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325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备成表面平滑的颗粒状结构的发泡前体,所述发泡前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步骤二:将发泡前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挥发性气体,升温至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发泡用前体的软化点,加压使所述挥发性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保温保压,挥发性气体渗透入所述发泡前体中;步骤三:发泡剂渗透完成后,降低压力,发泡前体发泡膨胀,形成热塑性聚氨酯发泡颗粒。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存在发泡均匀性差,无法形成规则颗粒的问题。

Supercritical foaming method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发泡
,具体涉及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方法。
技术介绍
高分子聚氨酯合成材料是常用的运动鞋鞋底材料。通常情况下聚氨酯弹性体需要通过发泡才能具有适用于鞋底的弹性,现有的聚氨酯发泡技术有超临界发泡,即通过超临界的二氧化碳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对聚氨酯弹性体颗粒进行渗透,再释放至常压膨胀实现发泡,然而现有的超临界发泡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在于聚氨酯弹性体在浸润超临界二氧化碳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使二氧化碳完全渗透至聚氨酯弹性体的内部,是聚氨酯弹性体的内心也能够发泡,操作时间长,且该种浸润方法对聚氨酯弹性体的粒径有较大的限制,聚氨酯弹性体的粒径不能过大,一般都在10mm以下,其原因在于,过大粒径的聚氨酯弹性体难以保证二氧化碳的充分浸润,发泡气孔均匀性较差,膨胀时也难以保证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聚氨酯弹性体的变形,无法形成规则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方法,以解决现有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存在发泡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n步骤一: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备成表面平滑的颗粒状结构的发泡前体,所述发泡前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呈十字形交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贯穿所述发泡前体,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贯穿所述发泡前体,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穿过所述发泡前体的中心位置;/n步骤二:将发泡前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挥发性气体,升温至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发泡用前体的软化点,加压使所述挥发性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保温保压,挥发性气体渗透入所述发泡前体中;/n步骤三:发泡剂渗透完成后,降低压力,发泡前体发泡膨胀,形成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备成表面平滑的颗粒状结构的发泡前体,所述发泡前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呈十字形交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贯穿所述发泡前体,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贯穿所述发泡前体,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穿过所述发泡前体的中心位置;
步骤二:将发泡前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挥发性气体,升温至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发泡用前体的软化点,加压使所述挥发性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保温保压,挥发性气体渗透入所述发泡前体中;
步骤三:发泡剂渗透完成后,降低压力,发泡前体发泡膨胀,形成热塑性聚氨酯发泡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前体为圆形或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超临界发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前体由以下操作方法制备得到:
将10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1-10份泡孔尺寸稳定剂,1-35份熔体粘度调节剂加入到挤出机中熔融混炼,通过挤出机在水下挤出并切粒,形成表面平滑的颗粒状结构的发泡前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本炎黄康宁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雄九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