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飞行参数获取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
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飞行参数获取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属于网络通信领域。
技术介绍
衡量飞行器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就是运载能力,也就是有效载荷。提高飞行器的运载能力包括两个出发点:一个是增大飞行器的推力,另一个就是尽可能提高飞行器的有效承载能力,这就要尽最大努力降低飞行器上无谓的载重量。当前飞行器电气设备之间是通过电缆网进行连接的,尤其是分布于飞行器内的成百上千个传感器,使得这种传统有线数据采集模式面临着如下问题:首先严重制约了飞行器运载能力的提升。随着航天飞行器的发展和更新换代,传感器数量成倍增加,因此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电缆也随之呈指数形增加,这就大大降低了火箭的运载能力。其次电缆网的研制也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工作量巨大,容易出错,返工次数多,进度难以保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保障。然而采用这种传统的有线采集方式,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有时还适得其反。因为无论是在型号研制初期的接口协调上,还是在具体实现和设计上,都增加了工作的复杂度,导致系统可靠性下降。同时 ...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飞行参数获取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以及辅助控制节点,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作为主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和辅助控制节点作为从节点,形成星型拓扑结构;/n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连接无线传感网络与其他外部网络,实现无线传感网络与其他外部网络通信协议的转换,同时向无线传感器节点发布任务,接收无线传感器节点反馈的数据并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发到外部网络;/n无线传感器节点根据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发布的任务进行数据的采集,经过格式转化和组包处理后反馈给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n辅助控制节点控制整个网络的休眠与唤醒。/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飞行参数获取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以及辅助控制节点,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作为主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和辅助控制节点作为从节点,形成星型拓扑结构;
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连接无线传感网络与其他外部网络,实现无线传感网络与其他外部网络通信协议的转换,同时向无线传感器节点发布任务,接收无线传感器节点反馈的数据并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发到外部网络;
无线传感器节点根据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发布的任务进行数据的采集,经过格式转化和组包处理后反馈给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
辅助控制节点控制整个网络的休眠与唤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参数获取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具有中继路由功能,当作为中继节点时,能够对自身采集数据与接收到的其他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进行融合,并路由至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参数获取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以及辅助控制节点均采用射频通信电路实现数据处理和通信,且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以及辅助控制节点的射频通信电路硬件组成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参数获取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射频通信电路包括逻辑控制模块、射频通信模块、程序调试模块以及电源供电模块;
逻辑控制模块:由微控制器构成,控制整个节点的操作,完成任务调度、任务发布、协调射频通信电路不同模块的工作时序以及存储和处理数据功能,根据电源供电模块发送的当前用电量统计电池的剩余电量,是整个节点的核心;
射频通信模块:由无线通信模块组成,负责对接收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并转发,完成与其他节点的无线通信功能;
程序调试模块:能够利用调试工具将程序下载到射频通信电路中进行调试和验证;
电源供电模块:为整个节点正常工作提供能量,电源供电模块从电池取电,经相应的电压变换后供逻辑控制模块、射频通信模块、程序调试模块以及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敏感模块工作,并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当前用电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飞行参数获取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逻辑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CC2640R2f、主频晶振X1、休眠晶振X2、电阻R1、电容C5、电容C6、电容C12和电容C35;
控制芯片CC2640R2f的VDDS、VDDS2、VDDS_DCDC管脚连接外部电源VDDS,控制芯片CC2640R2f的VDDR管脚连接外部电源转换后的直流电源VDDR;
主频晶振X1连接在控制芯片CC2640R2f的X24M_P和X24M_N之间,控制芯片CC2640R2f的X32K_Q2与休眠晶振X2的一端以及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CC2640R2f的X32K_Q1与休眠晶振X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CC2640R2f的VSS管脚和EGP管脚接地,控制芯片CC2640R2f的DCOUPL管脚通过电容C12接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辉,周广铭,夏国江,路娟,梁晨光,张金刚,李亚群,耿胜男,张大铭,俞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