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及摄像头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22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驱动装置及摄像头模组,该驱动装置包括载体、线圈和磁体所述载体上开设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载体上,所述线圈至少部分紧贴所述载体的所述第二透光孔的边缘,所述磁体对应所述线圈而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装置及摄像头模组中,使线圈紧贴载体的第二透光孔的边,可减小驱动装置的宽度,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

Driver and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及摄像头模组
本技术涉及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及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各类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相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厚度越来越薄,屏占比也越来越高,像素却越来越高,因此也对其相机模组提出了更小、更薄的要求。虽然定焦相机模组的尺寸较小,但其对焦距离有限,无法满足人们高像素的要求。而变焦相机模组,由于其像素越来越高,因此其厚度较大,而电子产品的厚度又越来越薄,因此导致相机模组凸出在电子产品的表面,严重影响电子产品的外观。摄像头模组主要包括驱动装置,在一种驱动装置中,驱动装置的线圈缠绕在载体上,而载体的侧壁有一定的厚度,使驱动装置的尺寸较大,导致整个摄像头模组的尺寸较大,难以满足目前小尺寸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较小的驱动装置和摄像头模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载体、线圈和磁体,所述载体上开设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载体上,所述线圈至少部分紧贴所述载体的所述第二透光孔的边缘,所述磁体对应所述线圈而设。优选地,所述第二透光孔为圆形,所述线圈至少部分位置与所述载体的所述第二透光孔相切。优选地,所述载体为柱状,包括多个侧壁,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侧壁外侧,所述载体的所述侧壁上还开设有贯穿所述侧壁的通槽,所述线圈在对应所述通槽的位置与所述载体的所述第二透光孔相切。优选地,所述载体大体为四棱柱,包括四个所述侧壁,四个所述侧壁上均开设有所述通槽;或者,所述载体大体为四棱柱,包括四个所述侧壁,两个相对的所述侧壁上开设有所述通槽。优选地,所述载体的所述侧壁外侧形成有镂空部,所述线圈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镂空部内,所述镂空部与所述通槽连通。优选地,所述线圈全部容纳于所述镂空部内。优选地,所述载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设有绕线部,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绕线部上。优选地,所述磁体为两个,两个所述磁体分别设于所述载体的两相对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上述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线路板、成像芯片、支撑座、滤光片和镜头组件,所述线路板设于所述支撑座底部,且所述线路板的顶面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连接,所述成像芯片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支撑座内形成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内设有所述成像芯片和所述滤光片,所述成像芯片和所述滤光片位置对应,并设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上,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线路板的一侧,所述镜头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上,并对应于所述成像芯片和所述滤光片而设;所述镜头组件上设有卡扣,所述载体上还设有卡槽,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载体通过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槽的配合卡合连接在一起。本技术提供的驱动装置及摄像头模组中,使线圈紧贴载体的第二透光孔的边缘,可减小驱动装置的宽度,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摄像头头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摄像头头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摄像头头模组的一方向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摄像头头模组的另一方向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摄像头头模组的驱动装置的载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载体的侧视图。图7为图5所示载体的俯视图。图8为图1所示摄像头模组的载体与线圈组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驱动装置的载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一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另一方向剖视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包括线路板10、成像芯片12、支撑座14、滤光片15、驱动装置16和镜头组件20。线路板10设于支撑座14底部,且线路板10的顶面与支撑座14的底部连接,成像芯片12固定并电连接于线路板10上。线路板10上还设有连接器102,以实现外部电路与线路板10信号的传输。线路板1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连接器102连接,线路板10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处可设置补强胶104。支撑座14内形成容纳腔体,容纳腔体内设有成像芯片12和滤光片15,成像芯片12和滤光片15位置对应,并设于镜头组件20的光轴上。支撑座14的内壁上设有凸台142,滤光片15设于凸台142上,成像芯片12和滤光片15分别位于凸台142的两侧,当然,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成像芯片12和滤光片15也可以位于凸台142的相同侧。驱动装置16设于支撑座14远离线路板10的一侧。镜头组件20安装于驱动装置16上,并对应于成像芯片12和滤光片15而设。本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0上还设有卡扣202,具体地,镜头组件20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扣202。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6包括底座162、下弹簧164、载体166、线圈168、上弹簧169、磁体170和外壳172。底座162设于支撑座11顶部,且设有与成像芯片12对应的第一透光孔1622。具体地,底座162上设有第一固定柱1624,底座162上设有导电部,导电部与线路板10电性连接。下弹簧164可弹性变形地设于底座162和载体166之间,其一端连接于底座162,另一端连接于载体166。具体地,下弹簧164包括弹性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有第一连接孔1642,第二部分设有第二连接孔1644。下弹簧164上还设有连接脚1646。第一连接孔1642与底座162上的第一固定柱1624连接以将下弹簧164的第一部分连接于底座162。下弹簧164与底座162之间的电性连接。具体地,下弹簧164为两个,两个下弹簧164分别与底座162内的导电部电性连接,再通过导电部与线路板10电性连接。当然在别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用设置下弹簧164。请一并参照图5、图6和图7,载体166为柱状,其侧壁外侧形成镂空部1662。载体166上还开设有对应成像芯片12的第二透光孔1664以供光线通过,第二透光孔1664为圆孔以方便安装外侧壁为圆柱形的镜头组件2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载体166大体为四棱柱,包括四个侧壁,四个侧壁上均形成有镂空部1662,且四个侧壁上的镂空部1662相互连通。载体166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贯穿侧壁且与镂空部1662连通的通槽1665。本实施例中,载体166还设有两个绕线柱1666。具体地,绕线柱1666设于载体166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外侧。载体166的一端还设有第二固定柱(图未示),第二连接孔1644与载体166的第二固定柱连接以将下弹簧164的第二部分连接于载体166。本实施例中,载体166上还设有卡槽1668。具体地,卡槽1668开设于载体166的侧壁内侧,多个卡槽1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包括载体(166)、线圈(168)和磁体(17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66)上开设有第二透光孔(1664),所述线圈(168)绕设于所述载体(166)上,所述线圈(168)至少部分紧贴所述载体(166)的所述第二透光孔(1664)的边缘,所述磁体(170)对应所述线圈(168)而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包括载体(166)、线圈(168)和磁体(17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66)上开设有第二透光孔(1664),所述线圈(168)绕设于所述载体(166)上,所述线圈(168)至少部分紧贴所述载体(166)的所述第二透光孔(1664)的边缘,所述磁体(170)对应所述线圈(168)而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孔(1664)为圆形,所述线圈(168)至少部分位置与所述载体(166)的所述第二透光孔(1664)相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66)为柱状,包括多个侧壁,所述线圈(168)绕设在所述侧壁外侧,所述载体(166)的所述侧壁上还开设有贯穿所述侧壁的通槽(1665),所述线圈(168)在对应所述通槽(1665)的位置与所述载体(166)的所述第二透光孔(1664)相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66)大体为四棱柱,包括四个所述侧壁,四个所述侧壁上均开设有所述通槽(1665);或者,所述载体(166)大体为四棱柱,包括四个所述侧壁,两个相对的所述侧壁上开设有所述通槽(166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66)的所述侧壁外侧形成有镂空部(1662),所述线圈(168)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镂空部(1662)内,所述镂空部(1662)与所述通槽(1665)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跃徐爱新许杨柳邓爱国徐炼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