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25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包括吸收贴主体,吸收贴主体上均匀敷设有隔离层,隔离层主体为20‑60目的高强度且洁净的石英砂;吸收贴主体的胎基被改性聚合物浸透,不出现未被浸透的条纹。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具有应力吸收、层间黏结和防水功能,作为一体的道路层间过渡型材料,选用抗折性能好、拉伸强度高、防腐的高性能胎基布为基材,经高温复合在具有高软化点、低温柔韧性良好的高性能黏弹材料内,作为综合了“抗裂贴、道桥防水卷材、AR‑SAMI”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具有防水、防裂、大变形量及过渡黏结层功用的复合土工合成材料,与沥青混合料有着良好的相容性,并且在高温、碾压状态下只伴随着微小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
技术介绍
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白色路面,因其具有强度高、寿命长、施工简便、成本低等特点,曾是城市道路常用的路面结构形式。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量剧增,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噪音大、板缝颠簸、行车舒适性差、维修工期长等缺点日益凸显,因此近年来各城市多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做法对其进行改造(俗称白加黑路面),既能避免挖除旧路面造成资源浪费,又能使道路路面面层的抗滑、降噪、耐久性及行车舒适性等使用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目前在白加黑改造时,多数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直接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工艺简易,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显现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及板缝未进行特殊处理,导致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易出现反射裂缝;二是水泥混凝土为刚性基层,不具备良好的荷载、应力及变形扩散能力,导致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易出现车辙。为避免沥青道路工程中的结构性反射裂缝和白加黑改造道路工程中水泥板块间的温缩裂缝、荷载型剪切裂缝反射到面层,在水泥板块、水稳或沥青结构层间铺设一层高性能应力吸收贴,全面预防反射裂缝、基础水损等病害的同时,又起到整体密封防水层和黏层的作用。因此,设计出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沥青道路施工应用中缺少一种高性能应力吸收贴,使得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易出现反射裂缝,不具备良好的荷载、应力及变形扩散能力,导致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易出现车辙,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人员工作负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包括吸收贴主体,吸收贴主体上均匀敷设有隔离层,隔离层主体为20-60目的高强度且洁净的石英砂;吸收贴主体具体规格如下:(1)整体单位质量为3.0±10%Kg/㎡;(2)整体厚度为2.5±5%mm;(3)纵向断裂强度≥7KN/200mm;横向断裂强度≥9KN/200mm;(4)纵向伸长率和横向伸长率为3-10%;(5)纵向梯形撕破强力≥300N;横向梯形撕破强力≥400N;(6)CBR顶破强力≥2.5KN;(7)不透水性,在0.3Mpa条件下测试120Min实现不透水;(8)耐热性,在70℃条件下测试实现不流淌或滴落;(9)低温柔性,在-15℃条件下无裂纹;吸收贴主体的胎基被改性聚合物浸透,不出现未被浸透的条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具有应力吸收、层间黏结和防水功能,作为一体的道路层间过渡型材料,本专利技术选用抗折性能好、拉伸强度高、防腐的高性能胎基布为基材,经高温复合在具有高软化点、低温柔韧性良好的高性能黏弹材料内,作为综合了“抗裂贴、道桥防水卷材、AR-SAMI”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具有防水、防裂、大变形量及过渡黏结层功用的复合土工合成材料,本专利技术与沥青混合料有着良好的相容性,并且在高温、碾压状态下只伴随着微小的变形。作为改进,吸收贴主体制备工艺包括材料配料系统和生产线系统;材料配料系统由研磨机和搅拌罐组成,其制备工艺如下:生产时先将沥青按配方数量输送到计量搅拌罐中,然后按照配方数量将SBS加入,搅拌熔化后,加入其它改性剂,熔好后将其混合料过沥青胶体磨进行研磨,研磨搅拌不少于30min,再加入填充料进行混合搅拌。生产线系统将由材料配料系统生成的改性好的混合料输送到涂油池内,然后将胎基浸入池内,涂好油的毡体经过撒沙覆膜,即在吸收贴主体上按标准设置隔离层,压延冷却后制成成品。作为改进,材料配料系统制备工艺中,设有如下具体步骤:(1)计量,将沥青、SBS改性剂、丁苯粉末橡胶、改性料和填充料按照配方数量及配料顺序经电子计量后,输入配料罐中;(2)配料和研磨,将沥青、基础油按配方数量加入到配料罐中,开启搅拌,控制罐内温度180℃±5℃;将SBS按照配方数量加入到配料罐中,控制温度175℃-195℃搅拌熔化1h;将改性剂按照配方数量输入配料罐中,控制温度200℃-215℃搅拌熔化4-5小时,熔好后进行研磨,研磨温度190~220℃,研磨时间不少于30min。研磨好后,按配方数量加入填充料,搅拌30分钟;作为改进,生产线系统的制备工艺中,设有如下具体步骤:(1)预浸和涂覆,预浸料的浸油温度控制在190~210℃胎体完全浸透;涂油温控制在170-200℃之间;涂覆料应不少于涂油池的3/4深;经压轧辊的上下辊挤压至规定厚度,然后经冷却水辊、胎膜覆膜机冷却覆膜后,输送到切割收卷单元;(2)检验合格,配制后的浸涂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油温保持在170—200℃备用,温度低于170℃时停止生产;产品质量按LHYN-防裂贴Q31标准要求检验;(3)捲卷包装,按照规定将不同型号、长度的产品分别分开包装放置,粘贴合格标识;作为改进,吸收贴主体制备工艺设有工艺指标:(1)热油炉进出口温度:220~290℃;(2)成品料温度:成品料温度170~200℃;(3)卷材涂油温度:170~200℃;预浸油温度:190~210℃;(4)覆膜温度:130-180℃;(5)冷却水温度:≤45℃;(6)浸油软化点:45~70℃;(7)涂油软化点:85~105℃。作为改进,工艺指标每生产罐抽测一次。作为改进,吸收贴主体制备工艺中的原料占比为:沥青46-55%、SBS7-10%、SIS1-3%、软化油8-15%、沥青改性剂5-7%、助剂0.8-1.5%和填充料15-22%。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的制备工艺示意图。如图所示:1、吸收贴主体,2、隔离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包括吸收贴主体2,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上均匀敷设有隔离层1,所述的隔离层1主体为20-60目的高强度且洁净的石英砂;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具体规格如下:(1)整体单位质量为3.0±10%Kg/㎡;(2)整体厚度为2.5±5%mm;(3)纵向断裂强度≥7KN/200mm;横向断裂强度≥9KN/200mm;(4)纵向伸长率和横向伸长率为3-10%;(5)纵向梯形撕破强力≥300N;横向梯形撕破强力≥400N;(6)CBR顶破强力≥2.5KN;(7)不透水性,在0.3Mpa条件下测试120Min实现不透水;(8)耐热性,在70℃条件下测试实现不流淌或滴落;(9)低温柔性,在-15℃条件下无裂纹;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的胎基被改性聚合物浸透,不出现未被浸透的条纹。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制备工艺包括材料配料系统和生产线系统;所述的材料配料系统由研磨机和搅拌罐组成,其制备工艺如下:生产时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包括吸收贴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上均匀敷设有隔离层(1),所述的隔离层(1)主体为20-60目的高强度且洁净的石英砂;/n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具体规格如下:/n(1)整体单位质量为3.0±10%Kg/㎡;/n(2)整体厚度为2.5±5%mm;/n(3)纵向断裂强度≥7KN/200mm;横向断裂强度≥9KN/200mm;/n(4)纵向伸长率和横向伸长率为3-10%;/n(5)纵向梯形撕破强力≥300N;横向梯形撕破强力≥400N;/n(6)CBR顶破强力≥2.5KN;/n(7)不透水性,在0.3Mpa条件下测试120Min实现不透水;/n(8)耐热性,在70℃条件下测试实现不流淌或滴落;/n(9)低温柔性,在-15℃条件下无裂纹;/n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的胎基被改性聚合物浸透,不出现未被浸透的条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包括吸收贴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上均匀敷设有隔离层(1),所述的隔离层(1)主体为20-60目的高强度且洁净的石英砂;
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具体规格如下:
(1)整体单位质量为3.0±10%Kg/㎡;
(2)整体厚度为2.5±5%mm;
(3)纵向断裂强度≥7KN/200mm;横向断裂强度≥9KN/200mm;
(4)纵向伸长率和横向伸长率为3-10%;
(5)纵向梯形撕破强力≥300N;横向梯形撕破强力≥400N;
(6)CBR顶破强力≥2.5KN;
(7)不透水性,在0.3Mpa条件下测试120Min实现不透水;
(8)耐热性,在70℃条件下测试实现不流淌或滴落;
(9)低温柔性,在-15℃条件下无裂纹;
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的胎基被改性聚合物浸透,不出现未被浸透的条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制备工艺包括材料配料系统和生产线系统;
所述的材料配料系统由研磨机和搅拌罐组成,其制备工艺如下:
生产时先将沥青按配方数量输送到计量搅拌罐中,然后按照配方数量将SBS加入,搅拌熔化后,加入其它改性剂,熔好后将其混合料过沥青胶体磨进行研磨,研磨搅拌不少于30min,再加入填充料进行混合搅拌。
所述的生产线系统将由所述的材料配料系统生成的改性好的混合料输送到涂油池内,然后将胎基浸入池内,涂好油的毡体经过撒沙覆膜,即在所述的吸收贴主体(2)上按标准设置所述的隔离层(1),压延冷却后制成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应力吸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材料配料系统的制备工艺中,设有如下具体步骤:
(1)计量,将沥青、SBS改性剂、丁苯粉末橡胶、改性料和填充料按照配方数量及配料顺序经电子计量后,输入配料罐中;
(2)配料和研磨,将沥青、基础油按配方数量加入到配料罐中,开启搅拌,控制罐内温度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哲缪兴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伊尔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