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保护元件及摄像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22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36
一种镜头保护元件,镜头保护元件包括保护膜和支撑件,保护膜覆盖于支撑件上,支撑件与保护膜共同形成用于设置镜头的容置空间,镜头保护元件上还形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将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镜头保护元件能避免在镜头保护元件上浮时带起音圈马达的情况,降低镜头刮伤、污染的风险,减少报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

Lens protection element and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保护元件及摄像头模组
本技术涉及成像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镜头保护元件及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常规摄像头模组生产流程大致为:将镜头支架与电路基板组装完成后,再将镜头组件安装在镜头支架上,最后在镜头组件上贴附镜头保护膜。但在贴保护膜之前,镜头的镜头面是完全裸露在外面,生产或者周转过程中容易造成镜头表面黑件刮伤、镜面沾颗粒或刮伤,从而影响外观和成像。并且组装保护膜时,此过程会有向下挤压的动作,保护膜一般包括泡棉,而常规泡棉由于硬度不够等原因,挤压时易造成变形或泡棉偏移,镜头在作动时与泡棉干涉,引起不良,此时就需求较硬的材料,例如硅系泡棉或者注塑类材质的保护膜基材。但这些材料的密度较高,在保护膜与镜头组件组装完成后,模组需要经烤箱加热固化胶水,由于保护膜与音圈马达连接在一起,加热后泡棉会上浮,并将音圈马达带起,造成音圈马达浮高,造成后续测试不良。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保护元件及摄像头模组,能避免在镜头保护元件上浮时带起音圈马达的情况,降低镜头刮伤、污染的风险,减少报废。一种镜头保护元件,镜头保护元件包括保护膜和支撑件,保护膜覆盖于支撑件上,支撑件与保护膜共同形成用于设置镜头的容置空间,镜头保护元件上还形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将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胶层、支撑主体、第二连接胶层以及用于与音圈马达相连的连接胶带,第一连接胶连接于支撑主体与保护膜之间,第二连接胶层连接于支撑主体与连接胶带之间,保护膜、第一连接胶层、支撑主体、第二连接胶层以及连接胶带至少一个设置排气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设于支撑主体上,支撑主体上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为缺口,缺口与容置空间连通,并延伸至第一连接胶层、支撑主体、第二连接胶层以及连接胶带中至少之一的侧壁的外侧面,且缺口开设于第一连接胶层、支撑主体、第二连接胶层以及连接胶带中至少之一的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设于支撑主体上,支撑主体上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从支撑主体的侧壁的内侧面延伸至外侧面,且排气通道沿支撑主体的高度方向贯通支撑主体的侧壁的两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设于支撑主体上,支撑主体上设有所述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从支撑主体的内侧面延伸至外侧面,且排气通道为分别开设于支撑主体的上下两端面的条形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体上还设有多个帽檐凸起,帽檐凸起从支撑主体的外边缘朝外凸伸,条形凹槽位于相邻两个帽檐凸起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设于支撑主体上,支撑主体上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为通孔,支撑主体包括用于设置镜头的容置空间,通孔与容置空间连通,且开设于第一连接胶层、支撑主体、第二连接胶层以及所述连接胶带中至少之一的侧壁内,并延伸至第一连接胶层、支撑主体、第二连接胶层以及连接胶带中至少之一的侧壁的外侧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体上还设有帽檐凸起,帽檐凸起从支撑主体的外边缘朝外凸伸,通孔位于帽檐凸起下方。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摄像头模组还包括上述的镜头保护元件,镜头保护元件设置在镜头上。本技术的镜头保护元件和摄像头模组,由于镜头保护元件上设有排气通道,摄像头模组加热固化胶水时,受热膨胀的气体将从排气通道排出,避免了在镜头保护元件上浮时带起音圈马达的情况;将镜头保护元件设置在镜头组件上,模组生产中可以降低镜头刮伤、污染的风险,减少报废;由于镜头刮伤、污染的风险降低,在运用此类可排气的镜头保护元件生产时可以直接降低模组厂的检验人力,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保护元件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的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镜头保护元件的爆炸图。图4为图3中的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镜头保护元件的爆炸图。图6为图5中的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保护元件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镜头保护元件10a包括保护膜12、支撑件13和排气通道14a,保护膜12覆盖于支撑件13上,支撑件13与保护膜12共同形成用于设置镜头的容置空间15,排气通道14a与容置空间15连通,以将容置空间15与外界连通,保护膜12位于容置空间15上方,保护膜12可具体为PC高透膜,但并不以此为限。支撑件1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胶层131、支撑主体132、第二连接胶层133和用于与音圈马达相连的连接胶带134。第一连接胶层131连接于支撑主体132与保护膜12之间,第二连接胶层133连接于支撑主体132与连接胶带13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14a位于支撑主体132的侧壁上,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排气通道14a可同时位于保护膜12、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和连接胶带134上,或者保护膜12、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和连接胶带134四者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图2为图1中的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容置空间15设于支撑主体132上,保护膜12与支撑主体132的一侧相连,并位于容置空间15上方,容置空间15位于支撑主体132的中部。排气通道14a位于支撑主体132的侧壁上,并与容置空间15连通,具体地,排气通道14a为缺口,且呈矩形状,但并不以此为限。缺口从支撑主体132的侧壁的内侧面延伸至外侧面,且缺口沿支撑主体132的高度方向贯通支撑主体132的侧壁的两端面,即缺口将支撑主体132的侧壁完全断开。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32的材料为硅系泡棉,但并不以此为限,由于支撑主体132的材料为硅系泡棉,可方便形成缺口。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和连接胶带134均包括透光口1311,透光口1311正对容置空间15,连接胶带134可具体为绿硅胶带,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和连接胶带134上均设置排气通道14a,排气通道14a为缺口,具体地,缺口呈矩形状,但并不以此为限。缺口与透光口1311,并延伸至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以及连接胶带134的侧壁的外侧面,且缺口开设于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以及连接胶带134的端面,具体地,缺口从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以及连接胶带134的侧壁的内侧面延伸至外侧面,且缺口沿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以及连接胶带134的厚度方向贯通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以及连接胶带134的侧壁的两端面,即缺口将第一连接胶层131、第二连接胶层133以及连接胶带134的侧壁完全断开。第二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保护元件,所述镜头保护元件包括保护膜和支撑件,所述保护膜覆盖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保护膜共同形成用于设置镜头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保护元件上还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将所述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保护元件,所述镜头保护元件包括保护膜和支撑件,所述保护膜覆盖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保护膜共同形成用于设置镜头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保护元件上还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将所述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胶层、支撑主体、第二连接胶层以及用于与音圈马达相连的连接胶带,所述第一连接胶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保护膜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胶层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连接胶带之间,所述保护膜、所述第一连接胶层、所述支撑主体、所述第二连接胶层以及所述连接胶带中至少一个设置所述排气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上,所述支撑主体上设有所述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为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胶层、所述支撑主体、所述第二连接胶层以及所述连接胶带中至少之一的侧壁的外侧面,且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胶层、所述支撑主体、所述第二连接胶层以及所述连接胶带中至少之一的端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上,所述支撑主体上设有所述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从所述支撑主体的侧壁的内侧面延伸至外侧面,且所述排气通道沿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许杨柳邓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