传感器用于检测防火门本体前的运动物体,输出信号直接控制开闭门器动作,传感器可以采用红外光电开关或者超声波传感器;识别标签储存有对应防火门的身份信息,该标签在被扫描识别后能够解码出内部存有的信息。主控系统为管廊防火门的控制系统,与各防火门的开闭门器相连,能够基于身份信息识别对应的管廊防火门并对该管廊防火门的开闭门器进行控制。开闭门器包括驱动防火门本体开闭的机械结构,机械结构由电机驱动,电机接触器的合闸线圈由主控系统控制上电或断电,实现对开闭门器的控制,开闭门器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管廊防火门的原理示意图,开闭门器通过AC220V市电给其供电,并具有与对应防火门相匹配的IP。与主控系统通信连接,并从主控系统接收开门、闭门指令;同时具有延时动作、反馈门开、闭状态的能力及状态指示灯功能。本实施例以红外光电开关作为传感器,开闭门器对红外光电感应开关反逻辑供电连接,即开闭门器工作状态(驱动防火门本体开闭时)下,光电开关处于断电状态,开闭门器待机状态下光电开关恢复供电;红外光电开关还通信连接开闭门器;相关电气原理如图1所示。具体电路可以为开闭门器中设置联锁电路,当开闭门器通电驱动防火门本体时,使红外光电开关供电线路上的继电器断开;或者开闭门器中设置传感器或微动开关,在防火门本体打开时,使红外光电开关供电线路上的继电器线圈带电,常闭触点断开。通过管廊内布设的无线接入点(AP)实现机器人与主控系统、主控系统与防火门间的通信交互;相关通信原理如图1所示。在防火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识别标签,两侧的识别标签到防火门本体之间,还分别设置有红外光电开关;识别标签可以为电子标签,具体可以为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法为,当巡检机器人移动到管廊防火门前时,利用巡检机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火门本体、管廊防火门标签和管廊防火门传感器;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设置于所述防火门本体两侧,所述管廊防火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与防火门本体之间;/n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包括对应管廊防火门的身份信息,用于供机器人检测,以使检测到对应管廊防火门标签的机器人发出带有管廊防火门身份信息的开门信号或带有管廊防火门身份信息的关门信号;/n所述管廊防火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门信号后执行打开防火门本体的动作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关门信号后执行关闭防火门本体的动作;/n所述管廊防火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的靠近,当检测到机器人靠近时,使所述防火门本体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火门本体、管廊防火门标签和管廊防火门传感器;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设置于所述防火门本体两侧,所述管廊防火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与防火门本体之间;
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包括对应管廊防火门的身份信息,用于供机器人检测,以使检测到对应管廊防火门标签的机器人发出带有管廊防火门身份信息的开门信号或带有管廊防火门身份信息的关门信号;
所述管廊防火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门信号后执行打开防火门本体的动作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关门信号后执行关闭防火门本体的动作;
所述管廊防火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的靠近,当检测到机器人靠近时,使所述防火门本体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本体打开时,使所述管廊防火门传感器断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防火门标签内包括巡检机器人运动方向感知信息;所述运动方向感知信息用于在被识别后使机器人获得相对对应管廊防火门的运动方向;当所述运动方向为朝向对应管廊防火门时,使机器人发送所述开门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雍明超,翟登辉,胡建斌,路光辉,曾国辉,魏永强,李明道,杨卫华,牧继清,牛成玉,云亚文,高培源,卢声,王行,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