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117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包括:    一空调器,它包括一压缩机、一加热或冷却室内空间的第一热交换器和一第二热交换器、一按照系统的运行模式将经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引导到所述第一或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控制器、及一用于膨胀高温和高压制冷剂的膨胀装置,该膨胀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    一第一风道,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到室内空间,该第一风道可被开启和关闭;    一第二风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到室外,该第二风道可被开启和关闭,并以该第二风道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风道相交的方式安装;    一第三风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到室外,该第三风道可被开启和关闭;    一再生式热交换器,它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风道之间的交叉处,用于使通过交叉处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和    多台控制气流的风机,它们分别设置在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内;    其中,所述压缩机和第二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三风道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该系统能作为除湿装置和通风装置在空气供冷模式和空气供热模式两种情况下运行。本申请请求享受申请日为2002年12月26日的韩国申请P2002-0083916号的优先权,因而该申请作为本申请的参考文献,相当于在此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与本申请一起提出。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空调器通过调节温度、湿度、气流和空气的洁净度来对指定空间的空气进行调节。例如,空调器类似一个使房间、餐馆、图书馆或办公室内的空气冷却或加热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图1是现有空调器的加热和冷却系统示意图。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一般加热和冷却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性,然后指出这种系统存在的问题。首先,常规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1、制冷剂通路控制器2、室内热交换器3、室外热交换器4和膨胀装置5。在室外热交换器4附近设有室外风机4a。同样,在室内热交换器3附近设有室内风机3a。根据系统运行模式,上述加热和冷却系统利用输送控制器(motioncontroller)2有选择地将来自压缩机1的制冷剂引导到室内热交换器3或室外热交换器4。通常,制冷剂通路控制器2包括一个四通阀。下面将对处于空气供冷模式的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说明。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引导到室外热交换器,通过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然后,被冷凝的制冷剂流到膨胀装置。在膨胀装置中,制冷剂膨胀成低温和低压状态,然后被送到室内热交换器,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后被汽化。汽化了的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当室内风机运转时,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时被冷却。然后将已冷却的空气送回室内,同时将室内空间冷却到选定温度。下面将描述加热和冷却系统在空气供热模式中的运行过程。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四通阀送入室内热交换器,并通过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气中而冷凝。然后,经冷凝的制冷剂被送到膨胀装置。室内空气由室内风机引导而通过室内热交换器时被加热。然后,热空气返回到室内,而将室内空间中的空气加热到选定温度。在膨胀装置中,制冷剂膨胀到低温低压状态,并被送到室外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中的热,然后返回到压缩机。在回路中进行上述过程时,用户可按期望的供热或供冷需求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但是,常规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具有如下缺陷。首先,利用常规的加热和冷却系统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是在门和窗户关闭的情况下反复循环室内空气来进行的。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将变得干燥而污浊,所以用户要经常开窗,以使室内空间通风。这样做时,也就是通过将室内空气送到室外来使室内空间通风时,大量热能被损失掉,并且用户在通风后再接通系统时,又急剧增加了能源的消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缺陷,需要一种加热和冷却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并能通风,且在通风过程中能降低热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该系统可基本上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陷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该系统能在一空间内对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并能通风,或只对室内空间通风。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该系统在对室内空间通风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小热损失。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该系统装有能对室外流入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可通过随后的描述表现出来,其中的一部分对于阅读了下文的解释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从专利技术的实施中得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所描述的具体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在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和概括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包括第一风道(airduct),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到室内空间,该第一风道能开启和关闭;第二风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导到室外,其中第二风道能开启和关闭,而且第二风道的一部分以与第一风道相交(intersects)的方式安装;第三风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导到室外,第三风道能开启和关闭;一个再生式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风道之间的相交处,用于使流过相交处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及多台控制气流的风机,它们分别设置在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上。这里,空调器包括一压缩机,一加热或冷却室内空间的第一热交换器和一第二热交换器,一按照系统的运行模式将经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引导到第一或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控制器,及一用于膨胀高温、高压制冷剂并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膨胀装置。压缩机和第二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三风道内。更具体地说,第二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三风道附近,室内空气通过该第三风道排出;第一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一风道附近,室外空气从第一风道被送到室内空间。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向关闭的室内空间供冷的第一模式;向室内空间供冷和通风的第二模式;向关闭的室内空间供热的第三模式;向室内空间供热和通风的第四模式;及只对室内空间通风的第五模式。在通风过程中使热损失最小的再生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通道(channel),室外空气经第一风道流过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室内空气经第二风道流过该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相接触。流过再生式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的室外空气与流过再生式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热损失。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再生式热交换器具有多层结构,其中用导热系数非常好的铝制成的第一和第二通道为交错(alternately)的层状。优选该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还包括用吸湿材料覆盖的除湿装置,用于吸收在第一风道中流动的空气中所含的水分,按照这种布置,可将吸收的水分散发到在第三风道中流动的空气中。此处,第三风道与第一风道平行安装,最好采用吸湿能力极好的硅胶作为吸湿材料。优选所述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三风道上的再热器,用于对从第二热交换器排放到除湿装置的空气进行再加热。具有上述结构的组合式通风和空调系统不论是以供热还是供冷系统运行,都可有利地用于内部空间的通风,使通风时热损失减至最小,并在室外空气湿度很大时,利用除湿装置对室外空气进行除湿。应当理解,上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及下文的详细描述都只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且可以用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所示附图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图示的实施方式和文字描述一起可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常规加热和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示意图;图4A和图4B是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再生式热交换器的细节的示意图;图5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除湿装置的透视图;图6示意地表示出当图2中的空调系统只在通风模式下运行时空气的流动状态;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所示的例子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现对空调器的功能进行描述。空调器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和空气洁净度调节在指定区域内的空气状态。例如,空调器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熙黄允济宋灿豪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