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29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05
一种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通过平整场地,一期交通导改,并施作一期顶板和顶纵梁,并进行二期交通导改,施工围护桩,开挖基坑至顶板、侧墙矮墙底标高处,施作围护桩冠梁,敷设侧墙矮墙、防水层,并浇筑侧墙矮墙及二期顶板和顶纵梁,施作二期顶板的防水层,处理托换既有桩基节点,在顶板和托换板下架设内支撑,逐层开挖至基坑底,施工垫层,敷设底板,浇筑底板、底纵梁及部分侧墙;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在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问题,适用性强,灵活性高,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可避免既有地下室的拆除、还建,改造工程量小,对地面广场、道路使用影响小,经济效益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的
,尤其涉及一种解决在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问题的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日益紧张,地铁车站工程因建筑功能的需求,其站位与房屋、地铁既有线、市政下穿隧道、地下综合管廊、市政桥梁等既有建(构)筑物平面位置上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为了满足地铁车站的建筑功能需求,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既有建(构)筑物的拆迁、改造,往往采用暗挖法直接穿越或采用托换法对既有建(构)筑物基础进行局部托换处理,再进行地铁车站施工。暗挖法主要适用于既有建(构)筑物基础整体性较好或地铁车站结构与既有建(构)筑物基础之间垂直距离具备暗挖法施工条件的情形,而托换法主要适用于既有建(构)筑物基础与地铁车站结构竖向冲突,且具备其基础可托换条件的情形。为此,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工程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其能解决在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平整场地,一期交通导改,既有地下室的底端设有至少一个既有桩基,从既有地下室的内部进行施工,完成托换桩的施工,在既有地下室的侧面由地面施工临时立柱桩、多个立柱桩基及多根立柱;步骤二:由地面开挖至顶板和顶纵梁底标高处,并施作一期顶板和顶纵梁;步骤三:施作顶板防水层,进行基坑回填,恢复交通,并进行二期交通导改,施工围护桩;步骤四:开挖基坑至顶板、侧墙矮墙底标高处,施作围护桩冠梁,敷设侧墙矮墙的防水层,并浇筑侧墙矮墙及二期顶板;步骤五:施作二期顶板的防水层,由此一期顶板和二期顶板合并成顶板,进行基坑回填,恢复交通,地下一层中板下基坑开挖至地下一层中板底标高处,拆除地下一层中的临时立柱,托换板处基坑开挖至托换板底标高处,施工冠梁,敷设侧墙矮墙及托换板下防水层,浇筑侧墙矮墙,处理托换既有桩基节点,拆除部分地下室外墙,作为临时施工洞口,浇筑托换板及地下室内的侧墙,施作中板及侧墙,并敷设托换板顶部防水层,回填处理,恢复地下室地坪;步骤六:在地下一层中板和托换板下架设内支撑,逐层开挖至基坑底,施工垫层;步骤七:敷设底板、部分侧墙防水层,浇筑底板、底纵梁及部分侧墙;步骤八:敷设地下三层剩余侧墙防水层,浇筑侧墙、地下二层中板及中纵梁;步骤九:拆除内支撑,敷设地下二层侧墙防水层,浇筑侧墙混凝土。其中:各立柱分别位于立柱桩基上。其中:所述立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其中:还包含步骤十:施作车站内部结构。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具有如下效果:1、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在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以厚板为主要结构受力转换构件,对于既有地下室基础进行托换,适用性强,灵活性高;3、本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可在类似地铁车站工程,如市政地下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中推广应用。4、本专利技术可避免既有地下室的拆除、还建,改造工程量小,对地面广场、道路使用影响小,经济效益较好。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附图说明图1至图10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10,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所述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同时参见图1,平整场地,一期交通导改,既有地下室10的底端设有至少一个既有桩基11,从既有地下室10的内部进行施工,完成托换桩12的施工,再既有地下室10的侧面由地面施工临时立柱桩13、多个立柱桩基15及多根立柱14,各立柱14分别位于立柱桩基15上,所述立柱14为钢管混凝土柱,临时立柱桩13及多根立柱14的两个施工可同时操作。步骤二:同时参见图2,由地面开挖至顶板的顶纵梁底标高处,并施作一期顶板16和顶纵梁。步骤三:同时参见图3,等待步骤二中已浇筑顶板和顶纵梁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施作顶板防水层,进行基坑回填,恢复交通,并进行二期交通导改,施工围护桩17。步骤四:同时参见图4,开挖基坑至顶板、侧墙矮墙底标高处,施作围护桩冠梁,敷设侧墙矮墙19的防水层,并浇筑侧墙矮墙19及二期顶板18。步骤五:同时参见图5,等待步骤四中二期顶板和顶纵梁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施作二期顶板的防水层,由此一期顶板和二期顶板合并成顶板20,进行基坑回填,恢复交通。地下一层中板22下基坑开挖至地下一层中板22底标高处,拆除地下一层中的临时立柱13,托换板(厚板)23处基坑开挖至托换板23底标高处,施工冠梁25,敷设侧墙矮墙19及托换板下防水层,浇筑侧墙矮墙,处理托换既有桩基节点24,拆除部分地下室外墙31,作为临时施工洞口,浇筑托换板23及地下室内的侧墙32(预留临时施工洞口),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施作中板22(预留临时施工洞口)及侧墙33,并敷设托换板顶部防水层,回填处理,恢复地下室地坪。步骤六:同时参见图6,由临时施工洞口,在地下一层中板22和托换板23下架设内支撑26,逐层开挖(拆除托换板下既有桩基)至基坑底,施工垫层34。步骤七:同时参见图7,由临时施工洞口,敷设底板28、部分侧墙防水层,浇筑底板27、底纵梁28及部分侧墙35。步骤八:同时参见图8,由临时施工洞口,敷设地下三层剩余侧墙防水层,浇筑侧墙35、地下二层中板29及中纵梁30。步骤九:同时参见图9,待地下二层中板29达到设计强度后,由临时施工洞口,拆除内支撑26,敷设地下二层侧墙36防水层,浇筑侧墙36混凝土。步骤十:同时参见图10,施作车站内部结构37,完成车站结构施工。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在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以厚板为主要结构受力转换构件,对于既有地下室基础进行托换,适用性强,灵活性高;3、本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可在类似地铁车站工程,如市政地下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中推广应用。4、本专利技术可避免既有地下室的拆除、还建,改造工程量小,对地面广场、道路使用影响小,经济效益较好。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将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平整场地,一期交通导改,既有地下室的底端设有至少一个既有桩基,从既有地下室的内部进行施工,完成托换桩的施工,在既有地下室的侧面由地面施工临时立柱桩、多个立柱桩基及多根立柱;/n步骤二:由地面开挖至顶板和顶纵梁底标高处,并施作一期顶板和顶纵梁;/n步骤三:施作顶板防水层,进行基坑回填,恢复交通,并进行二期交通导改,施工围护桩;/n步骤四:开挖基坑至顶板、侧墙矮墙底标高处,施作围护桩冠梁,敷设侧墙矮墙的防水层,并浇筑侧墙矮墙及二期顶板;/n步骤五:施作二期顶板的防水层,由此一期顶板和二期顶板合并成顶板,进行基坑回填,恢复交通,地下一层中板下基坑开挖至地下一层中板底标高处,拆除地下一层中的临时立柱,托换板处基坑开挖至托换板底标高处,施工冠梁,敷设侧墙矮墙及托换板下防水层,浇筑侧墙矮墙,处理托换既有桩基节点,拆除部分地下室外墙,作为临时施工洞口,浇筑托换板及地下室内的侧墙,施作中板及侧墙,并敷设托换板顶部防水层,回填处理,恢复地下室地坪;/n步骤六:在地下一层中板和托换板下架设内支撑,逐层开挖至基坑底,施工垫层;/n步骤七:敷设底板、部分侧墙防水层,浇筑底板、底纵梁及部分侧墙;/n步骤八:敷设地下三层剩余侧墙防水层,浇筑侧墙、地下二层中板及中纵梁;/n步骤九:拆除内支撑,敷设地下二层侧墙防水层,浇筑侧墙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平整场地,一期交通导改,既有地下室的底端设有至少一个既有桩基,从既有地下室的内部进行施工,完成托换桩的施工,在既有地下室的侧面由地面施工临时立柱桩、多个立柱桩基及多根立柱;
步骤二:由地面开挖至顶板和顶纵梁底标高处,并施作一期顶板和顶纵梁;
步骤三:施作顶板防水层,进行基坑回填,恢复交通,并进行二期交通导改,施工围护桩;
步骤四:开挖基坑至顶板、侧墙矮墙底标高处,施作围护桩冠梁,敷设侧墙矮墙的防水层,并浇筑侧墙矮墙及二期顶板;
步骤五:施作二期顶板的防水层,由此一期顶板和二期顶板合并成顶板,进行基坑回填,恢复交通,地下一层中板下基坑开挖至地下一层中板底标高处,拆除地下一层中的临时立柱,托换板处基坑开挖至托换板底标高处,施工冠梁,敷设侧墙矮墙及托换板下防水层,浇筑侧墙矮墙,处理托换既有桩基节点,拆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青朱剑赵明周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