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1109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碳酸酯与不同种类的微孔有机聚合物以一定的比例混炼并模压得到微孔有机聚合物/聚碳酸酯复合片材。优化微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种类和添加量获得相界面结合良好的微孔有机聚合物/PC复合材料片材,将该片材与超临界CO

Polycarbonate microporous foam with coral reef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PC)作为一种无毒、高透明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在有缺口存在时,PC的冲击性能不理想,制约了它的大规模使用。众所周知,利用微小泡孔钝化裂纹尖端、减缓材料内部的应力集中,可以改善材料的冲击性能。因此,以超临界CO2为物理发泡剂,将微孔结构引入到PC中,可以在降低材料重量和成本的同时,提高冲击强度并降低导热系数和介电常数,拓宽其应用领域。通过改变发泡方式(如高压釜间歇发泡、挤出发泡等)或调节发泡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时间等)可以调控PC微孔泡沫的结构,进而调控PC泡沫材料的性能。Kumar等(JournalofEngineeringforIndustry,1994,116:413-420)利用CO2在PC中的高溶解度,通过改变高压釜间歇发泡过程中的饱和压力、发泡温度、发泡时间等参数,制备出了具有不同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聚碳酸酯和微孔有机聚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混练,得到所述微孔有机聚合物/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所述微孔有机聚合物为沥青基微孔有机聚合物、煤焦油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和沥青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n(2)将步骤(1)所述微孔有机聚合物/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干燥后模压得到薄片;/n(3)将所得薄片放入高压发泡釜中并密封,通入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流体,升温至40~100℃,并在此温度和10~30MPa的压力下保持1~8h,完全饱和后得到均匀的微孔有机聚合物/聚碳酸酯/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碳酸酯和微孔有机聚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混练,得到所述微孔有机聚合物/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所述微孔有机聚合物为沥青基微孔有机聚合物、煤焦油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和沥青基超交联微孔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将步骤(1)所述微孔有机聚合物/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干燥后模压得到薄片;
(3)将所得薄片放入高压发泡釜中并密封,通入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流体,升温至40~100℃,并在此温度和10~30MPa的压力下保持1~8h,完全饱和后得到均匀的微孔有机聚合物/聚碳酸酯/CO2混合物;进一步升温至140~200℃保持6~8min,然后在5~60s内快速卸压,使压力降到大气压力,将样品在恒温油浴中发泡,最后置于冰水浴中定型,得到所述的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微孔有机聚合物和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0.5:99.5~1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通入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流体,升温至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珊瑚礁状结构的聚碳酸酯微孔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在此温度和20M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水洞朱静漪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