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966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尾,该仿生鱼尾应具有结构简单、运动灵活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尾,其特征在于:该仿生鱼尾包括主机架、可转动地定位在主机架上的副机架、可转动地定位在副机架上的鱼尾、设置在主机架上的舵机、设置在副机架上的电机、传递舵机动力带动副机架摆动的第一传动机构、传递电机动力带动鱼尾摆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通过连杆与舵机转轴固定的转向板、与副机架固定并且穿过转向板的转向杆、连接主机架与转向杆的弹簧。

Bionic fish tail based on physical oblique crank rocker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尾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
,具体是一种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尾。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生技术也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仿生鱼的研究。在鱼游动的过程中要实现鱼尾的摆动,需要多结构的协调配合。而现有的具有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多为串联式的,连接时需要采用的零件过多,实现起来较为困难复杂。为了更为简单地实现鱼游动过程中的摆动动作,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尾,该仿生鱼尾应具有结构简单、运动灵活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尾,其特征在于:该仿生鱼尾包括主机架、可转动地定位在主机架上的副机架、可转动地定位在副机架上的鱼尾、设置在主机架上的舵机、设置在副机架上的电机、传递舵机动力带动副机架摆动的第一传动机构、传递电机动力带动鱼尾摆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通过连杆与舵机转轴固定的转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尾,其特征在于:该仿生鱼尾包括主机架(1)、可转动地定位在主机架上的副机架(2)、可转动地定位在副机架上的鱼尾(3)、设置在主机架上的舵机(4)、设置在副机架上的电机(5)、传递舵机动力带动副机架摆动的第一传动机构、传递电机动力带动鱼尾摆动的第二传动机构;/n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通过连杆(6)与舵机转轴固定的转向板(7)、与副机架固定并且穿过转向板的转向杆(8)、连接主机架与转向杆的弹簧(9);/n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舵机转轴固定的曲柄(10)、设置在鱼尾上的弧形滑槽(11)、既可转动地定位在曲柄上又可滑动地定位在滑槽中的滑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理斜曲柄摇杆机构的仿生鱼尾,其特征在于:该仿生鱼尾包括主机架(1)、可转动地定位在主机架上的副机架(2)、可转动地定位在副机架上的鱼尾(3)、设置在主机架上的舵机(4)、设置在副机架上的电机(5)、传递舵机动力带动副机架摆动的第一传动机构、传递电机动力带动鱼尾摆动的第二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通过连杆(6)与舵机转轴固定的转向板(7)、与副机架固定并且穿过转向板的转向杆(8)、连接主机架与转向杆的弹簧(9);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舵机转轴固定的曲柄(10)、设置在鱼尾上的弧形滑槽(11)、既可转动地定位在曲柄上又可滑动地定位在滑槽中的滑块(12)。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赵跃鹏潘晓岩宋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