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28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属于微波感应装置技术领域,用于对输入的家用电压220V或380V进行降压,微波感应电路,用于对人体进行微波感应并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并传递至信号放大电路上,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产生的信号进行放大并传递至照明控制电路上,照明控制电路,用于对控制照明灯的照明,电容降压电路对输入的家用电压进行降压并将降压后的电压传递至微波感应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上,微波感应电路检测到人体微波将信号传递至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将接受的信号处理后传递至照明控制电路进行照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其电路简单,控制便捷,降低成本。

A static invisible microwave ind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波感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属于微波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0GHz(3T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0.1毫米~1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亚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走廊的感应灯往往采用红外感应,而此种感应方式虽然尤其好处,但不够简单并节省成本,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由C1、C2、R1、DW、D1组成典型的电容降压电路实现降压,微波感应控制器检测到有人活动时,输出下拉电平,经信号放大器F1反相后变成高电平,光敏电阻R3和光敏电阻组成光控电路,白天光敏电阻阻值较小,经分压后低于1/2电源电压为低电平,与非门F2封锁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4使电容C3上的电压充至电源电压,夜晚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为高电平,此时如果有人在监控范围内活动,信号放大器F1输出高电平,共同使信号放大器F2开通输出低电平,经信号放大器F3、信号放大器F4反相后变成高电平,通过电阻R5使双向可控硅VD导通,灯泡点亮,如果人员离开监控范围,经信号放大器F1反相后变成低电平,信号放大器F2封锁,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4向电容C3缓慢充电灯泡熄灭。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微波感应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照明控制电路,所述电容降压电路,用于对输入的家用电压220V或380V进行降压;所述微波感应电路,用于对人体进行微波感应并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并传递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上;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产生的信号进行放大并传递至所述照明控制电路上;所述照明控制电路,用于对控制照明灯的照明;所述电容降压电路对输入的家用电压进行降压并将降压后的电压传递至所述微波感应电路和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上,所述微波感应电路检测到人体微波将信号传递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将接受的信号处理后传递至所述照明控制电路进行照明。优选的,所述电容降压电路包括用于接家用的插座,所述插座的一端接有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照明灯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抑流二极管DW的阴极连接,所述插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抑流二极管DW的阳极,以及有极电容C2的阴极和所述微波感应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有有极电容C2的阳极和所述微波感应电路。优选的,所述微波感应电路与所述包括感应器和感应线圈,所述感应器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感应器与有极电容C2的阴极连接,所述感应器还连接有电阻R2的一端,且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的光敏电阻R3,光敏电阻R3的另一端与信号放大器F2的正极连接,所述感应器还与信号放大器F1的正极和阴极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F1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器F2的负极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F2的输出端连接有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信号放大器F3的阴极和阳极以及信号放大器F4的阴极和阳极以及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有极电容C3的阳极连接。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器F4的输出端和信号放大器F3的输出端皆连接有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有双向可控硅VD的一端,所述光敏电阻R3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VD的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VD的一端与照明灯的另一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由C1、C2、R1、DW、D1组成典型的电容降压电路实现降压,微波感应控制器检测到有人活动时,输出下拉电平,经信号放大器F1反相后变成高电平,光敏电阻R3和光敏电阻组成光控电路,白天光敏电阻阻值较小,经分压后低于1/2电源电压为低电平,与非门F2封锁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4使电容C3上的电压充至电源电压,夜晚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为高电平,此时如果有人在监控范围内活动,信号放大器F1输出高电平,共同使信号放大器F2开通输出低电平,经信号放大器F3、信号放大器F4反相后变成高电平,通过电阻R5使双向可控硅VD导通,灯泡点亮。如果人员离开监控范围,经信号放大器F1反相后变成低电平,信号放大器F2封锁,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4向电容C3缓慢充电灯泡熄灭,从而可以使其电路简单,控制便捷,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图中:1-电容降压电路,2-微波感应电路,3-信号放大电路,4-照明控制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包括电容降压电路1、微波感应电路2、信号放大电路3和照明控制电路4,电容降压电路1,用于对输入的家用电压220V或380V进行降压,微波感应电路2,用于对人体进行微波感应并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并传递至信号放大电路3上,信号放大电路3,用于对产生的信号进行放大并传递至照明控制电路4上,照明控制电路4,用于对控制照明灯的照明,电容降压电路1对输入的家用电压进行降压并将降压后的电压传递至微波感应电路2和信号放大电路3上,微波感应电路2检测到人体微波将信号传递至信号放大电路3,信号放大电路3将接受的信号处理后传递至照明控制电路4进行照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容降压电路1包括用于接家用的插座,插座的一端接有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照明灯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抑流二极管DW的阴极连接,插座的另一端连接抑流二极管DW的阳极,以及有极电容C2的阴极和微波感应电路2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有有极电容C2的阳极和微波感应电路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微波感应电路2与包括感应器和感应线圈,感应器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感应器与有极电容C2的阴极连接,感应器还连接有电阻R2的一端,且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和信号放大电路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信号放大电路3包括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的光敏电阻R3,光敏电阻R3的另一端与信号放大器F2的正极连接,感应器还与信号放大器F1的正极和阴极连接,信号放大器F1的输出端与信号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包括电容降压电路(1)、微波感应电路(2)、信号放大电路(3)和照明控制电路(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降压电路(1),用于对输入的家用电压220V或380V进行降压;/n所述微波感应电路(2),用于对人体进行微波感应并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并传递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上;/n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用于对产生的信号进行放大并传递至所述照明控制电路(4)上;/n所述照明控制电路(4),用于对控制照明灯的照明;/n所述电容降压电路(1)对输入的家用电压进行降压并将降压后的电压传递至所述微波感应电路(2)和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上,所述微波感应电路(2)检测到人体微波将信号传递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将接受的信号处理后传递至所述照明控制电路(4)进行照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包括电容降压电路(1)、微波感应电路(2)、信号放大电路(3)和照明控制电路(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降压电路(1),用于对输入的家用电压220V或380V进行降压;
所述微波感应电路(2),用于对人体进行微波感应并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并传递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上;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用于对产生的信号进行放大并传递至所述照明控制电路(4)上;
所述照明控制电路(4),用于对控制照明灯的照明;
所述电容降压电路(1)对输入的家用电压进行降压并将降压后的电压传递至所述微波感应电路(2)和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上,所述微波感应电路(2)检测到人体微波将信号传递至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所述信号放大电路(3)将接受的信号处理后传递至所述照明控制电路(4)进行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态隐形微波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降压电路(1)包括用于接家用的插座,所述插座的一端接有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照明灯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抑流二极管DW的阴极连接,所述插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抑流二极管DW的阳极,以及有极电容C2的阴极和所述微波感应电路(2)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有有极电容C2的阳极和所述微波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成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雷中闪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