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25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数据传输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第一本振模块、第二本振模块、功分器模块和混频模块;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时分双工请求信号或者频分双工请求信号,并根据请求配置为时分双工模式或者频分双工模式,根据频分双工模式或者时分双工模式各自的优势配置通信方式,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性能。

A configurable data link terminal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参考图1,频分双工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采用两个对称的频率信道分别发射和接收信号,发射和接收信道之间存在着一定频段的保护间隔。参考图2,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Duplexing),接收和传送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采用频分双工FDD模式的系统,可获得较高的移动速度,并且具有更高的抗干扰性,然而频谱利用率较低。采用时分双工TDD模式的系统,频谱利用率高,功率控制要求较低,但是抗干扰性较差。目前的通信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DD或者频分双工FDD,无法按照需求进行配置,进而无法提升数据链终端通信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无法按需配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一种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数据传输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第一本振模块、第二本振模块、功分器模块和混频模块;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第一本振模块、第二本振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一本振模块以及第二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本振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还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功分器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以及第三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混频模块与所述功分器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与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以及混频模块连接,所述混频模块用于连接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时分双工请求信号或者频分双工请求信号;当所述单片机接收到所述频分双工请求信号时,根据所述频分双工请求信号生成频分双工控制信号,所述频分双工控制信号用于对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进行配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处于第一状态,实现信号在两个分离的、对称的频率信道上的接收和发送;当所述单片机接收到所述时分双工请求信号时,根据所述时分双工请求信号生成时分双工控制信号,所述时分双工控制信号用于对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进行配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处于第二状态,控制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按照预设频率切换状态,实现信号在同一频段不同时隙的接收和发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振模块产生的信号频率与所述第二本振模块产生的信号频率不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第一动触点;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静触点、第四静触点和第二动触点;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包括第五静触点、第六静触点和第三动触点;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包括第七静触点、第八静触点和第四动触点;所述第一静触点与所述第一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二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三静触点悬空,所述第四静触点与所述第二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三动触点连接,所述第五静触点与所述混频模块连接,所述第六静触点与所述功分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功分器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动触点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第七静触点和所述第八静触点与所述混频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混频模块包括上变频模块、第一下变频模块和第二下变频模块;所述上变频模块与所述第五静触点以及第七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一下变频模块与所述功分器模块以及第八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下变频模块与所述功分器模块以及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变频模块连接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包括主接收天线和辅接收天线;所述第一下变频模块连接主接收天线;所述第二下变频模块连接辅接收天线。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主收发信号端口和辅接收信号端口,所述主收发端口与所述第四动触点连接,所述辅接收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下变频模块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四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三动触点与所述第五静触点连接,所述第四动触点与所述第七静触点连接;待发送信号经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主收发信号端口输出,以所述第一本振模块产生的第一信号频率,通过所述发射天线进行发送;所述辅接收天线以所述第二本振模块产生的第二信号频率接收外部信号,所述外部信号经所述辅接收信号端口进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三静触点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主收发信号端口输出待发送信号时,所述第四动触点连接所述第七静触点,所述第三动触点连接所述第五静触点,所述待发送信号以所述第一本振模块产生的第一信号频率,通过所述发射天线进行发送;接收外部信号时,将所述第四动触点切换至与所述第八静触点连接,使得外部信号以所述第一本振模块产生的第一信号频率经所述主接收天线接收后,再经所述主收发信号端口进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同时将所述第三动触点切换至与所述第六静触点连接,使得外部信号以所述第一本振模块产生的第一信号频率经所述辅接收天线后,再经所述辅接收信号端口进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功率放大模块、第二功率放大模块和第三功率放大模块;所述第一功率放大模块连接于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上变频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功率放大模块连接于所述主接收天线和第一下变频模块之间;所述第三功率放大模块连接于所述辅接收天线和第二下变频模块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1)可根据频分双工模式或者时分双工模式各自的优势配置通信方式,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性能;(2)选配时分双工模式,非常适合无线数据传输设备上行与下行之间不对称的应用;(3)时分双工模式中可根据需求设置上行和下行分时比例。附图说明图1为频分双工模式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时分双工模式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参考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101、数据传输模块102、第一开关模块103、第二开关模块104、第三开关模块105、第四开关模块106、第一本振模块107、第二本振模块108、功分器模块109和混频模块110。单片机101与第一本振模块107、第二本振模块108、数据传输模块102、第一开关模块103、第二开关模块104、第三开关模块105、第四开关模块106连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数据传输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第一本振模块、第二本振模块、功分器模块和混频模块;/n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第一本振模块、第二本振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一本振模块以及第二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本振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还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功分器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以及第三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混频模块与所述功分器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与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以及混频模块连接,所述混频模块用于连接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n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时分双工请求信号或者频分双工请求信号;/n当所述单片机接收到所述频分双工请求信号时,根据所述频分双工请求信号生成频分双工控制信号,所述频分双工控制信号用于对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进行配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处于第一状态,实现信号在两个分离的、对称的频率信道上的接收和发送;/n当所述单片机接收到所述时分双工请求信号时,根据所述时分双工请求信号生成时分双工控制信号,所述时分双工控制信号用于对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进行配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处于第二状态,控制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按照预设频率切换状态,实现信号在同一频段不同时隙的接收和发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数据传输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第一本振模块、第二本振模块、功分器模块和混频模块;
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第一本振模块、第二本振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一本振模块以及第二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本振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还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功分器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以及第三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混频模块与所述功分器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与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以及混频模块连接,所述混频模块用于连接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
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时分双工请求信号或者频分双工请求信号;
当所述单片机接收到所述频分双工请求信号时,根据所述频分双工请求信号生成频分双工控制信号,所述频分双工控制信号用于对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进行配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处于第一状态,实现信号在两个分离的、对称的频率信道上的接收和发送;
当所述单片机接收到所述时分双工请求信号时,根据所述时分双工请求信号生成时分双工控制信号,所述时分双工控制信号用于对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进行配置,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处于第二状态,控制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按照预设频率切换状态,实现信号在同一频段不同时隙的接收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振模块产生的信号频率与所述第二本振模块产生的信号频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第一动触点;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静触点、第四静触点和第二动触点;
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包括第五静触点、第六静触点和第三动触点;
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包括第七静触点、第八静触点和第四动触点;
所述第一静触点与所述第一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二本振模块连接,所述第三静触点悬空,所述第四静触点与所述第二本振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三动触点连接,所述第五静触点与所述混频模块连接,所述第六静触点与所述功分器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功分器模块连接;
所述第四动触点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第七静触点和所述第八静触点与所述混频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配置的数据链终端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频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李婷煜戴科亮谢锋黄硕辉刘华朱晓瑜黄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翎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