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圣东专利>正文

多用途折叠式康乐甲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06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可折叠式的康乐甲马,其结构特征为,座板套放于座板框内,盖板通过其后端的小轴与座板框连接使盖板将座板盖住或揭开,盖板上表面印制有象棋或围棋盘,下支架可以折叠或撑起并与后部上支架连为一体,撑杆穿过上支架中部所设的铁环而插至后横杆中部所设的管孔内,下支架底部设有定向轮和方向轮,该装置用途广泛,形似折叠椅可当凳子坐,折叠后可当拖车用,可在盖板上弈棋打扑克,又可当餐桌使用,还可当坐便器用,是老年人生活的良友。(*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乐甲马,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种用途折叠式康乐甲马。折叠式坐椅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坐具之一,当暂时不用时可将其进行折叠便于存放或搬用,但这种坐椅仅起单一的就坐作用,故其使用受到限制。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适于老年人多用途折叠式康乐甲马装置,其目的之一是人们可以坐在座板上,将其当作凳子使用,目的之二是可以当做简易餐桌使用,目的之三是利用盖板上印制的象棋盘或围棋盘可进行奕棋或打扑克,目的之四是将盖板揭起时可当作坐便器使用,目的之五是将其折叠平放地上时可作为拖车使用又方便存放,目的之六是将撑杆抽出时,可作为手杖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措施,座板套放于座板框内,盖板通过其后端的小轴插入座板框后部左右侧向上凸起部位而开设的耳环孔内,使盖板可将座板盖住或揭开,下支架可以折叠或撑起并与上支架连为一体,撑杆穿过上支架中部所设的铁环而插入到下部后横杆中部所设管也内,下支架的底部有定向轮和方向轮。其积极效果和主要优点为1、该装置形似折叠椅,可为作椅子坐用,折叠后形成一轻巧灵便的拖车,利用由管子制作的撑杆下端口内的小钩(未示出)拉住铁环即可拖行。2、当撑杆立起时,可以手扶推动前后移动。3、可作为简易餐桌用,还可作为棋盘或围盘用以及作为坐便器使用。4、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具备焊接设备和弯管器即可以生产。5、体积小,重量轻,其全重仅7公斤,体积为撑起时全高0.5米,长0.5米,宽0.45米,折叠后其长0.8米,宽0.45米,高0.12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座板4套放于座板框5内,盖板2通过其后端的小轴15插入座板框5后部左右侧向上凸起部位而开设的耳环孔14内,使盖板2可将座板4盖住或揭开,盖板2的上表面印制有象棋或围棋盘13,下支架8可以折叠或撑起并与后部的上支架3连为一体,撑杆1穿过上支架3中部所设的铁环12而插入至下部后横杆9中部所设管孔7内,下支架8的底部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定向轮11,后部设有方向轮6,与后横杆9对应的前下部设有前横杆10。权利要求一种多用途折叠式康乐甲马,主要由座板、座板框、上支架、下支架、横杆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座板(4)套放于座板框(5)内,盖板(2)通过其后端的小轴(15)插入座板框(5)后部左右侧向上凸起部位而开设的耳环孔(14)内,使盖板(2)可将座板(4)盖住或揭开,盖板(2)的上表面印制有象棋或围棋盘(13),下支架(8)可以折叠或撑起并与后部的上支架(3)连为一体,撑杆(1)穿过上支架(3)中部所设的铁环(12)而插入至下部后横杆(9)中部所设管孔(7)内,下支架(8)的底部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定向轮(11),后部设有方向轮(6),与后横杆(9)对应的前下部设有前横杆(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可折叠式的康乐甲马,其结构特征为,座板套放于座板框内,盖板通过其后端的小轴与座板框连接使盖板将座板盖住或揭开,盖板上表面印制有象棋或围棋盘,下支架可以折叠或撑起并与后部上支架连为一体,撑杆穿过上支架中部所设的铁环而插至后横杆中部所设的管孔内,下支架底部设有定向轮和方向轮,该装置用途广泛,形似折叠椅可当凳子坐,折叠后可当拖车用,可在盖板上弈棋打扑克,又可当餐桌使用,还可当坐便器用,是老年人生活的良友。文档编号A47C13/00GK2156751SQ9321962公开日1994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孙圣东 申请人:孙圣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折叠式康乐甲马,主要由座板、座板框、上支架、下支架、横杆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座板(4)套放于座板框(5)内,盖板(2)通过其后端的小轴(15)插入座板框(5)后部左右侧向上凸起部位而开设的耳环孔(14)内,使盖板(2)可将座板(4)盖住或揭开,盖板(2)的上表面印制有象棋或围棋盘(13),下支架(8)可以折叠或撑起并与后部的上支架(3)连为一体,撑杆(1)穿过上支架(3)中部所设的铁环(12)而插入至下部后横杆(9)中部所设管孔(7)内,下支架(8)的底部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定向轮(11),后部设有方向轮(6),与后横杆(9)对应的前下部设有前横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圣东
申请(专利权)人:孙圣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