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静电阻燃材料的制备
,涉及抗静电阻燃材料的制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聚酯纤维(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它是以聚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聚酯纤维是目前产量最高、用量最大的合成纤维。涤纶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并有较好的耐光、耐热、耐腐蚀等特性,然而其导电性能差且极限氧指数只有22%左右,属于可燃纤维,因此对其进行阻燃及抗静电改性尤为重要。如果能将抗静电阻燃材料运用到涤纶的制备工艺中,将会极大地提高涤纶的阻燃及抗静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羧基化的石墨烯螯合具有催化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热处理后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分散于聚酯聚合体系中,利用聚合过程中的热和还原气氛原位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n一、将羧基化比例为10~30%的氧化石墨烯与协同催化、阻燃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进行螯合,得材料A;/n二、将材料A进行热处理,得材料B;/n三、将材料B与烷基次膦酸金属盐进行原位聚合,即得所述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一、将羧基化比例为10~30%的氧化石墨烯与协同催化、阻燃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进行螯合,得材料A;
二、将材料A进行热处理,得材料B;
三、将材料B与烷基次膦酸金属盐进行原位聚合,即得所述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前驱体为氯化锗或者钛酸正丁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热处理为将材料A置于氮气气氛的马弗炉,在300~800℃条件下处理时间2~8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原位聚合工艺为酯化条件为235~250℃,压力300~400Kpa,酯化反应时间为2~4h,缩聚温度为280~290℃,缩聚反应时间为3~5h。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静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倩,朱美芳,李登新,周家良,俞森龙,相恒学,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