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阻焊接装置及使用该电阻焊接装置的电阻焊接方法、焊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阻焊接装置及使用该电阻焊接装置的电阻焊接方法、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相互重叠的金属板进行焊接时,以往广泛采用电阻焊接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对置的电极间夹入焊接对象物(以下称为工件),在电极间流动规定的电流,从而使工件的规定部位加热熔融而进行焊接。此外,还广泛采用间接电阻焊接方法,具体地说,在部分重叠的2个金属板的同一面侧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一对电极,在2个金属板间通电而进行焊接。但是,在上述的间接电阻焊接中,为了在同一面侧配置2个电极,需要将电极间隔提高到规定值以上,对狭小空间进行焊接是很困难的。此外,由于电极间隔变大,所以电流路径变长,容易发生工件内的电流的分流,导致焊接效率下降。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具有内侧电极和相对于内侧电极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的外侧电极的电极来对工件进行间接电阻焊接的构成。通过这样的电阻焊接装置,能够减小工件内的电流的分流,提高焊接效率。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31269号公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阻焊接装置,其具备第1电极及第2电极,所述第1电极及所述第2电极的前端彼此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地配置,能够夹住焊接对象物而进行通电,该电阻焊接装置的特征在于,/n所述第1电极具有第1内侧电极和在所述第1内侧电极的外周侧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的第1外侧电极,/n所述第2电极具有第2内侧电极和在所述第2内侧电极的外周侧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的第2外侧电极,/n该电阻焊接装置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能够按照规定的焊接条件来控制用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对所述焊接对象物加压的加压状态,并且按照规定的焊接条件,在所述第1内侧电极、所述第1外侧电极、所述第2内侧电极、所述第2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6 JP 2018-2090821.一种电阻焊接装置,其具备第1电极及第2电极,所述第1电极及所述第2电极的前端彼此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地配置,能够夹住焊接对象物而进行通电,该电阻焊接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电极具有第1内侧电极和在所述第1内侧电极的外周侧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的第1外侧电极,
所述第2电极具有第2内侧电极和在所述第2内侧电极的外周侧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的第2外侧电极,
该电阻焊接装置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能够按照规定的焊接条件来控制用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对所述焊接对象物加压的加压状态,并且按照规定的焊接条件,在所述第1内侧电极、所述第1外侧电极、所述第2内侧电极、所述第2外侧电极之中选择用于向所述焊接对象物通电的一对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焊接装置,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按照规定的焊接条件设定所述一对电极间的通电条件,并且设定所述第1内侧电极、所述第1外侧电极、所述第2内侧电极、所述第2外侧电极分别对所述焊接对象物加压的加压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阻焊接装置,
还具备:在轴方向上对所述第1内侧电极加压的第1加压部、在轴方向上对所述第1外侧电极加压的第2加压部、在轴方向上对所述第2内侧电极加压的第3加压部、以及在轴方向上对所述第2外侧电极加压的第4加压部,
所述控制部能够按照规定的焊接条件来选择将所述第1~第4加压部相互独立地控制还是联动地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阻焊接装置,
所述第1外侧电极及所述第2外侧电极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在周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分割为n个的分割电极,其中n为偶数,
所述控制部按照规定的焊接条件,在所述第1外侧电极中的处于对角位置的1组分割电极、所述第1内侧电极、所述第2内侧电极、以及所述第2外侧电极或者所述第2外侧电极中的处于对角位置的1组分割电极之中选择用于向所述焊接对象物通电的一对电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焊接装置,
所述第1外侧电极及所述第2外侧电极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在周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分割为n个的分割电极,其中n为偶数,
所述控制部按照规定的焊接条件,在所述第1外侧电极中的处于对角位置的1组分割电极、所述第1内侧电极、所述第2内侧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纮次朗,高桥克典,森胁干文,中井正规,市原浩一郎,冨永泰裕,氏平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