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及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275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及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信号检测电路、识别控制电路、输出控制电路。供电电路将供电电源转换为5V电压,向识别控制电路供电。信号检测电路连接在供电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并与识别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识别供电电源的开关信号,产生脉冲信号提供给识别控制电路。识别控制电路包括带EEPROM的MCU,以识别开关脉冲信号,并向输出控制电路输出PWM调节信号。输出控制电路与识别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接收PWM调节信号,调节与输出控制电路连接的LED灯条的亮度和/或色温,无需外接调光调色控制系统,仅需像使用常规单色灯条一样,将灯条的正负极电源线连接到开关电源,通过普通开关控制电源的通断实现调光调色温。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of LED light and LED light bar light adjusting and color mat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灯及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LED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灯及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的LED灯条,多数采用外接的控制系统来实现调光调色温功能,色温及亮度的选择多数采用遥控器来实现。控制系统、遥控器、电源与灯条的功率匹配、接线方式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具有一定的门槛;在实际应用中,接线也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控制繁琐的缺陷,提供一种LED灯及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信号检测电路、识别控制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将供电电源转换为5V电压,向所述识别控制电路供电;所述信号检测电路连接在供电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并与所述识别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识别供电电源的开关信号,产生脉冲信号提供给所述识别控制电路;所述识别控制电路包括带EEPROM的MCU,以识别开关脉冲信号,并向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输出PWM调节信号;所述输出控制电路与所述识别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接收所述PWM调节信号,调节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连接的LED灯条的亮度和/或色温。优选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阻R1、稳压管D1、电阻R2、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所述电阻R1一端与所述稳压管D1串联,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正极连接,所述稳压管D1的另一端与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稳压管D1之间连接;所述电容C1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2一端与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射极连接,经电阻R2限流,再经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向所述电容C1充电;所述电容C2与所述电容C1并联,且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的一端还与所述MCU电性连接,以经所述电容C2滤波后向所述MCU提供稳定工作电压。优选地,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串联在正极、负极之间的电阻R3、电阻R4,所述MCU与所述电阻R3、电阻R4之间连接,以及与负极连接,开关通断信号产生后,在电阻R3、电阻R4间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提供给所述MCU。优选地,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一条控制支路,以接收所述PWM调节信号,调节与所述控制支路连接的LED灯条的亮度和/或色温。优选地,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若干调控制支路。优选地,所述控制支路包括电阻R5、三极管Q2,所述R5一端与所述MCU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射极连接与LED灯条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一种LED灯,包括所述的LED灯条控制电路,以及与所述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的输出控制电路连接的LED灯条。实施本技术的LED灯及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无需外接调光调色控制器等繁杂的控制系统,用户仅需像使用常规单色灯条一样,将灯条的正负极电源线连接到开关电源,即可通过普通开关控制电源的通断,轻松实现调光调色温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LED灯的LED灯条控制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LED灯包括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1、LED灯条2,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1包括供电电路11、信号检测电路12、识别控制电路13、输出控制电路14;LED灯条2与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1的输出控制电路14连接。供电电路11将供电电源转换为5V电压,向识别控制电路13供电。信号检测电路12连接在供电电源的正极、负极之间,并与识别控制电路13电性连接,以识别供电电源的开关信号,产生脉冲信号提供给识别控制电路13。识别控制电路13包括带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的MCU,以识别开关脉冲信号,并向输出控制电路14输出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技术)调节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4与识别控制电路13电性连接,以接收PWM调节信号,调节与输出控制电路14连接的LED灯条2的亮度和/或色温。本方案实现功能为:当通过外部开关关闭灯条供电电源,并再次快速打开时,LED灯条2进行亮度的渐暗渐亮过程,或色温的由暖白变正白过程,或亮度、色温同时渐变的过程,在用户想要的相应亮度、色温,立刻关闭电源并再次快速打开,则灯条固定为当前的亮度、色温。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1无需外接调光调色控制器等繁杂的控制系统,用户仅需像使用常规单色灯条一样,将灯条的正负极电源线连接到开关电源,即可通过普通开关控制电源的通断,轻松实现调光调色温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电路11包括电阻R1、稳压管D1、电阻R2、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电阻R1一端与稳压管D1串联,电阻R1的另一端与正极连接,稳压管D1的另一端与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稳压管D1之间连接,让供电电源的正极经电阻R1限流分压后串接5.1V稳压管D1,在三极管Q1基极与地之间建立5.1V电压,三极管导通。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负极连接。电阻R2一端与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射极连接,经电阻R2限流,再经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向大容量储能电容C1充电。电容C2与电容C1并联,且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的一端还与MCU电性连接,以经电容C2滤波后向MCU提供稳定工作电压。信号检测电路12包括串联在正极、负极之间的电阻R3、电阻R4,电阻R3、电阻R4组成分压结构。MCU与电阻R3、电阻R4之间连接,以及与负极连接,开关通断信号产生后,在电阻R3、电阻R4间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提供给MCU。识别控制电路13核心由带EEPROM的MCU组成,用于识别开关脉冲信号,经过相应运算,输出PWM调光、调色信号用于驱动输出控制电路14。输出控制电路14包括一条或并联的若干控制支路141,以接收PWM调节信号,调节与控制支路141连接的LED灯条2的亮度和/或色温。进一步地,控制支路141包括电阻R5、三极管Q2,电阻R5一端与MCU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射极连接与LED灯条2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11)、信号检测电路(12)、识别控制电路(13)、输出控制电路(14);/n所述供电电路(11)将供电电源转换为5V电压,向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供电;/n所述信号检测电路(12)连接在供电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并与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电性连接,以识别供电电源的开关信号,产生脉冲信号提供给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n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包括带EEPROM的MCU,以识别开关脉冲信号,并向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4)输出PWM调节信号;/n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4)与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电性连接,以接收所述PWM调节信号,调节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4)连接的LED灯条(2)的亮度和/或色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11)、信号检测电路(12)、识别控制电路(13)、输出控制电路(14);
所述供电电路(11)将供电电源转换为5V电压,向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供电;
所述信号检测电路(12)连接在供电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并与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电性连接,以识别供电电源的开关信号,产生脉冲信号提供给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
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包括带EEPROM的MCU,以识别开关脉冲信号,并向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4)输出PWM调节信号;
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4)与所述识别控制电路(13)电性连接,以接收所述PWM调节信号,调节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4)连接的LED灯条(2)的亮度和/或色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条调光调色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11)包括电阻R1、稳压管D1、电阻R2、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所述电阻R1一端与所述稳压管D1串联,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正极连接,所述稳压管D1的另一端与负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稳压管D1之间连接;
所述电容C1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2一端与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射极连接,经电阻R2限流,再经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向所述电容C1充电;
所述电容C2与所述电容C1并联,且与所述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盛凯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