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宪宅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61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保温板、以及位于两块保温板之间的结构柱、可拆卸连接在两块保温板之间的连接构件,在两块保温板之间形成浇注空腔,在浇注空腔内浇注有混凝土块,所述结构柱、连接构件位于混凝土块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EPS模块中间连接桥不可拆卸从而容易遭受破坏的问题。

A kind of building modular structur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
技术介绍
EPS建筑模块,是由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模块作为模版和保温隔热层,中芯浇筑混凝土面层,抹灰或辐射板材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墙体,EPS模块应用面很广,可广泛用于民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城镇和农村住房改造及工业用保温厂房和农业用温室,高层和低层高档别墅等,此外,EPS建筑模块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适用于寒冷的北方和炎热的南方。现有的EPS建筑模板在两边保温板之间连接时采用同样材质的泡沫进行连接,从而对两侧的保温板进行固定。1、这种EPS建筑模块在运输时,占用体积大,运输费用高,且在运送/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到破坏。2、现有技术中的EPS模块由于对两侧保温板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泡沫板,在建造时,墙体整体抗震性较低,同时,老鼠可能从连接件位置进入室内破坏墙体。3、泡沫连接件的抗侧压能力较低,在施工时经常出现开裂破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EPS模块中间连接桥不可拆卸从而容易遭受破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保温板、以及位于两块保温板之间的结构柱、可拆卸连接在两块保温板之间的连接构件,在两块保温板之间形成浇注空腔,在浇注空腔内浇注有混凝土块,所述结构柱、连接构件位于混凝土块内。进一步地,两块保温板包括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向远离第二保温板的一侧突起形成矩形空腔,所述结构柱插接在矩形空腔内。进一步地,在两块保温板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位于两块保温板之间的连接板、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板两端且可拆卸插接在插接槽内的插接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为塑料材质制成而成。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垂直其侧面的肋板,所述肋板平面平行所述保温板平面。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槽成“T”形,在保温板相互靠近一侧形成供所述插接板穿出的开口,所述插接板截面成“T”形,插接板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板包括由所述开口穿出的联动板、以及垂直所述联动板的固定板,在所述联动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板距离两块保温板相互远离一侧的距离为8mm-10mm。进一步地,在所述浇注空腔内且位于混凝土块内间隔插设有钢筋杆。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可拆卸的连接构件对两块保温板进行连接,在运输时,可以对保温板、连接构件拆卸分离,运输时节约空间,节省费用。同时,通过设置的塑料连接构件,在建造时,墙体整体的抗震效果更佳。在浇注混凝土时,不会老化、砂浆层不会开裂、跑浆、渗水。同时,在修建完成之后,保温板之间为实心墙体,不会出现老鼠啃咬,破坏墙体的问题,实用性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块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块结构墙中突出连接构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块结构墙中突出连接构件的示意图。图中:1、保温板;11、第一保温板;12、第二保温板;13、插接槽;14、开口;2、浇注空腔;21、结构柱;22、混凝土块;23、钢筋杆;24、矩形空腔;3、连接构件;31、连接板;311、第一通孔;312、肋板;32、插接板;321、联动板;3211、第二通孔;322、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如图1所示,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保温板1,在两块保温板1之间形成有浇注空腔2,在浇注空腔2内竖直设置有结构柱21,同时在浇注空腔2内浇注有混凝土块22,通过混凝土块22对结构柱21进行固定,混凝土块22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两侧的保温板1起到保温效果。结合图1和图2所示,结构柱21采用钢筋笼制成,在使用时内浇注空腔2内浇注混凝土之后,钢筋笼起到支撑立柱的效果。同时,在浇注空腔2内且位于钢筋笼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钢筋杆23,同于对混凝土块22进行加固。在建筑过程中,当结构柱21面积较大,与两块保温板1之间距离相当或者大于两块保温板1之间宽度时,则设置专门放置结构柱21的矩形空腔24,从而保证建筑墙体整体的稳定性和保温性。保温板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保温板11和第二保温板12,其中,第一保温板11向远离第二保温板12的一侧突出形成矩形空腔24,而结构柱21则固定在矩形空腔24内,通过设置的矩形空腔24,将结构柱21包裹,在其周围浇注混凝土后,使得混凝土块22依旧保持在两块保温板1之间,保温效果不变,同时,该施工快速、方便。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得两块保温板1与混凝土块22固定更加稳定。在两块保温板1之间设置有对二者进行拉接固定的连接构件3。通过设置的连接构件3在施工前对二者进行固定,施工之后,两块保温板1与混凝土块22连接较为紧密。为了方便进行运输和搬运,连接构件3与两块保温板1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结合图3和图4所示,其中,在保温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构件3,在保温板1的上侧或者下侧分别间隔设置有多组连接构件3。从而,在使用时,保温板1固定效果较佳。在两块保温板1的厚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插接槽13,且插接槽13设置成“T”形,在保温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形成开口14。连接构件3包括位于两块保温板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保温板(1)、以及位于两块保温板(1)之间的结构柱(21)、可拆卸连接在两块保温板(1)之间的连接构件(3),在两块保温板(1)之间形成浇注空腔(2),在浇注空腔(2)内浇注有混凝土块(22),所述结构柱(21)、连接构件(3)位于混凝土块(2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保温板(1)、以及位于两块保温板(1)之间的结构柱(21)、可拆卸连接在两块保温板(1)之间的连接构件(3),在两块保温板(1)之间形成浇注空腔(2),在浇注空腔(2)内浇注有混凝土块(22),所述结构柱(21)、连接构件(3)位于混凝土块(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其特征在于:两块保温板(1)包括第一保温板(11)和第二保温板(12),所述第一保温板(11)向远离第二保温板(12)的一侧突起形成矩形空腔(24),所述结构柱(21)插接在矩形空腔(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其特征在于:在两块保温板(1)上开设有插接槽(13),所述连接构件(3)包括位于两块保温板(1)之间的连接板(31)、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板(31)两端且可拆卸插接在插接槽(13)内的插接板(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3)为塑料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模块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宪宅
申请(专利权)人:高宪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