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捷专利>正文

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31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带横肋叠合墙板既是模板,又是剪力墙结构的一部分,可满足边缘构件、特别是约束边缘构件配筋的构造要求,解决了现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且折算厚度小、重量轻,一般高层住宅施工用的塔吊即可吊运,对塔吊的要求低,施工简单、效率高、造价低;套住竖筋或横筋的三角形拉筋的搭接,以及墙板甩出的V形或U形胡子筋的搭接或销接,构造简单,保证了预制与后浇两部分和上下层剪力墙的整体性,保证了剪力墙的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属于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的各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基本都属于装配整体式的,预制与现浇结合。高层住宅多采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总厚度一般为200mm,底部若干层的全部剪力墙和以上各层的剪力墙边缘构件等一般为现浇,以上各层形成的一般是周边现浇、中间预制的预制不预制、现浇不现浇的四不像装配式剪力墙,比全现浇剪力墙施工还复杂,效率低、造价高、受力性能差,严重影响了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双面叠合剪力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俗称双皮墙,由内页墙、外页墙通过桁架钢筋或其它方式连接,中间空腔为后浇混凝土。内、外页墙既是剪力墙的模板又是墙体的受力构件,通常内、外页墙板厚50~60mm,剪力墙总厚度200mm,空腔80~100mm。双面叠合剪力墙的内、外页墙通过桁架钢筋或螺栓等连接,与空腔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其现有的生产工艺通常是平模生产、翻转组对、二次振捣、二次养护。除生产、施工本身存在的问题之外,空腔宽度80~100mm,难以满足边缘构件配筋的构造要求,再加上边缘构件配筋的复杂性,边缘构件不得不现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生产、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双皮墙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1.将双皮墙分离为一对独立的单页墙板;2.单页墙板也是边缘构件的模板;3.利用橫肋和边缘构件钢筋笼箍筋在水平投影方向上的重叠关系,满足边缘构件钢筋笼的正常构造要求;4.用拉筋、后浇混凝土将一对单页墙以及后浇混凝土本身连接为一个整体;5.楼板主要考虑采用叠合楼板;6.利用墙板周边甩出的胡子筋,在叠合楼板范围内,将上、下层剪力墙连接成整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如下:1.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参见附图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带横肋叠合墙板1、第二带横肋叠合墙板2和板间后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3,包括边缘构件钢筋混凝土。2.带横肋叠合墙板,参见附图2~6,其特征在于:2.1肋间板11;2.2向内凸出的横肋12;2.3横肋12间有或无竖肋13;优选有竖肋13且其高度小于橫肋12;2.4竖筋14、横筋15优选每两根一组配置在竖肋13、横肋12处,竖筋14、横筋15两端可甩出胡子筋,其中竖筋14两端甩出的是V形或U形上胡子筋7、下胡子筋8;2.5向内甩出的三角形拉筋16,优选设置在横肋12与竖肋13交汇处,平放或立放,套住竖筋14或横筋15;2.6墙板内表面是粗糙的麻面;2.7墙板周边可以是齿状的或其它凸凹状的。橫肋是必须的,竖肋可根据需要设置,主要用于减小肋间板厚度、减轻墙板重量。胡子筋是竖筋或横筋的外露部分,不需另配。对拉螺丝孔可以设置在横肋、竖肋交汇中心点处。3.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参见附图1~9,包括以下步骤:3.1在下层剪力墙上安装好叠合楼板的预制板4后,绑扎边缘构件钢筋笼,包括纵筋17、箍筋18;3.2安装第一带横肋叠合墙板1,边缘构件处的拉筋16插入边缘构件钢筋笼中;3.3安装第二带横肋叠合墙板2,边缘构件处的拉筋16也插入边缘构件钢筋笼中,其拉筋16与第一带横肋叠合墙板1的拉筋16搭接;3.4上层墙板的下胡子筋7与下层墙板的上胡子筋8可在叠合楼板高度范围内或其后浇层5高度范围内搭接或销接;3.5绑扎楼板负筋,浇筑叠合楼板后浇层混凝土5;3.6浇筑两个带横肋叠合墙板间混凝土3,该混凝土优选自密实混凝土。销接是指上胡子筋8与下胡子筋7少量搭接,在其中正好可穿一根类似销子的销筋6,上胡子筋8、下胡子筋7勾住该销筋6。叠合楼板端部也可以是齿状的或其它凸凹状的,凸出部分搭在墙板上。边缘构件箍筋18与橫肋12沿竖向是间隔开的,在水平投影上看是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的;边缘构件的纵筋17可完全配置在后浇混凝土3中的。边缘构件以外的剪力墙钢筋,可根据需要部分配置在后浇混凝土3中,优选完全配置在带横肋叠合墙板内。上述特征决定了竖肋及横肋的高度是很小的,因此,带横肋叠合墙板可能要带托板或托架由平模上立起,并立着吊运、安装,或带托板或托架吊运、安装。相互搭接的拉筋或胡子筋相碰时,稍掰斜即可解决。带横肋叠合墙板可以是预应力的。附图说明附图1为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竖向剖面示意图;附图2为带横肋叠合墙板立面示意图;附图3为带横肋叠合墙板竖向剖面示意图;附图4为带横肋叠合墙板横向剖面示意图;附图5为带横肋叠合墙板配筋竖向剖面示意图;附图6为带横肋叠合墙板配筋横向剖面示意图;附图7为表达边缘构件钢筋笼与带橫肋叠合墙板关系的剪力墙竖向剖面示意图;附图8、9为表达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与叠合楼板关系的竖向剖面、立面示意图。有益效果实施方式中的剪力墙,如果采用双皮墙技术,钢筋桁架间距一般为600~750mm,边缘构件钢筋笼与桁架钢筋打架;边缘构件纵筋的最小理论净距小于40mm,不满足纵筋最小净距的构造要求。所以,边缘构件不能用预制墙板做模板,只能另外支模、完全现浇。另外,对于5x2.85m的一块双皮墙,总重量近4吨,需要重型塔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带橫肋叠合墙板既是模板,又是剪力墙结构的一部分,可满足边缘构件、特别是约束边缘构件配筋的构造要求,解决了现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施工中,不得不周边现浇、中间预制的预制不预制、现浇不现浇的四不像装配式剪力墙存在的问题,且折算厚度小、重量轻,一般高层住宅施工用的塔吊即可吊运,对塔吊的要求低、施工简单、效率高、造价低;套住竖筋或横筋的三角形拉筋的搭接,以及墙板上下甩出的V形或U形胡子筋的搭接或销接,构造简单,保证了预制与后浇两部分和上下层剪力墙的整体性,保证了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必将积极推进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快速发展。具体实施方式高层住宅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总厚度200mm,采用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带橫肋叠合墙板:墙板长5m,高2.85m,肋间板厚25mm,竖肋凸出10mm、宽70mm,橫肋凸出20mm、宽70mm,竖肋、橫肋中心距均为300mm,竖筋、横筋均配置在竖肋、橫肋处,均为2φ10@50,竖筋在里、横筋在外,每个竖肋、橫肋交汇处左右各设一个φ4三角形拉筋,立放,套住橫筋,甩出长度约90mm;墙板下边为矩形齿状,在竖肋间设置,宽150mm,高120mm;胡子筋均为V形甩出,上胡子筋甩出长度约55mm,下胡子筋甩出长度约95mm。墙板的折算厚度不到35mm,一块墙板的重量不到1.5吨。墙板在工厂用钢模预制,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做内表面粗糙处理,带托板起立,立着吊运、安装。边缘构件为约束边缘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带横肋叠合墙板(1)、第二带横肋叠合墙板(2)和板间后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3),包括边缘构件钢筋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横肋叠合墙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带横肋叠合墙板(1)、第二带横肋叠合墙板(2)和板间后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3),包括边缘构件钢筋混凝土。


2.权利要求1的剪力墙使用的带横肋叠合墙板,其特征在于:
2.1肋间板(11);
2.2向内凸出的横肋(12);
2.3横肋(12)间有或无竖肋(13);优选有竖肋(13)且其高度小于横肋(12);
2.4竖筋(14)、横筋(15),优选每两根一组配置在竖肋(13)、横肋(12)处,竖筋(14)、横筋(15)两端可甩出胡子筋,其中竖筋(14)两端甩出的是V形或U形上胡子筋(7)、下胡子筋(8);
2.5向内甩出的三角形拉筋(16),优选设置在横肋(12)与竖肋(13)交汇处,平放或立放,套住竖筋(14)或横筋(15);
2.6墙板内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捷
申请(专利权)人:毕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