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变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7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变电柜,具体涉及变电柜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外壳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箱与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十字板,所述第一十字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与保护壳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二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扇叶转动,将外壳内部的热气吸到第二扇叶的下方,与冷气进行混合,从而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到达集水腔的内部进行收集,而第二出气管内部的冷气对外壳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冷却。

A high efficient heat dissipation transformer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变电柜
本技术涉及变电柜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变电柜。
技术介绍
变电柜(substation)就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的箱体。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箱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主要用于保护电力设施的。而变电柜内的元件在运行时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是柜体的散热不好则会大大影响柜内元件的使用寿命,也容易在使用时产生安全隐患。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内部使用冷气进行冷却时,容易产生水,使变电柜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变电柜,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扇叶转动,将外壳内部的热气吸到第二扇叶的下方,与冷气进行混合,从而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到达集水腔的内部进行收集,而第二出气管内部的冷气对外壳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冷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的变电柜,包括外壳(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顶部设置有水箱(15),所述外壳(13)与水箱(15)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5)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4),所述水箱(15)与出水口(14)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3)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24);/n所述散热机构(24)包括第一十字板(7),所述第一十字板(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底部与保护壳(6)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二扇叶(23),所述外壳(13)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冷凝器(9),所述冷凝器(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0),所述冷凝器(9)与第一出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变电柜,包括外壳(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的顶部设置有水箱(15),所述外壳(13)与水箱(15)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5)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4),所述水箱(15)与出水口(14)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3)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24);
所述散热机构(24)包括第一十字板(7),所述第一十字板(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底部与保护壳(6)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二扇叶(23),所述外壳(13)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冷凝器(9),所述冷凝器(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0),所述冷凝器(9)与第一出气管(10)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9)远离第一出气管(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气管(12),所述冷凝器(9)的底部设置有吸气管(20),所述吸气管(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十字板(22),所述第二十字板(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一扇叶(19),所述外壳(13)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机构(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变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机构(25)包括集水腔(8),所述集水腔(8)的内部设置有吸水管(1),所述吸水管(1)的顶部设置有吸水泵(2),所述吸水泵(2)远离第二扇叶(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管(16),所述第一水管(16)远离吸水泵(2)的一端与水箱(15)固定,所述外壳(13)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密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