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16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模块和冷却模块,其中,支撑模块包括电机轴、联结法兰、定子支撑、定子铁心和汇流排,联结法兰连接电动汽车的车身,电机轴一端连接联结法兰,另一端连接定子支撑,定子支撑的内部设有水道,定子铁心和汇流排安装在定子支撑上,冷却系统包括水管接头和水管,电机轴为空心轴,联结法兰上设有通孔,水管接头穿过联结法兰连接安装于电机轴内的水管,水管连接水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优化密封环境,降低密封难度,在保证轮毂电机密封要求的同时,实现轮毂电机的轻量化。有效减小了轮毂电机的轴向尺寸,实现优异的强制水冷散热效果,确保轮毂电机的使用性能。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hub mo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轮毂电机是一种外转子、内定子结构的电机,轮毂电机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整合到轮毂内,简化汽车的传动系统,有效减少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效率。轮毂电机系统省略了大量传动部件,让车辆结构简单,优化整车空间利用率,减轻整车重量,提高续航里程。轮毂电机的优点非常明显,但其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轮毂电机直接集成安装在轮毂内,轮毂的转动惯量显著增加,影响整车的操控性;同时,轮毂系统显著增加整车簧下质量,导致整车在垂直方向的振幅会明显增大,影响轮胎的附着性能,影响整车运行的平顺性和舒适性。除此以外,轮毂电机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对轮毂电机的散热、防水防尘都有较高要求,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模块和冷却模块,其中,支撑模块包括电机轴、联结法兰、定子支撑、定子铁心和汇流排,所述的联结法兰连接电动汽车的车身,所述的电机轴一端连接联结法兰,另一端连接定子支撑,定子支撑的内部设有水道,定子铁心和汇流排安装在定子支撑上,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管接头和水管,所述的电机轴为空心轴,所述的联结法兰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水管接头穿过联结法兰连接安装于电机轴内的水管,所述的水管连接水道。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模块还包括橡胶塞,所述的橡胶塞安装于联结法兰的通孔内,水管接头通过橡胶塞固定于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的联结法兰和电机轴之间设有静密封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定子支撑和电机轴过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定子支撑外侧设有倒扣机构和凸台,所述的定子铁心通过倒扣机构和凸台固定轴向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的汇流排安装在定子支撑远离车身一侧的端面。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在电机轴外圈,所述的定子支撑的端面上设有凹口,所述的第二轴承嵌入凹口内,用于在电机轴上轴向固定定子支撑,所述的第一端盖通过第一轴承连接电机轴,所述的第二端盖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电机轴。进一步地,所述的定子支撑内设有若干加强筋,其中一根加强筋设置于两根水管之间,其余的加强筋互相连接。进一步地,定子支撑内,水管呈沿着定子支撑内沿的C形双排布局。进一步地,所述的定子支撑为铝合金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空心的电机轴内布置水管,连接定子支撑内的水道,在满足散热条件的同时,能有效减少支撑结构的整体空间;通过轴承内嵌入定子支撑进行轴向的定位,使得轴向及径向空间更为紧凑,有效减轻了整机重量,减小整车的簧下质量,优化整车舒适性,减小轮毂电机的转动惯量,提高整车的操控性。2、本专利技术定子支撑采用导热的材料,内部设置水道,定子支撑和铁心和汇流排直接接触,冷却液流经过水管和水道带走热量,使得冷却效果更佳显著,改善电机整体温升情况。3、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水管接口和水管穿过法兰和空心的电机轴,可以有效减小密封面积,降低密封难度,改善密封条件,易于实现防水防尘的防护要求。综上,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优化密封环境,降低密封难度,在保证轮毂电机密封要求的同时,实现轮毂电机的轻量化。在满足电磁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小了轮毂电机的轴向尺寸,独特的水道分布可实现优异的强制水冷散热效果,确保轮毂电机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除去端盖后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水管、水道分布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管,2、水管接头,3、橡胶塞,4、联结法兰,5、电机轴,6、第一轴承,7、定子支撑,8、定子铁心,9、汇流排,10、第二轴承,11、轴承压板,12、加强筋,13、水道,14、第一端盖,15、第二端盖,16、倒扣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模块和冷却模块。支撑模块包括电机轴5、联结法兰4、定子支撑7、定子铁心8和汇流排9。联结法兰4固定连接电动汽车的车身,电机轴5一端采用螺栓与联结法兰4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定子支撑7,定子支撑7采用导热性好的铝合金材质,内部设有水道13。定子铁心8和汇流排9安装在定子支撑7上,定子支撑7外侧设有倒扣机构16和凸台,定子铁心8通过倒扣机构16和凸台固定安装在定子支撑7外侧的轴向位置;汇流排9安装在定子支撑7远离车身一侧的端面。电机轴5一端连接联结法兰4,另一端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定子支撑7。联结法兰4和电机轴5之间设有静密封机构。冷却系统包括水管接头2和水管1。电机轴5内部为空心的腔体,水管1安装于电机轴5的内部,联结法兰4上设有通孔,水管接头2穿过联结法兰4连接安装于电机轴5内的水管1,并且通过水管1连接水道13。在水管接头2和联结法兰4通孔的连接处还设有一橡胶塞3,该橡胶塞3安装于联结法兰4的通孔内,用于固定水管接头2在通孔内,同时也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如图5所示,定子支撑7内,水道13沿着定子支撑7内沿的C形双排布局,流经定子铁心8和汇流排9。冷却液通过水管接头2流过水管1进入定子支撑7的水道13,在C形双排水道13中完成一次循环,带走定子铁心8及汇流排9的热量。定子支撑7内部均布五根加强筋12,其中四根加强筋12连接在一起,两根水管1中间的加强筋12与其余四根加强筋12分开,五根加强筋12成两端粗中间细的阶梯状,用以减小加工面及减轻重量。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端盖14、第二端盖15、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0。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0安装在电机轴5外圈,定子支撑7远离联结法兰4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口,所述的第二轴承10嵌入凹口内,并且使用轴承压板11固定,然后再安装第二端盖,直接使得第二轴承10起到了在电机轴5上轴向固定定子支撑7的作用,有效减小了轮毂电机的轴向尺寸。第一端盖14通过第一轴承6连接电机轴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模块和冷却模块,其中,支撑模块包括电机轴(5)、联结法兰(4)、定子支撑(7)、定子铁心(8)和汇流排(9),所述的联结法兰(4)连接电动汽车的车身,所述的电机轴(5)一端连接联结法兰(4),另一端连接定子支撑(7),定子支撑(7)的内部设有水道(13),定子铁心(8)和汇流排(9)安装在定子支撑(7)上,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管接头(2)和水管(1),所述的电机轴(5)为空心轴,所述的联结法兰(4)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水管接头(2)穿过联结法兰(4)连接安装于电机轴(5)内的水管(1),所述的水管(1)连接水道(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模块和冷却模块,其中,支撑模块包括电机轴(5)、联结法兰(4)、定子支撑(7)、定子铁心(8)和汇流排(9),所述的联结法兰(4)连接电动汽车的车身,所述的电机轴(5)一端连接联结法兰(4),另一端连接定子支撑(7),定子支撑(7)的内部设有水道(13),定子铁心(8)和汇流排(9)安装在定子支撑(7)上,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管接头(2)和水管(1),所述的电机轴(5)为空心轴,所述的联结法兰(4)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水管接头(2)穿过联结法兰(4)连接安装于电机轴(5)内的水管(1),所述的水管(1)连接水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还包括橡胶塞(3),所述的橡胶塞(3)安装于联结法兰(4)的通孔内,水管接头(2)通过橡胶塞(3)固定于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结法兰(4)和电机轴(5)之间设有静密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支撑(7)和电机轴(5)过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支撑(7)外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通应红亮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