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水培立体多层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23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瓜菜水培立体多层栽培装置,包括立体多层栽培架、补光灯、栽培组件、供回液组件和移动底座,立体多层栽培架通过骨架固定在移动底座上,骨架的左侧和右侧放置定植箱,植株栽植于定植箱中,茎蔓沿引蔓层的引蔓带生长,补光灯和引蔓层交替分层设置,补光灯使用LED光源供给作物光照;营养液箱及水泵、进液管、供回液管组成营养液循环系统。该立体多层栽培装置能根据需要快捷拆装,并便于转移,适用于人工光源栽培中的西甜瓜、黄瓜等爬蔓瓜类作物栽培,解决了多层栽培的层间高度对瓜菜植株的限制问题,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Three dimensional and multi-layer cultivation device for hydroponics of melon and vege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瓜菜水培立体多层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瓜菜栽培组件,尤其是适合人工光源的瓜菜立体多层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蔬菜水培指利用营养液满足蔬菜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和养分需要的一种栽培模式和技术,立体式多层水培通常需要在每层利用人工光源对作物进行补光,当前该种栽培模式在叶菜生产中应用较多。瓜菜因吊蔓或层间光照的问题,较少见到瓜菜的多层立体水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适合瓜菜的立体多层栽培装置,使不同层的瓜菜植株利用人工光源,并在引蔓带的导引下匍匐生长,满足了瓜菜立体多层栽培中植株对空间高度、光照及养分的设施需求。一种瓜菜水培立体多层栽培装置,包括立体多层栽培架、补光灯、栽培组件、供回液组件和移动底座,所述立体多层栽培架包括骨架、引蔓带和补光灯背板,所述引蔓带和所述补光灯背板平行交替布置,两端均固定于所述骨架上,并由中间均布的骨架进行支撑,所述补光灯为LED灯;所述立体多层栽培架通过所述骨架与所述移动底座相连,所述移动底座包括横杆、连接座、转接座、短杆和万向轮,所述横杆与所述短杆通过所述转接座相连,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横杆形成同轴线可动连接,所述转接座与所述万向轮固连;所述供回液组件包括营养液箱、进液管、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营养液箱分别与所述进液管、所述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连接,所述营养液箱内设有水泵。优选地,所述立体多层栽培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栽培组件,所述栽培组件包括立柱、分层布置于所述立柱上的支板和放置于所述支板上的定植箱,所述定植箱通过定植箱斜撑件进行加固,所述定植箱的数量与所述引蔓带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补光灯背板的下方设有所述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背板包括中间层补光灯背板和顶层补光灯背板。优选地,所述横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杆上设有相同数量的所述连接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瓜菜立体多层栽培装置改变了传统的瓜菜吊蔓及单层栽培模式,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另外该种多层栽培模式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2)通过设置移动底座,可根据需求增删连接座和骨架的数量,并能够将瓜菜立体多层栽培装置方便地进行转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多层栽培装置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底座的轴测示意图。附图标记:中间层补光灯背板1;引蔓带2;补光灯3;顶层补光灯背板4;立体多层栽培架5;立柱6;支板7;定植箱斜撑件8;回液管9;供液管10;营养液箱11;进液管12;定植箱13;定植岩棉块14;骨架15;横杆21;连接座22;转接座23;短杆24;万向轮25。具体实施方式为详尽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瓜菜水培立体多层栽培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立体多层栽培架5、补光灯3、栽培组件、供回液组件,立体多层栽培架5包括骨架15、引蔓带2和补光灯背板,引蔓带2和补光灯背板数量相等,且平行交替布置,引蔓带2在下,补光灯背板在上,引蔓带2和补光灯背板的两端均固定于栽培架5上;补光灯背板下方设有补光灯3,补光灯背板包括中间层补光灯背板1和顶层补光灯背板4,中间层补光灯背板1为不锈钢板,顶层补光灯背板4为不锈钢板,补光灯3为LED灯,使用LED光源供给作物光照。立体多层栽培架5通过骨架15与移动底座相连,移动底座包括横杆21、连接座22、转接座23、短杆24和万向轮25,横杆21与短杆24通过转接座23相连,横杆21与转接座23进行同轴线可动连接,转接座23侧面设有圆孔,短杆24与转接座23的侧面圆孔相连,短杆24与横杆21的轴线相互垂直;连接座22与横杆21形成同轴线可动连接,可从横杆21的端部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连接座23的数量,两个连接座23横杆21上连接座23的数量相同,且与骨架15的数量一致,位置也相对设置,转接座23与万向轮25固连,能够将瓜菜立体多层栽培装置方便地进行转移,节省人力与时间。供回液组件包括营养液箱11、进液管12、供液管10和回液管9,营养液箱11置于底部,分别与进液管12、供液管10、回液管9连接,营养液箱11内设有水泵,作为动力源;配置好的营养液从进液管12输入营养液箱11,然后经供液管10进入定植箱13中,再经回液管9再流回营养液箱11,再经供液管10进入定植箱13,如此形成循环供液。栽培组件包括立柱6、分层布置于立柱6上的支板7、放置于支板7上的定植箱13和定植箱斜撑件8,左右两侧的定植箱13均通过定植箱斜撑件8进行二次加固,植株定植在定植箱13中的定植岩棉块14中,并沿引蔓带2生长;优选地,立体多层栽培架5两端分别设有栽培组件,定植箱13的数量与引蔓带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左右两端的定植箱13依次交替设置。本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立体多层栽培架5中骨架的材质为钢材,引蔓带2、中间层补光灯背板1、顶层补光灯背板均固定于立体多层栽培架5两端的横梁上,引蔓带2、补光灯背板和定植箱13的数量相等,各为4个,引蔓带2与补光灯背板平行交替布置,其中引蔓带2在下,补光灯背板在上,补光灯背板下设有LED光源以供给引蔓带2上的作物光照,定植箱13设于左右两端依次交替设置,补光灯背板中的中间层补光灯背板1为不锈钢板,顶层补光灯背板4为不锈钢板。选择立柱6为方钢管,截面50mm*50mm*2.5mm,支板7为方钢板,长和宽均为400mm,厚度2mm,定植箱斜撑件8为Φ10mm直径的圆钢,与支柱6夹角45°,焊接在支柱6和支板7上,对支板7和定植箱斜撑件8进行加固。营养液箱11内设有水泵,将配置好的营养液从进液管12输入营养液箱11,然后经供液管10进入定植箱13中,再经回液管9再流回营养液箱11,再经供液管10进入定植箱13,如此形成循环供液。立体多层栽培架5中的骨架15与移动底座中的连接座22相连,连接座22可从横杆21的端部滑入或滑出,保持与骨架15的数量及位置一致;移动底座的主框架包括横杆21、转接座23和短杆24,转接座23下方固连有万向轮25,从而便捷地将瓜菜立体多层栽培装置进行转移,以节省人力与时间。以上为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瓜菜水培立体多层栽培装置,包括立体多层栽培架、补光灯、栽培组件、供回液组件和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n所述立体多层栽培架包括骨架、引蔓带和补光灯背板,所述引蔓带和所述补光灯背板平行交替布置,两端均固定于所述骨架上,并由中间均布的骨架进行支撑,所述补光灯为LED灯;/n所述立体多层栽培架通过所述骨架与所述移动底座相连,所述移动底座包括横杆、连接座、转接座、短杆和万向轮,所述横杆与所述短杆通过所述转接座相连,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横杆形成同轴线可动连接,所述转接座与所述万向轮固连,以及/n所述供回液组件包括营养液箱、进液管、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营养液箱分别与所述进液管、所述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连接,所述营养液箱内设有水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瓜菜水培立体多层栽培装置,包括立体多层栽培架、补光灯、栽培组件、供回液组件和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体多层栽培架包括骨架、引蔓带和补光灯背板,所述引蔓带和所述补光灯背板平行交替布置,两端均固定于所述骨架上,并由中间均布的骨架进行支撑,所述补光灯为LED灯;
所述立体多层栽培架通过所述骨架与所述移动底座相连,所述移动底座包括横杆、连接座、转接座、短杆和万向轮,所述横杆与所述短杆通过所述转接座相连,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横杆形成同轴线可动连接,所述转接座与所述万向轮固连,以及
所述供回液组件包括营养液箱、进液管、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营养液箱分别与所述进液管、所述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连接,所述营养液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张天柱李旭郭玲娟米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