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顺良专利>正文

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28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快速对接组件插台及基座,插台包括第一固定部、插接部以及位于第一固定部与插接部之间的延伸部,插接部凸设于延伸部上且插接部与延伸部之间形成台阶面;基座包括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于第二固定部的多个翅片,多个翅片之间相互环绕设置;插台能够通过翅片的弹性扩展穿过多个翅片所围设形成的开口,翅片能够弹性收缩并围拢延伸部,且翅片的端面与插台的台阶面之间相对设置;每两个翅片之间形成间隙,翅片端面面积占翅片端面所形成的环形面积的至少一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中,可使翅片与插台间形成足够的接触面积,以保持翅片端面与台阶面稳固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
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以及减少施工时间,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拼合的方式来保证预制桩的长度。为了使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之间能够快速、牢固地接合,一般采用快速对接组件来连接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内部的钢筋。然而,快速对接组件中易出现基座与插台之间的配合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台及基座,所述插台包括第一固定部、插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插接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插接部凸设于所述延伸部上且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之间相互环绕设置;所述插台能够通过所述翅片的弹性扩展穿过多个所述翅片所围设形成的开口,所述翅片能够弹性收缩并围拢所述延伸部,且所述翅片的端面与所述插台的台阶面之间相对设置;每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翅片端面面积占所述翅片端面所形成的环形面积的至少一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中,翅片端面面积在翅片端面形成的环形面积的占比大于等于50%,可使翅片与插台间形成足够的接触面积,以保持翅片端面与台阶面稳固配合,避免翅片由于端面面积过小,受插台台阶面压力过大而产生压溃、变形或者磨损等不良现象,防止翅片端面破坏甚至失效。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安装简单,将插台的插接部插入基座后,翅片会弹性收缩并围拢基座的延伸部,翅片的端部抵接于插台的台阶面,并且翅片的端部与插台的台阶面之间的抵接面近似于环形,抵接面积大,能够保证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之间的接合强度,尤其对抗拉性能有较大的提升;翅片不仅能够围拢插台的延伸部,还可以对延伸部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延伸部在径向方向摇晃。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对接组件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场景广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翅片端面面积占翅片端面所形成的环形面积的至少三分之二。如此设置,能够显著提高翅片端面面积在翅片端面形成的环形面积的占比,显著加大翅片端面与插台台阶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因而显著降低翅片端面在受到台阶面压力时产生压溃、变形或者磨损的程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隙在基座轴向方向的高度为基座在轴向方向高度的至少二分之一。如此设置,使得翅片在基座轴向上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翅片能够在基座径向上有更大的位移量,使得插台的插接部能够顺利穿设基座。此外,还能够保证第二固定部与快速对接机构中的第二预埋元件之间配合段的轴向长度,以获得可靠的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隙在基座轴向方向的高度为基座在轴向方向高度的1/2至2/3。如此设置,既能够保证翅片在基座轴向上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得插台的插接部能够顺利穿设基座;又能够保证第二固定部的轴向长度,使得基座与快速对接机构中的第二预埋元件之间配合更充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隙为偶数个,多个间隙以基座的轴心为中心环形均匀分布。如此设置,基座上的翅片数量与间隙数量均为偶数,在加工时,可以一次加工两个对称的间隙,节省加工工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的外周壁上以及翅片靠近第二固定部一端的外周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如此设置,使除了基座上的第二固定部与快速对接机构中的第二预埋元件形成连接外,翅片靠近第二固定部一端的外周壁也能形成与第二预埋元件的配合连接。此外,当插台通过翅片所围成的开口后,发生大幅形变的翅片发生弹性收缩,外部元件与翅片靠近第二固定部一端的外周壁的配合,能够降低并限制翅片弹性收缩的回弹应力,防止过大的回弹应力破坏翅片靠近第二固定部一端外周壁的机械强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的内周壁为非圆多边形。如此设置,形状为非圆多边形的内周壁提供了可供外部夹紧器械配合的槽型。如采用套装有安装套头的电动工具时,电动套头可以抵持在第二固定部内周壁,启动电动工具后电动套头被带动旋转,进而将基座旋入第二预埋元件或者将其从第二预埋元件中旋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预埋元件、第二预埋元件及上述快速对接组件;插台的第一固定部连接于第一预埋元件,基座的第二固定部连接于第二预埋元件;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之间通过快速对接组件连接。快速对接机构能够快速地连接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节省了施工时间,并且连接后的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牢固性高,尤其是抗拉性能好。一种快速对接机构,包括第一预埋元件、第二预埋元件及上述快速对接组件;所述插台的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预埋元件,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二预埋元件,钢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预埋元件或所述第二预埋元件;连接所述第一预埋元件的所述钢筋与连接所述第二预埋元件的所述钢筋之间通过所述快速对接组件连接。快速对接机构能够快速地连接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节省了施工时间,并且连接后的第一预埋元件与第二预埋元件牢固性高,尤其是抗拉性能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元件或所述第二预埋元件与所述钢筋连接的一端均具有收缩口,所述钢筋与所述第一预埋元件或所述第二预埋元件连接的一端具有镦头,所述收缩口用于对所述钢筋的镦头限位。如此设置,第一预埋元件或第二预埋元件与钢筋之间连接简便,施工时间短,连接牢固性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元件或所述第二预埋元件与所述钢筋为螺纹连接。如此设置,钢筋上设置有螺纹可以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力,使得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二者能够协调配合,共同承受外力,增加预制桩的受力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插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基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机构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桩体、钢筋、第一预埋元件及插台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桩体、钢筋、第二预埋元件及基座的剖视图;图8为图5所示快速对接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制桩的剖视图。100、快速对接组件;10、插台;20、基座;11、第一固定部;12、插接部;13、延伸部;14、台阶面;21、第二固定部;22、翅片;221、端面;222、间隙;200、快速对接机构;210、第一预埋元件;211、环形凸块;220、第二预埋元件;300、预制桩;301、第一桩体;302、第二桩体;310、钢筋;311、镦头;320、混凝土;330、桩套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台(10)及基座(20),所述插台(10)包括第一固定部(11)、插接部(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与所述插接部(12)之间的延伸部(13),所述插接部(12)凸设于所述延伸部(13)上且所述插接部(12)与所述延伸部(13)之间形成台阶面(14);所述基座(20)包括第二固定部(2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1)的多个翅片(22),多个所述翅片(22)之间相互环绕设置;所述插台(10)能够通过所述翅片(22)的弹性扩展穿过多个所述翅片(22)所围设形成的开口,所述翅片(22)能够弹性收缩并围拢所述延伸部(13),且所述翅片(22)的端面(221)与所述插台(10)的台阶面(14)之间相对设置;/n每两个所述翅片(22)之间形成间隙(222),所述翅片(22)端面(221)面积占所述翅片(22)端面(221)所形成的环形面积的至少一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台(10)及基座(20),所述插台(10)包括第一固定部(11)、插接部(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与所述插接部(12)之间的延伸部(13),所述插接部(12)凸设于所述延伸部(13)上且所述插接部(12)与所述延伸部(13)之间形成台阶面(14);所述基座(20)包括第二固定部(2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1)的多个翅片(22),多个所述翅片(22)之间相互环绕设置;所述插台(10)能够通过所述翅片(22)的弹性扩展穿过多个所述翅片(22)所围设形成的开口,所述翅片(22)能够弹性收缩并围拢所述延伸部(13),且所述翅片(22)的端面(221)与所述插台(10)的台阶面(14)之间相对设置;
每两个所述翅片(22)之间形成间隙(222),所述翅片(22)端面(221)面积占所述翅片(22)端面(221)所形成的环形面积的至少一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2)端面(221)面积占所述翅片(22)端面(221)所形成的环形面积的至少三分之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22)在所述基座(20)轴向方向的高度为所述基座(20)在轴向方向高度的至少二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22)在所述基座(20)轴向方向的高度为所述基座(20)在轴向方向高度的1/2至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对接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22)为偶数个,多个所述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顺良
申请(专利权)人:许顺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