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14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08
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属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领域,解决降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杂散损耗、降低电机的温升和噪声、提高电机效率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根据电机级数在所述基片的圆环面上沿基片的圆周方向辐射状均匀布置有至少六组用于放置铜线的定子槽组,每一组所述定子槽组中每极每相槽数为7,定子槽组包括大定子槽、中定子槽和小定子槽,小定子槽的面积是大定子槽面积的80%~95%,中定子槽的面积介于大定子槽和小定子槽面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定子槽组中大定子槽、中定子槽和小定子槽的槽形分布,可以使槽利用率大大提高,改善定子冲片轭部磁密的分配机制。

A kind of stator punching with 7 slots per pole and ph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
本技术属于三相异步电动机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
技术介绍
三相异步电动机包含有五大损耗,即定子铜耗、转子铜耗、铁心损耗、机械耗和杂散损耗。为了使电机效率达到高效、超高效、超超高效等不同等级,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各项损耗分门别类进行分析和判断,采取对应措施降低损耗。定子线圈采用不等匝低谐波绕组形式,不仅可使绕组的实际电阻降低,达到降低定子铜耗的目的,而且对不同匝数的谐波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从而有效的降低电机由于谐波产生的杂散损耗。面对每线圈匝数的不同数值,定子冲片的同一槽形会引起不同槽满率。由此,大小槽冲片设计应运而生。一方面为了优化嵌线工艺性,使各槽内的槽满率基本一致,有效的提高嵌线质量;另一方面同一冲片大小槽对应不同轭部尺寸对于降低电机杂散损耗和电机温升、降低噪声等,通过精确设计及试验需要进一步细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和提高现有定子冲片槽形设计的技术水平,有效的降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杂散损耗,降低电机的温升和噪声,提高电机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每级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它包括圆环形状的基片,其中:根据电机级数在所述基片的圆环面上沿基片的圆周方向辐射状均匀布置有至少六组用于放置铜线的定子槽组,每一组所述定子槽组中每极每相槽数为7,定子槽组包括大定子槽和小定子槽,小定子槽的面积是大定子槽面积的80%~95%,定子槽组中大定子槽和小定子槽槽形分布为下述槽形分布形式中的一种或两种:1)、一个大定子槽设置于定子槽组的中部,大定子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小定子槽,大定子槽两侧的小定子槽关于大定子槽对称设置;2)、三个大定子槽设置于定子槽组的中部,三个大定子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小定子槽,大定子槽两侧的小定子槽关于中间位置的大定子槽对称设置;3)、五个大定子槽设置于定子槽组的中部,五个大定子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定子槽,两个小定子槽关于中间位置的大定子槽对称设置;所述大定子槽或者小定子槽均包括长方形槽、第一等腰梯形槽、第二等腰梯形槽和半圆形槽,靠近基片内圆面的一端设置为长方形槽,长方形槽的宽度为2.5~4.2mm,长方形槽的高度为0.9~2.0mm;所述第二等腰梯形槽设置于第一等腰梯形槽的远离圆心一端,第一等腰梯形槽的上底边与所述长方形槽的长边共线,第一等腰梯形槽的下底边与第二等腰梯形槽的上底边共线,第一等腰梯形槽下底边的宽度为5~10mm,第一等腰梯形槽的斜边与下底边之间的夹角为20°~30°,第二等腰梯形槽下底边的宽度为8~15mm,第二等腰梯形槽的高度为12~40mm;所述半圆形槽设置于第二等腰梯形槽的下底边位置处,半圆形槽的直径与第二等腰梯形槽下底边的宽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槽组中还设置有中定子槽,中定子槽的面积介于小定子槽的面积与大定子槽面积之间,相邻大定子槽、小定子槽和中定子槽之间的圆心角均相等;定子槽组中大定子槽、小定子槽和中定子槽的槽形分布为下述槽形分布形式中的一种或两种:1)、一个大定子槽设置于定子槽组的中部,定子槽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小定子槽,定子槽组两侧的小定子槽关于大定子槽对称设置,两个中定子槽分别对称设置于大定子槽与两侧的小定子槽之间;2)、三个大定子槽设置于定子槽组的中部,定子槽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定子槽,两侧的小定子槽关于中间位置的大定子槽对称设置,中定子槽分别对称设置于大定子槽与两侧的小定子槽之间;3)、一个大定子槽设置于定子槽组的中部,定子槽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定子槽,定子槽组两侧的小定子槽关于大定子槽对称设置;大定子槽与两侧的小定子槽之间分别设置两个中定子槽,大定子槽两侧的中定子槽关于大定子槽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在所述基片的外圆面上沿基片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8~16个用于安装扣片的扣片槽,所述扣片槽的下底边设置为直线,扣片槽的上底边沿基片的圆周方向自然开口,在其中任意一个扣片槽的底部设置有理片槽,所述理片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或者梯形。进一步地,所述扣片槽的宽度为14~25mm,高度为3~5mm,扣片槽斜边与底边之间的夹角为15°~25°。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槽组中的大定子槽和小定子槽在基片的内圆环面上沿基片的圆周方向辐射状均匀布置有21×n个,其中n为电动机的极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对于不等匝线圈的嵌线工艺性和嵌线质量提升较大,对于提升电机的效率、改善起动、降低电机噪声意义重大。可以使槽利用率大大提高,改善定子冲片轭部磁密的分配机制。降低电机的杂散损耗、改善电机的起动性能降低电机的温升,提高电机的效率,节约电机的总体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大小定子槽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Ⅲ部分为扣片槽和理片槽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大小定子槽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的大小定子槽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或者图1或者图3)中第I部分和第Ⅱ部分局部放大并投影位置重叠后的槽形对比结构示意图,图中双点画线为小定子槽槽形轮廓线。图6为实施例四的大小定子槽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五的大小定子槽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六的大小定子槽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或者图6或者图7)中第I部分、第Ⅱ部分和第Ⅳ部分局部放大并投影位置重叠后的槽形对比结构示意图,图中双点画线为小定子槽槽形轮廓线,虚线为中定子槽槽形轮廓线。图中,1为基片,2为定子槽组,21为长方形槽,22为第一等腰梯形槽,23为第二等腰梯形槽,24为半圆形槽,25为小定子槽,26为大定子槽,27为中定子槽,3为扣片槽,4为理片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它包括圆环形状的基片1,其中:根据电机级数在所述基片1的圆环面上沿基片1的圆周方向辐射状均匀布置有至少六组用于放置铜线的定子槽组2,每一组所述定子槽组2中每极每相槽数为7,定子槽组2包括大定子槽26和小定子槽25,一张定子冲片内所有大定子槽26的槽形及面积相等,所有小定子槽25的槽形及面积相等,大定子槽26或者小定子槽25的槽形均为开口槽,利于铜线放置;小定子槽25的面积是大定子槽26面积的80%~95%,定子槽组2中大定子槽26和小定子槽25槽形分布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个大定子槽26设置于定子槽组2的中部,大定子槽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小定子槽25,大定子槽26两侧的小定子槽25关于大定子槽26对称设置,即每极每相7个槽的大定子槽26和小定子槽25分布为“小-小-小-大-小-小-小”;所述大定子槽26或者小定子槽25基本槽形均为“梨”形槽,均包括长方形槽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它包括圆环形状的基片(1),其特征在于:根据电机级数在所述基片(1)的圆环面上沿基片(1)的圆周方向辐射状均匀布置有至少六组用于放置铜线的定子槽组(2),每一组所述定子槽组(2)中每极每相槽数为7,定子槽组(2)包括大定子槽(26)和小定子槽(25),小定子槽(25)的面积是大定子槽(26)面积的80%~95%,定子槽组(2)中大定子槽(26)和小定子槽(25)槽形分布为下述槽形分布形式中的一种或两种:/n1)、一个大定子槽(26)设置于定子槽组(2)的中部,大定子槽(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小定子槽(25),大定子槽(26)两侧的小定子槽(25)关于大定子槽(26)对称设置;/n2)、三个大定子槽(26)设置于定子槽组(2)的中部,三个大定子槽(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小定子槽(25),大定子槽(26)两侧的小定子槽(25)关于中间位置的大定子槽(26)对称设置;/n3)、五个大定子槽(26)设置于定子槽组(2)的中部,五个大定子槽(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定子槽(25),两个小定子槽(25)关于中间位置的大定子槽(26)对称设置;/n所述大定子槽(26)或者小定子槽(25)均包括长方形槽(21)、第一等腰梯形槽(22)、第二等腰梯形槽(23)和半圆形槽(24),靠近基片(1)内圆面的一端设置为长方形槽(21),长方形槽(21)的宽度为2.5~4.2mm,长方形槽(21)的高度为0.9~2.0mm;所述第二等腰梯形槽(23)设置于第一等腰梯形槽(22)的远离圆心一端,第一等腰梯形槽(22)的上底边与所述长方形槽(21)的长边共线,第一等腰梯形槽(22)的下底边与第二等腰梯形槽(23)的上底边共线,第一等腰梯形槽(22)下底边的宽度为5~10mm,第一等腰梯形槽(22)的斜边与下底边之间的夹角为20°~30°,第二等腰梯形槽(23)下底边的宽度为8~15mm,第二等腰梯形槽(23)的高度为12~40mm;所述半圆形槽(24)设置于第二等腰梯形槽(23)的下底边位置处,半圆形槽(24)的直径与第二等腰梯形槽(23)下底边的宽度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它包括圆环形状的基片(1),其特征在于:根据电机级数在所述基片(1)的圆环面上沿基片(1)的圆周方向辐射状均匀布置有至少六组用于放置铜线的定子槽组(2),每一组所述定子槽组(2)中每极每相槽数为7,定子槽组(2)包括大定子槽(26)和小定子槽(25),小定子槽(25)的面积是大定子槽(26)面积的80%~95%,定子槽组(2)中大定子槽(26)和小定子槽(25)槽形分布为下述槽形分布形式中的一种或两种:
1)、一个大定子槽(26)设置于定子槽组(2)的中部,大定子槽(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小定子槽(25),大定子槽(26)两侧的小定子槽(25)关于大定子槽(26)对称设置;
2)、三个大定子槽(26)设置于定子槽组(2)的中部,三个大定子槽(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小定子槽(25),大定子槽(26)两侧的小定子槽(25)关于中间位置的大定子槽(26)对称设置;
3)、五个大定子槽(26)设置于定子槽组(2)的中部,五个大定子槽(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定子槽(25),两个小定子槽(25)关于中间位置的大定子槽(26)对称设置;
所述大定子槽(26)或者小定子槽(25)均包括长方形槽(21)、第一等腰梯形槽(22)、第二等腰梯形槽(23)和半圆形槽(24),靠近基片(1)内圆面的一端设置为长方形槽(21),长方形槽(21)的宽度为2.5~4.2mm,长方形槽(21)的高度为0.9~2.0mm;所述第二等腰梯形槽(23)设置于第一等腰梯形槽(22)的远离圆心一端,第一等腰梯形槽(22)的上底边与所述长方形槽(21)的长边共线,第一等腰梯形槽(22)的下底边与第二等腰梯形槽(23)的上底边共线,第一等腰梯形槽(22)下底边的宽度为5~10mm,第一等腰梯形槽(22)的斜边与下底边之间的夹角为20°~30°,第二等腰梯形槽(23)下底边的宽度为8~15mm,第二等腰梯形槽(23)的高度为12~40mm;所述半圆形槽(24)设置于第二等腰梯形槽(23)的下底边位置处,半圆形槽(24)的直径与第二等腰梯形槽(23)下底边的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7的大小槽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槽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亚贾建平郅焱温泽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