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热转移装置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31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4:07
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可以包括框架与至少一个销,框架具有从框架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框架的第二表面的紧固件接收开口,至少一个销设置在框架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延伸远离框架的第二表面,其中至少一个销包括具有钩状物的至少二个细长区段,钩状物设置在至少二个细长区段中的每一个的头部部分上。亦提供热转移装置和具有散热器的电子装置。

Reusable holding parts, heat transfer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热转移装置和电子装置
本公开关于用于散热器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
技术介绍
在已知计算机组件中,藉由在中央处理单元(CPU)的顶部附接散热器来进行散热。散热器可以包括散热器的顶部或侧边上的多个散热器,来将热从CPU的顶部传导到散热器的底部。热将藉由冷却鳍进行散逸。散热器可以使用各种附接机构(例如,夹具、螺钉、和其他硬件)附接到计算机的框架。一种已知紧固件包括具有头部、锥形环、和密封环的螺钉。锥形环可以设置在螺钉上,而位在螺钉的头部下方,并且可以具有锥形的下周边表面。密封环可以设置在螺钉上,并与锥形环的锥形的下周边表面接合。已知紧固件可以设置在散热器的钻孔内,并拧入负载框架中,以将散热器固定到负载框架上。然而,用于将散热器固定到负载框架的已知紧固件的结构太过复杂。此外,藉由已知紧固件将散热器固定到负载框架上可能需要多个步骤并且可能破坏紧固件或负载框架的结构。因此,需要改善紧固件和散热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般关于用于散热器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热转移装置、和具有散热器的电子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可以包括框架与至少一个销,框架具有从框架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框架的第二表面的紧固件接收开口,至少一个销设置在框架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延伸远离框架的第二表面,其中至少一个销包括具有钩状物的至少两个细长区段,钩状物设置在至少两个细长区段中的每一个的头部部分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热转移装置。热转移装置可以包括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与散热器,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包括框架与至少一个销,框架具有从框架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框架的第二表面的紧固件接收开口,至少一个销设置在框架的第二表面上,并延伸远离框架的第二表面,其中至少一个销包括具有钩状物的至少两个细长区段,钩状物设置在至少两个细长区段中的每一个的头部上,散热器藉由至少一个销连接到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而散热器具有紧固件接收开口与至少一个导引开口,散热器的紧固件接收开口与框架的紧固件接收开口对准,至少一个导引开口对应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的至少一个销。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可以包括电子部件、散热器、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和紧固件,电子部件藉由底座支撑,散热器连接到底座,而用于散发来自电子部件的热,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连接到散热器,并包括框架与至少一个销,框架具有从框架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框架的第二表面的开口,至少一个销设置在框架的第二表面上,并延伸远离框架的第二表面,其中至少一个销包括具有钩状物的至少两个细长区段,钩状物设置在至少两个细长区段中的每一个的头部上,其中散热器具有紧固件接收开口与至少一个导引开口,散热器的紧固件接收开口与框架的紧固件接收开口对准,至少一个导引开口与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的至少一个销对应,其中底座具有紧固件接收开口,其中底座的紧固件接收开口与框架的紧固件接收开口和散热器的紧固件接收开口对准,紧固件经配置以透过框架的紧固件接收开口、散热器的紧固件接收开口、和底座的紧固件接收开口将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和散热器固定到底座。在下列的上下文中更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因此,利用可以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特征的方式,可以藉由参照实施方式而得到上面简单概述的本公开的更具体描述,其中一些实施方式图示在附图中。然而,附图仅图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理解,本公开可以允许其他同等有效的实施方式,而因此附图不应视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的另一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台座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散热器的台座的另一示意图。图5是沿着图3的线段A-A所截取的散热器的台座的横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与散热器的台座组合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与散热器的台座组合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的另一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组件符号来表示附图中共通的相同组件。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实施方式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并且是说明性表示。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100的示意图,而图2是图1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100的另一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100可以包括框架102与至少一个销104,而框架102具有紧固件接收开口106。紧固件接收开口106形成在框架102中,并从框架102的顶表面延伸到框架102的底表面118。至少一个销104设置在框架102的底表面118上,并延伸远离框架102的底表面118。至少一个销104可以穿过散热器的至少一个对应孔洞,而使得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100可以附接到散热器。因此,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100可以将散热器托持在适当位置,以便于随后将紧固件安装到底座中。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100可以更包括紧固件导引壁108。紧固件导引壁108设置在框架102的顶表面116上,并延伸远离框架102的顶表面116。为了导引紧固件的放置,紧固件导引壁108可以围绕框架102的紧固件接收开口106。以此方式,在紧固件的安装期间,紧固件导引壁108将紧固件引导到框架102的紧固件接收开口106中。如图2所示,至少一个销104可以包括具有钩状物114的至少两个细长区段112。钩状物114设置在至少两个细长区段112中的每一个的头部部分上,而钩状物114朝向至少两个细长区段112中的每一个的头部部分的顶点逐渐变细。至少一个销104可以从框架102的底表面118垂直延伸。至少两个细长区段112彼此平行,而至少两个细长区段之间存在间隙1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细长区段112可以彼此成角度。框架102可以具有矩形形状,而至少两个销104可以基本上设置在框架102的底表面118上的对角处。当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100藉由至少两个销104附接到散热器时,对角处的至少两个销104可以确保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100牢固地附接到散热器。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台座300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散热器的台座300的另一示意图,而图5是图3的散热器的台座300的横截面图。通常,利用鳍状物、销、或其他类似结构来形成散热器,以增加散热器的表面区域,而藉此增强散热。散热器通常由金属形成(例如,铜或铝)。散热器使用各种附接机构(例如,夹具、螺钉、和其他硬件)来附接到底座,以用于散发来自电子部件的热,而电子部件藉由底座支撑以与散热器接触。如图3和图4所示,散热器的台座300具有顶表面306与底表面308,并且具有紧固件接收开口302与至少一个导引开口304。散热器的台座300的紧固件接收开口302与散热器的台座300的至少一个导引开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包括:/n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从所述框架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框架的第二表面的紧固件接收开口;和/n至少一个销,所述至少一个销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延伸远离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销包括具有钩状物的至少两个细长区段,所述钩状物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细长区段中的每一个的头部部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2 US 16/282,997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从所述框架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框架的第二表面的紧固件接收开口;和
至少一个销,所述至少一个销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延伸远离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销包括具有钩状物的至少两个细长区段,所述钩状物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细长区段中的每一个的头部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销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垂直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矩形形状,而至少两个销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对角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进一步包括紧固件导引壁,所述紧固件导引壁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延伸远离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紧固件导引壁围绕所述框架的所述紧固件接收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细长区段彼此平行,且所述至少两个细长区段之间存在间隙。


6.一种热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移装置包括:
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从所述框架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框架的第二表面的紧固件接收开口;和
至少一个销,所述至少一个销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延伸远离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销包括具有钩状物的至少两个细长区段,所述钩状物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细长区段中的每一个的头部部分上;和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藉由所述至少一个销连接到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而所述散热器具有紧固件接收开口与至少一个导引开口,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紧固件接收开口与所述框架的所述紧固件接收开口对准,所述至少一个导引开口对应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托持部件的所述至少一个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销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垂直延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矩形形状,而至少两个销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对角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至少一个导引开口以阶梯方式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散热器的第二表面,而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一表面处的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至少一个导引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二表面处的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至少一个导引开口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紧固件接收开口以阶梯方式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散热器的第二表面,而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一表面处的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紧固件接收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二表面处的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紧固件接收开口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移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政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